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0篇 |
免费 | 363篇 |
国内免费 | 7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0篇 |
农学 | 898篇 |
基础科学 | 524篇 |
1120篇 | |
综合类 | 2399篇 |
农作物 | 385篇 |
水产渔业 | 343篇 |
畜牧兽医 | 979篇 |
园艺 | 258篇 |
植物保护 | 4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282篇 |
2021年 | 363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323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416篇 |
2011年 | 457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81.
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间作不但有提高作物产量优势,而且铁的吸收利用效率也会提高,对病害控制有所加强。从目前对铁的研究而言,铁与作物病害的发生关系已有一些报道,但在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关系研究很少。因此,从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病害控制及铁对病害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讨论具有重要科研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离子注入对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动态分析仪的物理方案及参量设计,提出了由微波(2.45GHz)激发等离子体,放电室尺寸远小于TE或TM谐振模式的ECR离子源模式,采用永久磁铁的会切场磁场位形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利用二电极引出系统引出N~+离子流密度高达16mA/cm~2,总离子流1.1mA。通过聚焦,离子束斑直径为0.2mm,并进行了离子束与洋葱表皮细胞相互作用情况显微观察与摄影。 相似文献
983.
针对现有采摘机器人的识别-采摘精度与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了采摘机器人深度视觉伺服手-眼协调规划研究。开发了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小型升降式采摘机器人,进行了采放果的工作空间与姿态分析,针对“眼在手上”模式建立了手-眼协调的坐标变换模型。对采摘机器人提出了基于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由远及近手眼协调策略,并根据RealSense与机械臂参数完成了基于深度视觉的远近景协调关键点间分段动作规划。手眼协调采摘试验表明,末端在X、Y、Z方向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51、2.79、3.35mm,平均耗时为19.24s,其中机械臂从初始位开始采果的平均耗时为12.04s,中间识别与运算的平均耗时为3.82s,放果动作平均耗时为7.2s,机械臂动作耗时占整个环节的80.2%。该机器人结构和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手眼协调策略可满足采摘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984.
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60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和籽粒的全氮含量,而对玉米籽粒的全钾、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全磷的含量;氮肥施用量对各处理0~100 cm土壤层的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大,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壤层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硝态氮含量基本上随土壤深度而减少;施氮量对0~100 cm土壤层铵态氮含量影响也较大,但各处理间、不同土壤层间的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5.
采用比色法分析比较了金花茶多糖与蓖麻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等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特性.结果显示,不同凝集素均能与金花茶多糖发生凝集反应,但凝集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特异结合糖残基为半乳糖的蓖麻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效果最显著,而特异结合糖残基同样为半乳糖或其衍生物的海红豆凝集素、欧卫矛凝集素、怀槐凝集素和花生凝集素的凝集反应程度则比较弱.当金花茶多糖浓度上升至6.59 mg/mL时,蓖麻凝集素的凝集反应是其他凝集素的6~10倍.另一方面,特异结合糖残基为甘露糖的伴刀豆凝集素与金花茶多糖虽然有类似的凝集反应特征,但是其凝集反应程度明显弱于蓖麻凝集素.从以上结果推测,凝集素的分子形态对金花茶多糖的凝集反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6.
987.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88.
大冶龙角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大冶龙角山矿区某溪流段沿岸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情况,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土壤中Mn、Cu、Zn、Pb、Cr、Ni和Cd 7种重金属的形态与含量,并分析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Fe和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在大部分取样点总含量均超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Cu和Cd总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限值,Zn、Pb、Cr和Ni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Mn、Cu、Zn、Pb、Ni和Cd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Pb、Cr和Cd存在一定比例的可交换态。矿山矿石组分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Mn、Cu、Zn、Pb和Cd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以及总含量的分布均与土壤Fe和S含量分布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硫化物矿物开采引发了重金属Mn、Cu、Pb、Zn和Cd在该矿区农田土壤中的累积与污染。 相似文献
989.
990.
白菜类富含亮氨酸重复(LRR)抗病蛋白基因BcLRR cDNA克隆及其介导的植物软腐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期构建的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菌株BC1侵染诱导表达的大白莱(Brassica campestris subsp.pekinensis)SSH cDNA文库和cDNA芯片.在芯片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个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类富含亮氨酸重复(LRR)抗病蛋白Cf-5高度同源的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DN962361)进行进一步分析.用5'-和3'-RACE方法克隆了该基因全长1 286 bp的cDNA序列,包含一个完整ORF和3'UTR,并具有Poly(A)加尾信号,将其命名为BcLRR基因(GenBank登录号:EU424347).BcLRR推导蛋白序列由327个氨基酸组成,除N端跨膜螺旋结构域外,大部分为LRR结构域,包含8个胞外LRR重复单元,由7个规范的LXXLXLXN结构和1个不规范LXXLXXXN组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BeLRR蛋白与拟南芥类LRR抗病蛋白Cf-5同源性高达96.6%,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类LRR抗病蛋白GhLRR同源性为82.3%,它们之间大部分变异限定在N端信号肽区.系统发育关系表明,在三种植物中功能均未知的这一蛋白属于一个新的胞外LRR蛋白类型,在结构上不同于其它抗性已知的胞外型LRR蛋白.将受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BcLRR基因完整ORF序列转化拟南芥Col-0,PCR鉴定、Southern杂交和RT-PCR分析表明,BcLRR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并在拟南芥中获得了转录.软腐病病情指数分析表明,转BcLRR植株提高了对软腐欧文氏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