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4篇
  163篇
综合类   39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1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为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光炯先生的学术历程与我国土壤科学发展历程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可以划分为少年求学、崭露头角、举步维艰、宏图大展、低潮时期、辉煌岁月以及思想的延续等阶段。侯光炯先生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欧美土壤学派和前苏联土壤学派研究成果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研究理念、方法和成果。他的学术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良师教诲以及自身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历时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太湖流域与长江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角度对比太湖流域与三峡库区的状况,探讨三峡水库在正式建成后库区非点源污染发生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太湖流域与三峡库区在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条件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物(如泥沙和营养物)的来源也比较丰富,因此可以推断三峡库区存在发生非点源污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为改进受多变量、时变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作物虫情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以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区域,将1996-2004年的气象和虫害数据分为独立的训练和检验数据集,以研究集成GASA混合学习策略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水稻虫情预测中的可行性。与广泛应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和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集成混合学习策略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和拟合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现任广西种子管理局局长)祁广军推广研究员主持开展的《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学术著作出版项目立项,并于2017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研究》一书以“东桑西移”为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单步硝化作用,即由一种微生物(全程氨氧化微生物)单独完成将NH3氧化为NO3-的整个硝化过程,于2015年底被发现。该发现终结了传承百年的两步硝化作用的经典理论,并引发了众多关于全球氮素循环的重要科学问题。就单步硝化作用及全程氨氧化微生物发现后两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目前已确定的全程氨氧化微生物均属于硝化螺菌门谱系Ⅱ(Nitrospira spp. Linage Ⅱ),包括两个分支A和B(Clade A和Clade B);广泛分布于农业土壤、森林土壤、稻田水域、淡水等自然环境中。全程氨氧化细菌(Nitrospira inopinata)比大多数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AOB)以及氨氧化古菌(AOA)物种对氨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极低氨浓度环境。此外,全程氨氧化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碳氮代谢途径,可能具有和其他氨氧化微生物不同的生态位点。单步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与全程氨氧化微生物的生态位分化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组合不同坡度(10°,15°,20°,25°)、不同坡长(5,10 m)、不同降雨强度(1.5,2 mm/min)的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并探索分析各阶段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试验结果显示,细沟侵蚀可以分为面蚀、细沟雏形、细沟发育和细沟调整4个阶段;面蚀阶段的坡面平均含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增大的趋势,降雨强度在此阶段对坡面侵蚀速率影响较坡度影响明显;细沟发育阶段坡面侵蚀产沙比例占总侵蚀比例最大,坡面总侵蚀量与细沟发育阶段最大15 min侵蚀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坡长与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坡度为10°,15°,20°和25°,土槽为5,10m2两种规格,进行了降雨强度分别为1.5和2.0mm/min的降雨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前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坡长,降雨强度条件下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跌坎出现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产流时间与跌坎出现时间主要由降雨强度控制,坡长增长对产流时间的提前有促进作用。径流量随着坡面由缓变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变化,在降雨总量相同,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径流量差异不大。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坡度对侵蚀量的影响,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坡度的影响。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速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缓,并存在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长会增强坡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豌豆在生长猪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饲料豌豆中含抗胰蛋酶抑制因子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加拿大豌豆(DM88%、CP22.3%、EE2.12%、CF5.17%、Ash3.18%、Gɑ0.15%、P0.18%)的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仅为生大豆的5%~13%,经加热可完整丧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席鹏彬、李德发等用体重为18.9±2.5kg的三元杂交(北京黑×长白×杜洛克)生长猪重点研究了在补足蛋氨酸的条件下,用豌豆取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25%和50%的蛋白质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期用豌豆蛋白取代部分蛋白可使生长猪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无显著变化。随着生长猪日龄增加,豌豆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逐步减小;试验各期25%和50%豌豆蛋白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影响无显著差异。生产中,对高日龄生长猪用豌豆蛋白取代基础日粮的部分蛋白是切实可行的。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2):42~43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