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31篇 |
免费 | 872篇 |
国内免费 | 15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025篇 |
农学 | 2868篇 |
基础科学 | 1116篇 |
4560篇 | |
综合类 | 6930篇 |
农作物 | 3124篇 |
水产渔业 | 2502篇 |
畜牧兽医 | 3632篇 |
园艺 | 2013篇 |
植物保护 | 26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487篇 |
2021年 | 587篇 |
2020年 | 542篇 |
2019年 | 509篇 |
2018年 | 3093篇 |
2017年 | 3267篇 |
2016年 | 1650篇 |
2015年 | 703篇 |
2014年 | 790篇 |
2013年 | 964篇 |
2012年 | 1991篇 |
2011年 | 3325篇 |
2010年 | 3297篇 |
2009年 | 2317篇 |
2008年 | 2437篇 |
2007年 | 2666篇 |
2006年 | 943篇 |
2005年 | 892篇 |
2004年 | 610篇 |
2003年 | 581篇 |
2002年 | 662篇 |
2001年 | 528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68年 | 4篇 |
1967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甘肃啮齿动物Web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询、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汇、参与式农牧民调查以及请教有关专家等方式,系统收集了甘肃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种群动态、地理分布、测报模型及防控措施等大量信息资料,并以此支撑建立甘肃啮齿动物数据库。采用ASP技术,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了甘肃啮齿动物Web信息系统。本系统是由后台甘肃啮齿动物信息数据库、前台用户查询系统及管理员信息管理系统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 模式,实现了甘肃啮齿动物信息的管理科学化和共享化。 相似文献
102.
为揭示荒漠草原牧户草场生态植被群落特征趋同性,通过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中小针茅、无芒隐子草高度在高、中、低不同经济水平处理区并无显著区别,多根葱高度在高、低经济水平处理区亦无显著差异;主要植物种盖度在不同经济水平区无显著差异;小针茅密度在低经济水平区显著大于中经济水平区,无芒隐子草、多根葱密度在各处理区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群落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都是高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冬草场>低经济水平牧户草场>中经济水平牧户草场,Margarlef指数则是低经济水平牧户草场>高经济水平牧户草场>中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冬草场,建群种小针茅仍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之间小针茅的重要值不同,这与实际载畜率造成的放牧压力以及牲畜践踏程度有关。综上可知,荒漠草原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的植被群落特征呈现趋同性。 相似文献
103.
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在草地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土壤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推动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对解释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和方向、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已成为近年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热点。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是植物-土壤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综述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简要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4.
旨在克隆山羊SRSF10基因序列,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手段阐明SRSF10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简州大耳羊(Capra hircus)为试验对象,利用RT-PCR技术克隆山羊SRSF10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研究其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转染pcDNA3.1-SRSF10过表达载体和SRSF10-siRNA至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和Bodipy染色法从形态学上明确其对脂滴积聚的影响; 通过q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获得山羊SRSF10基因序列为1 026 bp,其中CDS区552 bp,共编码183个氨基酸; SRSF10在诱导分化96 h的肌内脂肪细胞中表达量最高; 过表达和干扰山羊SRSF10分别促进和抑制了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脂滴积聚; 过表达后基因SREBP1、PPARγ和C/EBPα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 < 0.01),干扰后分化标志基因SREBP1、PPARγ和C/EBPα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 < 0.01)。结果表明,山羊SRSF10是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控作用因子,并且这种调控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节SREBP1、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5.
Effects of tea saponins on rumen microbiota,rumen fermentation,methane production and growth performance—a revie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ducing methane emission from ruminant animals has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for
efficient animal production. Tea saponins (TS) extracted from seeds, leaves or roots of tea plant are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They have a lasting antiprotozoal effect, but little effect on the methanogen population in shee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ozoa counts and methanogens. The TS decreased methanogen activity. It seems that TS influenced
the activity of the methanogens indirectly via the depressed ciliate protozoal population. The TS addition decreased fungal
population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rumen liquor in in vitro fermentation, but no such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rumen liquor
of sheep fed TS. Tea saponins had a minor effect on the pattern of rumen fermentation and hence on nutrient digestion. When
added at 3 g/day in diets, TS could improve daily weight gain and feed efficiency in goats. No positive associative effect
existed between TS and disodium fumarate or soybean oil on methane suppression. Inclusion of TS in diets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improving feed efficiency in ruminants. 相似文献
106.
Guang-Zhi He Yong Feng Shu-Xuan Deng Li-Fang He Chuan-Wei An Wei-Yi Tian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2012,93(1):28-30
We used a real-time PCR assay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IFA) assay to detect genomic DNA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the internal organs of quails after an oral challen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Enteritidis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sampl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is study will assist a futur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 Enteritidis.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的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变化,为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变化理论以及羔羊的早期培育等提供依据。选择初生重接近的湖羊公羔(3.81 kg±0.55 kg)16只,1~7日龄饲喂母乳,8日龄与母羊分离,开始饲喂代乳粉(按8日龄体重的2%,分3次等量饲喂)和开食料(自由采食),35日龄断奶。分别于断奶前(21日龄)、后(42日龄)各选择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测定瘤胃发酵、酶活和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断奶后羔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断奶前(P<0.01)。断奶后瘤胃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断奶前(P<0.05)。断奶前后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拟杆菌门为第一优势菌门,在断奶前后分别占61.96%和65.36%,厚壁菌门为第二优势菌门,在断奶前后分别占32.08%和24.03%;两菌门之和在断奶前后分别占瘤胃总菌门的94.04%和89.39%。断奶前后的优势菌属均为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分别占21.85%和38.49%。断奶前后羔羊瘤胃微生物的功能没有显著变化,都主要集中在复制和修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翻译等途径。以上结果说明,羔羊早期断奶后的瘤胃发酵和酶活增强,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所降低,在早期断奶前后的优势菌群和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08.
R. D. Schramm S. L. Shields P. Rezamand K. S. Seo M. A. McGuire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3,97(1):205-2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from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Effects of OmniGen‐AF on blood neutrophil gene expression, milk leucocyte populations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early lactating dairy cows’ by R. D. Schramm, S. L. Shields, P. Rezamand, K. S. Seo, M. A. McGuire, published online on 6th July 2011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 wileyonlinelibrary.com ), has been withdrawn by agreement between the journal Editors and Blackwell Verlag GmbH. The article has been withdrawn for legal reasons.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