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4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705篇
林业   823篇
农学   1176篇
基础科学   567篇
  979篇
综合类   3182篇
农作物   567篇
水产渔业   306篇
畜牧兽医   1402篇
园艺   590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在上海地区收集血液样品(猪、牛、山羊、马、鸡、鸭、鸽、犬和部分珍禽等)964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表明,猪抗HEV抗体的阳性率为72.18%(301/417),其中母猪阳性率最高,为82.53%(222/269),育成猪阳性率为52.54%(62/118),保育猪阳性率为50.00%(15/30);22个猪场均检测到抗HEV抗体阳性猪,阳性率高于60%的猪场有16个,占阳性猪场的72.72%。在牛、山羊、马、鸡、鸭、鸽等血清中也检测到了抗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24.00%,16.00%,1.90%,12.77%和4.44%,明显低于猪群的阳性率。在宠物犬中检测到了抗体阳性犬,阳性率为17.82%(18/101),说明犬对HEV易感。珍禽中野鸭、火烈鸟对HEV也有一定的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6.60%(1/15)和10%(1/10),在孔雀和鸵鸟的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存在较普遍,其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多种动物也对HEV敏感。  相似文献   
122.
Although the S8 family in the MEROPS database contains many peptidases, only a few S8 peptidase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oligopeptides. Bovine bone collagen is a good source for preparing collagen oligopeptides, but has been so far rarely applied in collagen peptide preparation. Here, we characterized a novel S8 gelatinase, Aa2_1884, from marine bacterium Flocculibacter collagenilyticus SM1988T, and evaluate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collagen oligopeptides from bovine bone collagen. Aa2_1884 is a multimodular S8 peptidase with a distinct domain architecture from other reported peptidases. The recombinant Aa2_1884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showed high activity toward gelatin and denatured collagens, but no activity toward natural collagens, indicating that Aa2_1884 is a gelatinase.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Aa2_1884 in the preparation of collagen oligopeptides from bovine bone collagen, three enzymatic hydrolysis parameters, hydrolysis temperature, hydrolysis time and enzyme-substrate ratio (E/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the optimal hydrolysis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reaction at 60 ℃ for 3 h with an E/S of 400 U/g.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hydrolysis efficiency of bovine bone collagen by Aa2_1884 reached 95.3%. The resultant hydrolysate contained 97.8% peptides, in which peptide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lower than 1000 Da and 500 Da accounted for 55.1% and 39.5%,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hydrolysate was rich in oligopeptid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a2_1884 likely has a promis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collagen oligopeptide-rich hydrolysate from bovine bone collagen, which may provide a feasible way for the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bovine bone collagen.  相似文献   
123.
‘中李5号’李是以‘青脆李’为母本经自然实生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较强,树姿半开张;在河南省郑州市观察,3月上旬进入初花期,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花期持续约10 d;果实发育期约120 d,于7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果顶扁平,缝合线浅,平均单果重46.8 g,果皮呈黄绿色,不着红色,果面有明显果粉层;果肉呈浅黄色,肉质细腻、硬脆,汁液多,纤维少,风味酸甜,无香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维生素C含量6.82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9.62%,可滴定酸含量0.82%,可食率97.9%;该品种5年生树的株产可达32 kg以上,丰产能力较强,在河南及周边省市李树适生区均可栽植。  相似文献   
124.
2022年首次在广州市发现园林植物雪花木小叶病病株,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植原体的种类鉴定。以雪花木叶片总DNA为模板, 利用植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P1/P7进行PCR扩增, 获得广东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BLL-GD2022)16S rRNA基因片段(1 811 bp, GenBank登录号为OQ625536)。16S rRNA序列相似性显示, BLL-GD2022与16SrVI组植原体株系的相似性最高, 为97.05%~99.83%, 其中与隶属于16SrVI-D亚组的10个植原体株系相似性为99.21%~99.8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BLL-GD2022与16SrVI组各植原体株系聚类在一个大分支, 其中与16SrVI-D亚组成员聚类在一个小分支, 亲缘关系最近。基于16S rRNA序列的iPhyClassifier限制性内切酶虚拟RFLP分析表明, BLL-GD2022与16SrVI-D亚组的参考株系Brinjal little leaf phytoplasma (GenBank登录号为X83431)的酶切图谱一致, 相似系数为1.0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明确广州市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隶属16SrVI-D亚组成员。本研究首次在园林植物雪花木上检测到植原体, 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明确为16SrVI-D亚组成员, 为开展16SrVI-D亚组植原体在蔬菜、花卉和园林植物的发生监测及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5.
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该害虫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马铃薯块茎蛾的抗药性增强,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对该虫进行长久有效的控制.因此,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马铃薯块茎蛾的天敌种类、昆虫病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  相似文献   
126.
柿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柿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基础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对叶片的着生节位、切块大小及接种方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ZT浓度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作用最大,基础培养基次之,但IAA对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高于ZT和基础培养基;将组培苗顶端前2节位伸展叶片切成4mm×4mm左右的切块正放接种,可以获得最高的再生效率.组培苗切片在MS(1/2N) ZT4.0mg·L-1培养基中直接光照下,分化率可达到76.76%,平均不定芽数为1.26个.  相似文献   
127.
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测定过程中,棉花黄萎病病菌通过提纯复壮而达到较强的侵染能力,并制备出较多的黄萎病菌粗毒素。介绍了粗毒素的简易制备、根冠细胞培养与制备过程以及染色过程中染色剂的选择、染色时间的长短。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几点改进:总结出细胞振荡时间在1~2 min之内;之后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6 h;选用pH为6.5的0.01%中性红染色3~5 min,之后加入一滴0.2%伊文思兰染色,伊文思兰的染色时间应严格掌握在3min以内等,为根冠细胞测定方法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8.
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样品化学耗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用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分别对3种不同COD浓度水平的葡萄糖标准溶液(COD=0.5、1.5、2.5mg/L)以及两种海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回收率在96.3%~103.8%之间,表明该法测定海水中COD可行,且方法操作简便,更适宜于海上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129.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人-兽-鱼共患的致病菌,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为了研究宿主嗜中性粒细胞清除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副溶血弧菌Vp57~(RFP)菌株感染受精后4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的斑马鱼(Danio rerio)幼鱼耳泡,建立局部感染模型,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01菌株为对照,系统比较了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存活曲线以及和嗜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RT-qPCR验证炎症相关基因il1b和il10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斑马鱼幼鱼的LD_(50)分别为7.90×10~8 CFU/mL和1.14×10~(11) CFU/mL,与感染大肠杆菌相比,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招募嗜中性粒细胞的速度更快,且数量更多。RT-qPCR结果发现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在相同时间点能够激活更高的il1b和il10基因的表达,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建立的副溶血弧菌-斑马鱼幼鱼耳泡局部感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嗜中性粒细胞清除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动态过程,以及深入揭示天然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明确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寄主(家蚕品种)和环境条件(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掌握BmNPV的感染力差异及传播规律,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从广西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收集的BmNPV毒株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对不同家蚕品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调查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影响;并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不同来源BmNPV毒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5株不同来源BmNPV毒株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LC50为2.1×106~4.2×106多角体/mL,毒株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BmNPV毒株在不同环境条件[春季(温度25℃和湿度90%)、夏季(温度35℃和湿度95%)、秋季(温度30℃和湿度85%)]下对家蚕的LC50排序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夏季和秋季条件下,不同蚕品种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排序为桂蚕N2>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显著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P<0.05).不同BmNPV毒株在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均聚在同一分支上,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a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遗传距离较小,但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c基因序列相似度相对低、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结论]温湿度条件是广西蚕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重要因子,且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流行与家蚕品种抗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