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27篇 |
免费 | 1930篇 |
国内免费 | 209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88篇 |
农学 | 3405篇 |
基础科学 | 1914篇 |
4277篇 | |
综合类 | 6697篇 |
农作物 | 1322篇 |
水产渔业 | 878篇 |
畜牧兽医 | 3329篇 |
园艺 | 711篇 |
植物保护 | 17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4篇 |
2023年 | 309篇 |
2022年 | 563篇 |
2021年 | 894篇 |
2020年 | 884篇 |
2019年 | 797篇 |
2018年 | 578篇 |
2017年 | 798篇 |
2016年 | 770篇 |
2015年 | 1015篇 |
2014年 | 924篇 |
2013年 | 1184篇 |
2012年 | 1394篇 |
2011年 | 1446篇 |
2010年 | 1434篇 |
2009年 | 1347篇 |
2008年 | 1258篇 |
2007年 | 1387篇 |
2006年 | 1288篇 |
2005年 | 1093篇 |
2004年 | 538篇 |
2003年 | 492篇 |
2002年 | 405篇 |
2001年 | 431篇 |
2000年 | 544篇 |
1999年 | 684篇 |
1998年 | 609篇 |
1997年 | 525篇 |
1996年 | 513篇 |
1995年 | 505篇 |
1994年 | 454篇 |
1993年 | 407篇 |
1992年 | 373篇 |
1991年 | 293篇 |
1990年 | 241篇 |
1989年 | 200篇 |
1988年 | 158篇 |
1987年 | 91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4年 | 9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番茄青枯菌分泌物中热稳定成分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青枯细菌毒性菌株平板培养滤液中热稳定性成分对番茄组织培养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CF中含有一类非酶,非胞外多糖的热稳定毒性物质,它对番茄叶片脱分化过程有抑制作用,抗病材料较感病材料敏感,另外,它对番茄试管生根也起抑制作用;EPS没有上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94.
桃果实采后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湖景蜜露’桃果实为试材, 分析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的乙烯释放、脂氧合酶(LOX) 活性和细胞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探讨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细胞脂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棕榈酸(16∶0) 、硬脂酸(18∶0) 、油酸(18∶1) 、亚油酸(18∶2) 和亚麻酸(18∶3) 。在果实采后20 ℃后熟过程中, 三种不饱和脂肪酸组分比例变化较大(尤其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 而两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很小。在LOX 自我活化之前, 亚麻酸可能是LOX催化反应的主要底物。果实组织的后熟软化与LOX参与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关, 乙烯跃变可能是桃果实成熟启动后的伴随因子, 参与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5.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种植花生相比,种植苎麻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28.44%)、田间持水量(10.06%)和总孔隙度(5.65%),土壤密度则显著降低7.20%;2)监测期内,花生地各层土壤以及整个0~ 100 cm土体水分变异系数普遍高于苎麻地,苎麻地0 ~ 100 cm土体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协调性优于花生地;3)苎麻地0~ 40 cm土壤较花生地延长抗旱时间7d以上,但随着土层的加深,差异越来越小;4)红壤坡耕地种植苎麻有利于提高红壤旱地土壤抗旱能力,特别是中、上层土壤.从扩充土壤水库的角度考虑,红壤旱地种植苎麻优于种植花生,该研究结果可为挖掘红壤区深层土壤水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8.
农情信息是指农业资源、环境与主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状况的信息.调查研究与分析的目的是为国家农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的标准.本次调查通过抽样方式,覆盖了国家7个部委局与全国22个省、自治区三个层次的农情信息用户,通过对农情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得出:农情监测信息具有及时、客观与覆盖面广的特点,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信息资源;农情信息同时已成为各级决策、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及农产品市场部门制定农业政策、管理指导农业生产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科学依据;我国农情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与发布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服务管理机制,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