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0篇 |
免费 | 363篇 |
国内免费 | 7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0篇 |
农学 | 898篇 |
基础科学 | 524篇 |
1120篇 | |
综合类 | 2399篇 |
农作物 | 385篇 |
水产渔业 | 343篇 |
畜牧兽医 | 979篇 |
园艺 | 258篇 |
植物保护 | 4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282篇 |
2021年 | 363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323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416篇 |
2011年 | 457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42.
本试验旨在建立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HepG2细胞系,为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提供亲本细胞。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HepG2细胞突变,逐步提高培养液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有抗性的细胞株,检测它在HAT中生长的情况。得到可在含20 μg/mL 6-TG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稳定生长的细胞株,此细胞株在HAT培养基中第3天出现明显的死亡,第12天全部死亡,诱变后细胞的染色体分布于32-88,染色体众数为48。突变筛选出的细胞具有对6-TG抗性和对HAT敏感的特性,证实该细胞是HGPRT缺陷型细胞株,为以后进行杂交瘤制备提供了适宜的亲本细胞。 相似文献
43.
采集人工栽培决明(Cassia tora)、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木豆(Cajanus cajan)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8种豆科灌木植物根际5-10、10-20和20-30 cm 3个土层的土样,研究其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孢子密度、种类及多样性。结果表明,8种豆科灌木植物AM真菌侵染率普遍较高,最高的为猪屎豆,80.8%;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33,P=0.039);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主要分布于5-20 cm土层,5-10 cm土层猪屎豆孢子密度最大,为115.33个·10 g-1土壤;宿主植物种类与土壤层位对孢子密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F=100.497,P0.001);AM真菌优势种枫香球囊霉(Glomus liquidambaris)、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e)在8种豆科灌木植物的土壤中均有分布。本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适生豆科灌木植物具有丰富的AM真菌资源,今后可以在喀斯特地区开展豆科灌木植物接种优势AM真菌和根瘤菌等相关研究,这将对农牧业生产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46.
选择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7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分别施以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处理,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剂量均为17.86μg/d。试验自断奶之日起,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第1周EGF组和IGF-Ⅰ组日增重均低于其他两组第2周EGF组日增重高于其他3组,IGF-Ⅰ组低于其他3组;整个试验期EGF组日增重高于基础日粮组,低于自然哺乳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1周自然哺乳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第2周EGF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整个试验期EGF组和自然哺乳组的料重比接近,优于其他两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7.
夏季来临,温度是影响猪群健康的第一要素,尤其对于母猪,在高温下其对营养的吸收利用及代谢均会发生改变,导致母猪代谢不畅而不愿采食,这将严重影响猪群健康及繁殖成绩。文章将从营养调节角度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来解决这一问题,以期为猪场夏季母猪健康养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8.
肝片吸虫感染对反刍动物胆道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片吸虫和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黄牛胆道MMC分别为431±103/mm2及191±66/mm2(P<0.05),而绵羊胆道MMC则分别为702±300/mm2和75±13/mm2(P<0.01)。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猪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4,PDIA4)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性及其与其他物种密码子使用的差异。试验以香猪子宫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猪PDIA4基因,参考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的18个不同物种PDIA4基因序列,对猪PDIA4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性及其与其他物种密码子的使用差异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猪PDIA4基因与4个模式生物密码子使用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PDIA4基因编码区长1 941 bp,共编码646个氨基酸。与NCBI数据库公布的野猪PDIA4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267834.1)的相似性达99%。猪PDIA4基因偏好使用G/C结尾的密码子,27种密码子为猪PDIA4基因的偏好密码子(RSCU>1),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个密码子分别为CTG(RSCU=3.69)、GCC(RSCU=2.31)和CGC(RSCU=2.29)。比较19个物种PDIA4基因发现,不同物种间PDIA4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适应指数(CAI)、GC含量以及T、C、A、G、G+C在密码子第3位含量(T3s、C3s、A3s、G3s、GC3s)均存在差异,且密码子偏好以G/C结尾;聚类分析发现,基于CD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更符合19个物种的真实分类系统。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猪PDIA4基因与小鼠基因组间密码子使用偏好程度更为接近,故小鼠更适合作为猪PDIA4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异源表达的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50.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 cv.Ya’an)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3种抗褐化剂[活性炭(A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Vc)],以及不同继代培养周期和培养温度对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褐化控制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添加AC和低浓度的PVP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其中以2.0 g·L-1AC的效果最好,1.0 g·L-1 AC和1.0 g·L-1 PVP的效果次之,Vc抗褐化性能较差;以10 d为一个继代培养周期,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2)℃左右,既可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又不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