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57篇
  免费   1919篇
  国内免费   4365篇
林业   8579篇
农学   7465篇
基础科学   3405篇
  9392篇
综合类   12604篇
农作物   4582篇
水产渔业   3378篇
畜牧兽医   6339篇
园艺   2536篇
植物保护   4761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1137篇
  2021年   1622篇
  2020年   1438篇
  2019年   1473篇
  2018年   3618篇
  2017年   3890篇
  2016年   2397篇
  2015年   1794篇
  2014年   1597篇
  2013年   2088篇
  2012年   3107篇
  2011年   4611篇
  2010年   4409篇
  2009年   3598篇
  2008年   3493篇
  2007年   3850篇
  2006年   2119篇
  2005年   2215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1000篇
  2002年   779篇
  2001年   804篇
  2000年   958篇
  1999年   1293篇
  1998年   1087篇
  1997年   930篇
  1996年   898篇
  1995年   795篇
  1994年   740篇
  1993年   737篇
  1992年   594篇
  1991年   525篇
  1990年   432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172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接触法和摄入法测定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毒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接触毒性(24h LD50)分别为0.1634μg/蜂和0.0501μg/蜂,胃毒毒性(24h LE50)分别为0.6406mg/L和7.8261mg/L。根据Atkins毒性等级划分标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毒性均为高毒,应禁止在蜜蜂活动区域使用。  相似文献   
192.
桃红叶植原体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表现红叶的桃植株进行植原体16SrRNA基因PCR扩增,得到1.2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片段与pGEM 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茵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酶切、PCR鉴定,对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确定该株系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组(Aster yellows group,16SrI).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翠菊黄化组中的植原体侵染桃树.  相似文献   
193.
烟粉虱MED隐种对13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对不同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行为选择,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烟粉虱雌、雄成虫对13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趋向行为反应。结果显示,烟粉虱MED隐种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植物挥发性物质的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1、0.01和0.0001μL/μL浓度的芳樟醇、反-2-己烯醛和桉树脑对烟粉虱MED隐种雌、雄虫校正反应率均为正值,具显著吸引效果;而p-伞花烃、月桂烯、3-蒈烯、α-蒎烯和顺-3-己烯-1-醇对雌、雄成虫的校正反应率均为负值,说明其对烟粉虱MED隐种雌、雄虫具有不同程度的趋避性。雌烟粉虱对0.0001μL/μL浓度桉树脑的选择率达最大值70.30%,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显著吸引作用。雌、雄烟粉虱对0.01μL/μL浓度的顺-3-己烯-1-醇的选择率最小,仅为24.75%和27.03%,具显著驱避作用。因此,烟粉虱MED隐种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植物挥发性物质趋性反应不同,可能是烟粉虱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4.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蔓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年来,作者对油茶炭疽病的侵染途径、传播方式、发病的阶段性、特点和具体条件职及病害蔓延等規律进行了研究。 結果指出,病菌侵染途径以伤口为主,也可能从自然孔道侵害果实。潛育期随气温上升而縮短,15℃至28℃时,潛育期由15天缩短为5天。分生孢子借助雨滴、风夹雨进行传播,干燥气流不能传菌。林間象(虫甲)、螞蚁不是传病的主要媒介。病害发生具有鮮明的季节性。果实发病期长,自4月至10月。病害有初期、中期、盛期和末期四个时期。感病宿主存在、菌源量积累和高温降雨为病害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病害发展有間歇期和消长期。植株发病类型有:早发型、中发型、后发型及突发型四种。病果类型有:内侵型、邻侵型和外侵型三种。油茶炭疽病的逐年蔓延速度在一年内为36.5—50.0%;二年内为51.9—60.3%;三年内为55.8—61.8%。  相似文献   
195.
运用纳米磁珠技术结合RT-PCR方法检测李痘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李痘病毒为对象,研究探索采用RT-PCR方法结合纳米磁珠技术来提高植物病毒的检出率.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病毒,而且操作简单快速,非常适合口岸一线对病毒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6.
4种药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对4种杀线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均对豇豆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0%噻唑膦颗粒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最好,具有低残留、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作为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的首选药剂; 其次为5%阿维菌素颗粒剂。同时供试的4种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对豇豆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0%噻唑膦颗粒剂和5%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197.
研究了施药机具不同工作压力和药液流量对生物农药井冈.枯芽菌在水稻叶片上定殖数量及活性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机动弥雾喷粉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对生防菌的活性无不利影响。其中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工作压力超过2.5 MPa以上有利于生防菌的定殖;机动弥雾喷粉机同一风速挡、不同流量挡的处理中,流量挡达到2.0 L/m有利于生防菌的定殖。同时生防菌在水稻叶片上定殖数量与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8.
海椒5号的母本P94J3是从湖南地方辣椒品种中经多代提纯复壮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父本P94J4是从国外引进的辣椒材料中经多代分离纯化选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该组合中熟,果身匀直,果皮光滑,果肉较厚,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黄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单果重45~60 g,味中辣.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  相似文献   
199.
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饲喂管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4种原药及其制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危害商值(HQ)法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饲喂管法测得97.3%吡虫啉原药、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6%噻虫嗪原药、30%噻虫嗪悬浮剂、97%噻虫胺原药、5%噻虫胺可湿性粉剂、96%啶虫脒原药及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的经口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8.04×10-3、9.46×10-3、7.04×10-3、4.64×10-3、11.8×10-3、5.25×10-3、5.22和6.31μg/蜂;点滴法测得各药剂的接触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2.46×10-2、1.33×10-2、3.63×10-2、9.27×10-3、1.52×10-2、2.21×10-2、5.82和5.07μg/蜂。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啶虫脒原药及其可溶性粉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中等毒,其他6种药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根据危害商值(HQ),啶虫脒对蜜蜂为低风险,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对蜜蜂均存在高风险。  相似文献   
200.
栽培小菊与野生菊间杂交一代的细胞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发棣  陈佩度 《园艺学报》1998,25(3):308-309
观察了栽培菊中的药用菊品种滁菊(6x)和观赏小菊品种小黄菊(4x)与野生菊中的野菊(4x)和毛华菊(6x)间F1在减数分裂中期I(MI)花粉母细胞(PMC)的染色体配对构型。结果表明野菊、毛华菊与该两个栽培小菊品种间亲缘关系可能较近。野菊或其近缘种是滁菊两个染色体组的供体,但可能存在染色体组间易位或其它控制染色体配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