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1篇
  免费   1487篇
  国内免费   2621篇
林业   2276篇
农学   2374篇
基础科学   1463篇
  2799篇
综合类   10942篇
农作物   1928篇
水产渔业   1133篇
畜牧兽医   3892篇
园艺   1356篇
植物保护   125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965篇
  2021年   1066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049篇
  2016年   831篇
  2015年   1180篇
  2014年   1218篇
  2013年   1436篇
  2012年   1890篇
  2011年   1993篇
  2010年   1933篇
  2009年   1665篇
  2008年   1590篇
  2007年   1328篇
  2006年   1206篇
  2005年   1086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1127篇
  2001年   975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四川宁南种子千粒重713.90 g,6个样地平均种仁含油量60.52%,云南宾川种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9.68%;云南育种工作者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高产、种壳薄脆、高含油量等为选育目标,其中选育出麻疯树高产品种2个、高含油量品种4个、高油酸品种1个。  相似文献   
992.
十四点负泥虫是北京市密云地区芦笋生产过程中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全县芦笋生产、影响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春季是十四点负泥虫发生危害关键期,如果防治时间不当,防治不及时,将会给整个芦笋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此开展了十四点负泥虫在密云县春季出土危害与温度关系调查,明确了当土壤深5cm、06:00的温度6.0℃、下午的温度20.0℃时,十四点负泥虫开始大量出土活动;4月底-5月初芦笋出笋期,10:30-16:30为十四点负泥虫出土活动高峰期,此阶段开展防治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同沟敷设非稳态传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同沟敷设两种情况对埋地管道传热规律的影响;计算分析了地表温度波动参数对同沟敷设管道热流密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管道同沟敷设技术能够改善管道周边的土壤温度分布,有效降低原油管道对外界的整体散热量;地表温度波动振幅和波动周期的增大会加剧管壁热流密度的振荡幅值,不利于埋地管道输送的稳定性,应针对其加强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生物质常温闭式成型机的不足,本文引入了开式成型的概念,并在原有闭式成型机液压驱动设备的基础上,改进了成型腔.通过对生物质原料的力学分析,设计了开式成型的变径成型锥头.并使用小刨花、锯末等材料进行验证,探讨了对生物质常温变径成型机成型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确定了较高成型质量时成型腔的压缩比范围.  相似文献   
995.
太原市植物研究中心2005年从东北引进了新优地被植物肥皂草,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通过近4年的引种试验,证明该品种适应太原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优良绿化地被品种。对肥皂草进行嫩枝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 mg/kg的NAA处理4 h,肥皂草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成活率很高。并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6.
"吉菜豆1号"为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良菜豆新品种,以其为材料,研究了肥料种类、种植密度、施肥量及播期对其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栽培组合。最终确定本试验条件下,A_2B_1C_2D_1即肥料2(N∶P_2O_5∶K_2O=12∶18∶15),株距40cm,施肥量35kg/667m^2,播期4月28日为最佳栽培组合,并为"吉菜豆1号"在吉林省地区的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耐低磷特性,建立其筛选的评价体系,筛选出苗期耐低磷谷子种质材料。对160份核心谷子种质资源的苗期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叶长、叶宽、茎粗、地上磷含量、地下磷含量、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11个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谷子耐低磷相关指标和耐低磷特性;针对筛选出的低磷敏感和耐低磷品种,在生理水平上分析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 9份材料属于低磷敏感品种, 66份材料属于低磷较敏感品种, 70份材料属于较耐低磷品种, 15份材料属于耐低磷品种;低磷胁迫促使谷子根系SOD、POD、CAT活性增加。总之,以综合指标对谷子耐低磷特性的鉴定更为客观;根系保护酶系统对谷子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从粳稻日本晴和籼稻R112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white stripe leaf 1),世代为F10。与亲本R1128相比,突变体wsl1表现出白条纹叶,同时叶脉呈现白化,该性状在苗期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生育期;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剑叶长、生育期显著增加,而结实率显著下降,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分蘖期突变体wsl1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较杂交亲本R1128显著下降;透射电镜观察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形状异常,不规则。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精细定位后发现,目标基因WSL1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标记M1-54与标记M1-70之间,两者相距89.7kb。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候选区间内共有8个开放阅读框,暂未发现已报道的叶色相关基因;其中LOC_Os01g02080编码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GO(Gene Ontology)分类显示其可能与类囊体形成有关,后续将通过比较测序、qRT-PCR等分子实验来确定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9.
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生理和形态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条件下,选用18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研究2个磷水平:适磷P(KH_2PO_4 1.00×10-3 mol·L-1)处理和低磷P 0(KH_2PO_4 0.01×10-3 mol·L-1)处理对棉花幼苗的磷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地上地下鲜重和干重及形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苗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总干重、总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磷利用率等指标在不同磷处理水平和不同基因型品种间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可作为研究品种耐低磷能力的性状指标;各性状相对值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总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磷利用率;根据相对值表现及聚类分析表明:中棉所42号、新陆早19号和鲁研棉28号在低磷和适磷处理的比较中,各测定指标的综合表现良好,能够很好的适应低磷胁迫条件,属于耐低磷基因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探寻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比较分析野生与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原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212~0.769,存在明显的产地差异;每个野生药材与对应的引种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大部分在0.75以上。建立的红禾麻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红禾麻野生药材之间、野生与对应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表明环境因素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