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38篇
  免费   2763篇
  国内免费   7426篇
林业   11331篇
农学   12305篇
基础科学   6264篇
  13786篇
综合类   18981篇
农作物   5183篇
水产渔业   3654篇
畜牧兽医   9167篇
园艺   3257篇
植物保护   6199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1754篇
  2021年   2532篇
  2020年   2382篇
  2019年   2211篇
  2018年   4159篇
  2017年   4786篇
  2016年   3289篇
  2015年   2886篇
  2014年   2687篇
  2013年   3390篇
  2012年   4714篇
  2011年   6296篇
  2010年   6043篇
  2009年   4899篇
  2008年   4759篇
  2007年   5435篇
  2006年   3659篇
  2005年   3421篇
  2004年   1660篇
  2003年   1453篇
  2002年   1092篇
  2001年   1155篇
  2000年   1526篇
  1999年   1749篇
  1998年   1691篇
  1997年   1419篇
  1996年   1307篇
  1995年   1252篇
  1994年   1095篇
  1993年   1048篇
  1992年   857篇
  1991年   670篇
  1990年   597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364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6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早熟优质长豇豆新品种‘鄂豇豆2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豇豆2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荚浅绿色, 长60 cm,单荚质量18~ 24 g。早熟, 荚商品性状优良, 产量高,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田间疫病、煤霉病、病毒病发病率低, 适宜于春、夏、秋各季栽培, 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广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22.
杜鹃花新品种‘朝晖’和‘红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朝晖’杜鹃花是由大白花杜鹃和马缨花杂交选育而成, 叶面灰绿色, 顶生圆锥伞房花序, 有花10~12 朵, 花冠紫红色。‘红晕’杜鹃花是由露珠杜鹃和马缨花杂交选育而成, 叶浅绿色, 花冠漏斗状钟形, 花冠上部粉红色, 下部乳黄色, 有紫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23.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24.
菜豆萎蔫病菌的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4):193-198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试验中制备了抗Cf的血清,应用抗0020,0237,0238菌株的抗血清及其FITC标记的抗体进行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IF/IF)。通过对19个Cf菌株和其它6个属14个种的植物病原细菌20个菌株的测定,结果发现约50%的Cf菌株为强阳性反应,且与Cf种下致病变种也有强阳性交叉反应。由于单个血清检测易产生假阴性反应,故将三种血清1∶1∶1混合后进行IF试验,结果表明与所有的Cf菌株反应,且与Rfa和Cmt有弱阳性反应。对含104~107cfu/ml细菌及30g种子含1粒人工接种种子的种子抽提液均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血清检测的灵敏度为4.5×104cfu/ml,可用于种子的检测。本研究还进行了初步的免疫荧光菌落染色(IFC)试验  相似文献   
25.
现行《动物防疫法》有关法律责任一章中多处规定,处罚的数额标准要按有无违法所得来确定,而在实践中遇到了三个问题:一是违法所得的具体构成缺乏标准;二是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机构对违法所得的认定缺少手段;三是不少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单位和个人钻法律空子,拒不提供违法所得,使动物防疫执法束手无策。因此,在查处行政违法案件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如何认定和计算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26.
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酶免疫分析原理提出后,近30年来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农药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测定程序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近年酶免疫分析在农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论述了荷兰MLHD技术的基本内容、技术原理、应用程序等.并针对荷兰的农业特点、开发背景,对该技术在荷兰与中国的应用前景及可行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合理地利用该技术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采用蛋鸡离体外翻肠段培养法,将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前段、中段、后段和回肠五个部位肠段,洗净外翻。2种二肽培养液(Gly-Gly肽和Gly-L-Leu肽溶液)作为两组对照培养液,每种二肽培养液中添加肽酶抑制剂(Bestatin和Amastatin),作为试验培养液,39.5℃培养25min,每5min取样一次,测定培养液中的二肽含量。结果表明,培养5min后,含Gly-Gly肽的对照和试验培养液中均未能检测到完整Gly-Gly肽。而含Gly-L-Leu肽的对照培养液Gly-L-Leu肽的含量降低到16.75%,试验培养液则下降到43.40%。而试验培养液中Gly-L-Leu肽的含量10min后无显著降低(P>0.05)。各培养时段试验培养液Gly-L-Le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培养液(P<0.05)。由此认为,离体肠囊在培养过程中能够迅速释放肠肽酶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快速水解2种二肽。肽酶抑制剂(Bestatin和Amastatin)能抑制Gly-L-Leu的水解,但不能抑制Gly-Gly的水解。  相似文献   
29.
自2003年6月份以来,在我国北方肉鸡饲养基地普遍流行了一种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HSMS)。HSMS发病日龄集中于10~18日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死亡率,病鸡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死亡。先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等省进行调查.发现HSMS在这几个省的很多肉鸡饲养区广泛存在。对发生该病的259个肉鸡饲养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与祖代种鸡没有关系.病原可能来自受污染的父母代种鸡场。平均发病率为17.9%。发病鸡群血糖浓度极显著的下降。从2个发病鸡群的病鸡肠道内容物中观察到病毒颗粒.病毒呈多形性.有囊膜,直径约80-100nm,表面有棒状纤突,长约10-20nm.与冠状病毒类似。  相似文献   
30.
Brachiaria decumbens is an extremely productive tropical grass due to its aggressive growth habit and its adaptation to a varied range of soil types and environments. As a result of the vast availability, treated B. decumbens demonstrates as a promising local material that could be utilised as an improved diet for sheep and goat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gra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eight gains in grazing farm animals, there were many reports of general ill-thrift and sporadic outbreaks of photosensitivity in livestock due to the toxic compound of steroidal saponin found in B. decumbens. Ensiling and haymaking were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removing toxin and undesirable compounds in the grass. Biological treatments using urea, activated charcoal,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were found to be useful in anti-nutritional factor deac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nutritive values of feedstuffs. Beside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henobarbitone showed some degree of protection in sheep that fed on B. decumbens pasture. In this review, we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 decumbens toxicity and possible 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grass to be used as an improved diet for small rumin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