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26篇 |
免费 | 1194篇 |
国内免费 | 10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62篇 |
农学 | 1620篇 |
基础科学 | 733篇 |
1634篇 | |
综合类 | 4372篇 |
农作物 | 952篇 |
水产渔业 | 630篇 |
畜牧兽医 | 1842篇 |
园艺 | 441篇 |
植物保护 | 7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238篇 |
2022年 | 437篇 |
2021年 | 510篇 |
2020年 | 560篇 |
2019年 | 523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461篇 |
2016年 | 437篇 |
2015年 | 550篇 |
2014年 | 620篇 |
2013年 | 644篇 |
2012年 | 754篇 |
2011年 | 827篇 |
2010年 | 774篇 |
2009年 | 667篇 |
2008年 | 581篇 |
2007年 | 485篇 |
2006年 | 469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437篇 |
2002年 | 711篇 |
2001年 | 571篇 |
2000年 | 396篇 |
1999年 | 249篇 |
1998年 | 175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郭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8,6(1):40-4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n、B、Mn微肥处理对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与秸杆品质,增加生物学产量及经济产量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2.
将禽流感病毒(AIV)H5、H7、H9血凝素亚型标准血清中的IgG作为包被抗体,H5、H7、H9血凝素亚型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二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AC-ELISA)方法,并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单抗和标准血清最适工作质量浓度分别为5、10 mg/L,标准阳性血清于4℃包被12 h,二抗作用条件为37℃作用1 h,封闭条件为37℃作用1 h,酶标抗体工作条件为1∶5 000稀释后,37℃作用1 h,底物作用条件为37℃作用10 min.阴阳性抗原临界值为0.274~0.332.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3.
194.
19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对42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3)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通过改变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来增加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96.
为了减少光照造成的桔小实蝇误判,该文在前期设计的基于视频监控的桔小实蝇诱捕装备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硬件装备及监测执行算法。主要通过对装备遮光系统和太阳能装置的改良及Wi Fi/4G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集采集、处理、传输和供电为一体的桔小实蝇诱捕监测新装备。同时,改进提出了一种可适应场景光照变化的桔小实蝇检测算法(Bactrocera dorsalis detection algorithm under lighting variations,BDDA-LV),并对软件系统的控制流程与感兴趣数据的判别、获取及传输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了一套有较好人机交互的桔小实蝇监测软件系统。通过对新旧桔小实蝇检测算法及系统分别开展了室内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度光照影响下,BDDA-LV算法错误率为7.21%,比原算法降低19.07%,且其运算耗时为原算法的41.7%。在严重的光照影响下,BDDA-LV算法错误率为12.4%,比原算法降低23.07%,且其运算耗时为原算法的42.2%。同时在广州市天河区杨桃公园自然环境下进行了的较长期系统监测试验,该系统可实时稳定地对桔小实蝇进行监测计数。通过对2015年6月18日至24日自然环境下的试验,用计算机系统记录和人工计数比较分析,得到计算机系统计数1634头,人工计数1613头,准确度达98.7%,比优化之前在实验室进行监测试验的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3.8%。该文所提出的BDDA-LV准确率和运算速率都远高于BBDA算法,整个系统拥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198.
阐述了切-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于切-双纵流联合收获机,以喂入量、切流滚筒间隙及滚筒转速为影响因子,脱粒破碎率及脱粒损失率为指标,进行田间性能试验,并利用极差分析分别对破碎率、脱粒损失率单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脱粒破碎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为BCA,即切流滚筒转速纵轴流滚筒转速喂入量,最佳组合为切流滚筒间隙25/30mm、滚筒转速907/1 043r/min、喂入量10.2 kg/s;对脱粒损失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为BAC,即切流滚筒间隙喂入量滚筒转速,最佳组合为切流滚筒间隙25/30mm、喂入量10.2kg/s、滚筒转速953/1 096r/min。 相似文献
199.
我国玉米贸易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玉米贸易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状态,玉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目前中国玉米产业在整体上没有受到国际贸易冲击的迹象,但根据应用Baseline模型预测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有可能会出现净出口与净进口的交替,且玉米出口潜在影响地区间粮食调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玉米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未来的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产业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0.
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资源植物红景天的化学成份、新药理学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讨论。目前国内外已对20多种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及预试工作,分离出了9大类,40多种化学成份。红景天新的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缺氧、抗不良刺激、抗病毒及肿瘤、抗疲劳和对机体双向调节等新的作用机制。红景天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其生殖生理学特性引起的濒危状况、红景天资源研究系统性较差和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红景天种质资源库,选择质量性状指标进行资源筛选工作,及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最优化的红景天引种驯化群体,作为开发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