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9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1493篇
林业   1107篇
农学   920篇
基础科学   725篇
  1606篇
综合类   8148篇
农作物   1292篇
水产渔业   829篇
畜牧兽医   2957篇
园艺   1222篇
植物保护   846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806篇
  2020年   793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843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835篇
  2014年   914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1495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426篇
  2009年   1249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124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为研究低温弱光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耐低温性不同的9504、9506、9507、9511、9514和9517等6份高代自交系黄瓜种子,对其幼苗进行低温处理,白天12℃,晚上8℃,每天光照7.5 h,弱光强度2 000 lx,共处理14 d,对其耐低温性、叶片数、叶面积、叶片电导率、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各材料的叶片数、叶面积、叶片电导率、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962.
对高香乌龙茶新品种鸿雁12号的选育过程、多年品比和区试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鸿雁12号属灌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41.3%,在4个省份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2.22%、10.29%、29.64%和32.76%。适制高香乌龙茶和花香绿茶,品质优异。高香乌龙茶外形绿润,花香高浓持久,滋味浓滑爽口,汤色黄绿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1分,比黄棪高2.55~4.2分;花香绿茶滋味浓爽,香气高长,汤色叶底绿明亮,香气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强,易扦插,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63.
以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17个气象站点1960年以来的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气象学与生态学的学科交叉知识,按气象站点所在地区生态地理区划分割,在Matlab等软件的支持下,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生态地理区年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各区之间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在25~32a时间尺度上,4个区的降水均有较明显的周期信号,降水丰缺均交替出现,但交替年份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周期变化的特点可以推断,2007年以后的15a左右时间,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偏少,气候有进一步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4.
总结城市绿地内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影响OC和EC质量浓度变化的因素,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依据。选取4种绿地(居住绿地、商业绿地、广场绿地和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采集绿地空气中的PM2.5,通过热光反射法(TOR)检测样品上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4种绿地内OC和EC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一致,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春、夏、秋3个季节OC和EC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一日双峰”型,8:00-12:00和16:00-20:00为早、晚高峰,12:00-16:00和20:00-次日8:00出现低谷值。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为春季(2.84±0.27 μg·m-3)、夏季(2.82±0.32 μg·m-3)、秋季(2.99±0.34 μg·m-3)和冬季(3.15±0.25 μg·m-3),分别占OC质量浓度的29.50%、11.96%、25.47%和32.12%,表明二次污染在各季节均存在。冬季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是PM2.5中OC和EC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65.
直接皂化法提制蚕沙中叶绿素铜钠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杰  李富兰  唐楷 《蚕桑通报》2007,38(2):21-23
以蚕沙为原料,对从蚕沙中提制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改变了叶绿素铜钠盐传统的提制工艺。结果表明,直接皂化时8%NaOH用量500ml,皂化时间2h,在60℃条件下铜代pH=3时较为适宜,叶绿素铜钠盐的收率达到0.8%,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3262—82。  相似文献   
966.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甘氨酸铁络合物和氨基酸铁络合物对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肝脏和肾脏铁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新西兰肉兔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对照组铁源及水平为一水硫酸亚铁100 mg/kg,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铁源及水平分别为富...  相似文献   
967.
杨金兰  阎杰  严卓晟  陈森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13-115,127
以青竹叶为原料、乙醇为萃取剂,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黄酮类物质。研究了溶剂浓度、料液比、搅拌速度、超声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次数等因素对产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乙醇浓度为75%,料液比为1∶15(g/mL),搅拌速度为80r/min,超声功率为30 W,单次萃取时间为25 min,萃取3次,黄酮提取率最高为2.91%。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势。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竹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作为天然绿色的抗氧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68.
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下的任豆修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找适合矿业尾矿坝人工生态恢复的植物,以广西南丹长坡矿堆存50a之久的尾矿坝为背景,通过盆栽模拟,运用室内土培和水培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矿土比例(尾矿样与泥土比例分别为5∶0、4∶1、3∶2、2∶3、1∶4、0∶5)以及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150、200、250mg·L-1)Pb2+、Cu2+、Zn2+在任豆苗体内的吸收、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任豆对Pb、Cu、Zn都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任豆幼苗可以在一定的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存活,任豆对重金属Pb的耐性最大,在高浓度下依然可以存活。任豆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的吸收及转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任豆对Pb、Cu、Zn的转运能力来看,任豆并非这3种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试验表明,任豆在矿业尾矿坝的人工生态恢复(植物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能否大规模采用任豆作为尾矿坝的生态修复物种,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硫酸铵与不同用量及改性腐植酸(HA)配施对氨挥发及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腐植酸用量处理,分别为CKⅠ、ASNⅠ(硫酸铵Ⅰ)、ASNⅠ+5%HA、ASNⅠ+10%HA、ASNⅠ+15%HA、ASNⅠ+20%HA(5%、10%、15%、20%为腐植酸占硫酸铵施用量的百分比)和6个改性腐植酸处理,分别为CKⅡ、ASNⅡ(硫酸铵Ⅱ)、ASNⅡ+W0、ASNⅡ+W400、ASNⅡ+W600、ASNⅡ+OHA(W0、W400、W600分别为含水量0%、400%、600%的改性腐植酸,OHA为干燥+过氧化氢氧化处理的改性腐植酸)。结果表明: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Ⅰ)相比,ASNⅠ+10%HA~ASNⅠ+20%HA处理可以抑制氨挥发,其中ASNⅠ+20%HA处理抑制效果最佳,日平均氨挥发速率降幅为5.07%。腐植酸经不同改性处理后,按硫酸铵用量的20%与硫酸铵配施培养32 d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ASNⅡ)相比,ASNⅡ+W400与ASNⅡ+W600处理加剧了土壤氨挥发,土壤氨挥发总量分别增加了50.69%和57.64%;ASNⅡ+O...  相似文献   
970.
赤霉素浸种对欧洲百里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芳  张春梅  王勤礼  李志颜  杨义清 《种子》2012,31(12):74-76
以欧洲百里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百里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水浸2 h再用200 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6 h可以促进种子迅速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