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15篇 |
免费 | 559篇 |
国内免费 | 5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93篇 |
农学 | 992篇 |
基础科学 | 508篇 |
958篇 | |
综合类 | 2967篇 |
农作物 | 491篇 |
水产渔业 | 295篇 |
畜牧兽医 | 1301篇 |
园艺 | 514篇 |
植物保护 | 3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52篇 |
2021年 | 311篇 |
2020年 | 321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234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415篇 |
2012年 | 588篇 |
2011年 | 635篇 |
2010年 | 642篇 |
2009年 | 565篇 |
2008年 | 531篇 |
2007年 | 575篇 |
2006年 | 460篇 |
2005年 | 410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872.
为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2001—2016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和《河北省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汇编》的数据为资料,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山东和河南省的小麦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河北省的小麦总产及单产呈不断增加趋势,小麦生产效率优势指数高于河南省和山东省,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较低。针对河北省小麦综合优势较弱、生产总成本投入较高和净收益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适当调整小麦生产成本投入,充分发挥生产效率优势,统筹耕地保护,加强用地监管,培育小麦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优化生产结构等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3.
毒死蜱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死蜱在梨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用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其残留量。其最小检出量为0.1ng,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在梨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5%~98%,变异系数为0.88%~3.23%,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梨上的半衰期为5.2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6d。毒死蜱按推荐剂量250a.i.mg/L和推荐剂量的2倍500a.i.mg/L使用2、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7~28d,毒死蜱在梨中的残留量为0.05~0.347mg/kg,土壤中为0.05~0.102mg/kg,残留量低于我国规定的毒死蜱在梨中的MRL值1mg/kg,欧盟、日本规定毒死蜱在梨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5mg/kg,美国规定毒死蜱在梨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05mg/kg。建议毒死蜱在梨上按推荐施用剂量250a.i.mg/L,施药2~3次,安全间隔期为7d。 相似文献
874.
静脉灌注LPS对家兔的发热效应及肝蛋白的SDS-PAGE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静脉注射内毒素(LPS)的方法建立了家兔发热模型,并以白虎汤的降温治疗作为反证,再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和分析了LPS引起的发热效应对家兔肝脏总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以15μg/kg体重的LPS静脉注射家兔能很好地复制出动物温病模型,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3组动物的肝蛋白表达均有各自的特异条带。所以,肝组织蛋白的表达变化可以作为动物温病研究与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75.
为了研究羔羊消化器官的发育性变化,以0~56日龄甘肃高山细毛羊放牧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测定了放牧条件下0、3、7、14、21、28、42、56日龄羔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胃、总胃重量、容积以及各胃室内容物重量,胰腺、肝脏重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重量及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羔羊日龄增大各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绝对重量都在增大;瘤胃重量和容积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7日龄开始瘤胃内容物及瓣胃重量、网胃容积显著增大;28日龄开始小肠总长基本维持恒定,大约为体长的25倍。羔羊食入牧草可明显刺激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876.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RT-PCR方法,对2012―2013年采自河南省各地疑似病料进行PRRSV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54份疑似病料中17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1.5%,并分离出3株PRRSV;通过完整的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河南地区流行毒株主要为美洲型PRRSV,且17份阳性样品中10份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高度同源、2份与经典PRRSV高度同源、另外5份与美洲流行毒株NADC30高度同源,该类毒株的NSP2基因在不同部位存在393个核苷酸缺失,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结果表明,2012―2013年河南地区PRRSV主要流行毒株为HP-PRRSV,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使河南地区乃至我国PRRSV变异种类更加多样化,提示加强PRRSV流行及变异的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77.
878.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DRS)快速定量分析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硫酸盐中L-赖氨酸含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剂76个,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中的L-赖氨酸含量进行化学赋值;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扫描L-赖氨酸硫酸盐样品,获取了不同物理状态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依据L-赖氨酸含量将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运用适当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L-赖氨酸硫酸盐的近红外定标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全波长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烘干、60目粉碎后的样品结合CARS算法建立的定标模型最优,定标集校正决定系数(R2C)为0.95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510,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0.659;验证集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952,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54,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3.83。由此可见,NIDRS定量分析L-赖氨酸硫酸盐具有一定可行性,对于丰富我国氨基酸盐及其他氨基酸制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9.
为研究猪源屎肠球菌的致病力与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对9株猪源屎肠球菌进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有66.67%的菌株引起小鼠肝脏、脾脏出血等病变,并且其中部分菌株导致接种小鼠急性的高死亡率;9株屎肠球菌中KF-QX-1株耐药率最高为100%,其次为ZKXH01(95.24%)、NY01(90.48%)、NY-XY-4(80.95%)、SBLH(76.19%)、HUAX(71.43%)、NY-XY-1(71.43%)和ZHENGY(66.67%),耐药率低于50%的菌株只有JY02(14.29%);生物被膜检测结果显示9株菌中除NY01株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的被膜形成能力,其中2株菌(JY02和NY-XY-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对较强;通过对上述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显示,肠球菌菌株对受试动物的致病力与其耐药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之间缺乏明显的相关性,但具有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两种特性会增强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性和传播性,给人类和动物的疾病控制造成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80.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IG-Ⅰ)为RLRs受体家族的成员,是比较关键的细胞质内病原体识别受体,可识别细胞内的单链、双链等RNA病毒成分,被激活的RIG-Ⅰ受体及其CARD在TRIM25的作用下连接泛素链使其寡聚化,通过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相互作用,激活MAVS及下游转录因子IRF3和NF-κB,从而诱导Ⅰ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最终介导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鉴于RIG-Ⅰ持续激活可导致炎性因子对自身细胞的损伤,因此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受到宿主严格的调控。而某些病毒为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进化出多种机制靶向调节RIG-Ⅰ及MAVS,从而阻断信号通路。论文从RIG-Ⅰ识别病毒机制、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宿主细胞对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以及病毒逃避机制等方面重点阐述RIG-Ⅰ所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