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2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581篇
林业   1219篇
农学   1645篇
基础科学   1161篇
  1979篇
综合类   5556篇
农作物   871篇
水产渔业   616篇
畜牧兽医   2146篇
园艺   808篇
植物保护   83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634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李瑞  袁江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5):84-92
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是西南喀斯特区突出的生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石漠化与土壤流失的耦合关系尚未系统探明,石漠化强度评价因子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和基岩裸露率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土壤流失知之甚少。基于石漠化现状的调查,采用RUSLE模型、Getis-OrdGi*、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算了贵州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状况并识别了冷热区分布,量化了石漠化强度评价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解析了因子组合对土壤流失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贵州喀斯特区土壤侵蚀以中度和微度侵蚀为主,平均土壤流失率17.69t/(hm2·a),侵蚀热区(重点防治区)主要集中在贵州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区,侵蚀冷区(轻微区)则主要集中在黔北遵义市和黔中贵阳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区。2)土壤流失随石漠化强度评价指标植被盖度、土层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基岩裸露率的增加则呈增加趋势;石漠化与土壤流失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3个评价因子分别以三次曲线函数、指数函数和反正弦函数拟合优度最高。3)石漠化强度评价因子对土壤流失空间分异的解释力依次为植被盖度、基岩裸露率和土层厚度,且因子组合对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902.
Root exudates from Chinese celery (Apium graveolens) and Chinese cabbage (pak choi, Brassica chinensis) plants treated by prometryn, an herbicide, wer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under hydroponic cultivation. Prometryn and its metabolites released into the nutrient solution were analyzed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coupled with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is xylem-mobile herbicide is exuded from the roo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lery and pak choi had different root exudation profiles. Celery metabolized prometryn to prometryn sulfoxide and released both compounds from the roots. In contrast, pak choi barely metabolized or actively released prometryn from the roots.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metryn sulfoxide released from celery after 96 hr was 21 µg/L, which was nearly one-third that of released prometry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ot exud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xylem-mobile herbicides could be significant in plants and are highly species dependent compared with phloem-mobile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903.
[目的]研究颗粒日粮中添加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滩羊2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含有10%菊花粕的颗粒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6%柠条和4%菊花粕的颗粒日粮;开展周期为50天的育肥试验,测定滩羊的生长性能指标;育肥试验结束后,测定滩羊血液生化指标;屠宰后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并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背腰最长肌,测定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滩羊的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降低10.84%,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两组试验羊料肉比相同。试验组滩羊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P>0.05)差异。对照组滩羊屠宰率比试验组高1.59%,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试验羊肝脏重、肝脏指数、心脏和肺脏重、心脏和肺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滩羊瘤胃液中丁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异戊酸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滩羊背腰最长肌中分别检测出18种和20种脂肪酸,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51%和20.9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22%和3.89%,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25%和14.09%。[结论]颗粒日粮中加入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瘤胃发酵,丰富羊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增加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0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代畜禽育种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在畜禽抗病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了简要介绍,结合抗病育种综述了其在育种中的具体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5.
Low molecular weight fucoidan (LMWF)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immunomodulation effects through the increase of the activation and function of macrophages. In this study,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LMWF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 grown in New Zealand on dendritic cells (DCs) was investigated. We discovered that LMWF could stimulate DCs’ maturation and migration, as well as CD4+ and CD8+ T cells’ proliferation in vitro. We proved that this immune promoting activity is activated through TLR4 and its downstream MAPK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Further in vivo (mouse model)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LMWF has a strong immunological boosting effect, such as facilita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increasing the index of immune orga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MWF has a positiv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and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supplement cance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906.
退耕还林政策对加强生态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的情况实地调研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宁南山区、海原县草畜产业基础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草畜产业生产过程的灰色控制模型,找出草蓄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原县应加强政府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科技支撑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07.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3D、22H群体及CK群体地上部分的4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35~0.78、0.38~0.84、0.41~0.64,即变异幅度表现为22H>33D>CK,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分别为1.67~2.13、1.66~2.02、1.44~2.21,即变化幅度为CK>33D>22H;7个数量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17~0.62、0.17~0.67、0.20~0.83,H′范围分别为1.47~2.01、1.72~2.04、1.59~2.11,即变异幅度表现均为CK>22H>33D;8个产量构成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09~0.53、0.15~0.55、0.09~0.97,即变化幅度为CK>22H>33D,H′范围分别为1.81~2.09、1.73~2.06、1.59~2.03,即变化幅度为33D>22H>CK。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将诱变后代群体植株的12个数量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因子,33D和22H群体数量性状累计贡献率均大于CK,分别达68.669%和70.414%,并筛选出二级分枝数、单根干质量、有效根长、侧根数、根长、折干率可作为膜荚黄芪评价代表性指标;诱变后SP2代地上部性状隶属函数值小于CK,产量构成性状隶属函数值大于CK。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诱变后SP2代的2个群体分别归为3类不同类型植株(即I、II和III型),第I类群为良好类、第II类群为优势类、第III类群为后备类,综合评价筛选出性状优异种质39份、产量构成性状优异种质16份、矮株型高产种质3份。  相似文献   
908.
为研究羊链球菌CVCC55001、CVCC55002株的菌种特性,制备了新的菌种批并对其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等进行鉴定,对其适宜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冻干菌种的形态及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真空度、纯粹、剩余水分、毒力及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909.
[目的] 探讨和明确陕西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与分阶段目标值,为准确评价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方法] 综合考虑陕西省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分析对应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及水土保持率变化情况,结合各年度水利年鉴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结果,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土地利用、海拔地形、植被覆盖、地理空间数据,研判现状条件下陕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形势,确定陕西省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及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并结合目标责任考核,提出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的实现途径。 [结果] ①自2011年以来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量不断降低,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由72 686.00 km2降低至2022年的62 637.02 km2; ②至2050年,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全部实施后,预计削减水土流失面积21 607.05 km2,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79.02%; ③2025,2030和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分别为71.42%,73.97%和75.62%。 [结论] 科学合理地确定陕西省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可以满足陕西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广丰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月龄左右广丰山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山羊分别饲喂高(22.87%,H组)、中(19.07%,M组)和低(15.23%,L组)蛋白质水平的精料,粗料均为野生芒草鲜草,精粗比5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