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46篇 |
免费 | 1061篇 |
国内免费 | 267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43篇 |
农学 | 3497篇 |
基础科学 | 1897篇 |
4108篇 | |
综合类 | 6561篇 |
农作物 | 1306篇 |
水产渔业 | 872篇 |
畜牧兽医 | 3287篇 |
园艺 | 712篇 |
植物保护 | 17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528篇 |
2021年 | 863篇 |
2020年 | 790篇 |
2019年 | 755篇 |
2018年 | 539篇 |
2017年 | 767篇 |
2016年 | 745篇 |
2015年 | 1003篇 |
2014年 | 916篇 |
2013年 | 1170篇 |
2012年 | 1389篇 |
2011年 | 1444篇 |
2010年 | 1427篇 |
2009年 | 1344篇 |
2008年 | 1257篇 |
2007年 | 1388篇 |
2006年 | 1287篇 |
2005年 | 1098篇 |
2004年 | 538篇 |
2003年 | 494篇 |
2002年 | 408篇 |
2001年 | 434篇 |
2000年 | 545篇 |
1999年 | 688篇 |
1998年 | 615篇 |
1997年 | 532篇 |
1996年 | 517篇 |
1995年 | 508篇 |
1994年 | 465篇 |
1993年 | 414篇 |
1992年 | 388篇 |
1991年 | 302篇 |
1990年 | 248篇 |
1989年 | 207篇 |
1988年 | 164篇 |
1987年 | 91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4年 | 9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达乌尔黄鼠肛腺组织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具有三个肛腺,位于肛门与直肠之间的粘膜下层,肛腺深约6-7mm,三个肛腺的圆形开口呈倒三角形排列于肛周内侧,平时不现,在受外界剌激时。肛门外翻露出三个肛腺的开口。腺体由两种腺泡群组成:一种由大量的皮脂聚合而成,排列在肛囊底产;一种由大量的顶浆分泌型汗腺聚合而成,分布于皮脂腺群的外围。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采用RT-PCR及PCR技术,对广西梧州市7个县(市、区)屠宰场2015—2016年送检的1 304份猪组织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对7个规模场送检的70份病死猪组织病料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HPRRSV、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PC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技术,对梧州市7个县(市、区)送检的8 572份血清检测猪瘟免疫抗体,对2 066份血清检测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结果显示:HPRRSV、CSF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规模场病死猪组织病料的PRV核酸阳性率为14.3%,PCV为57.1%;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48%。监测结果表明:梧州市流行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涉及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2种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该地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6.
香豆素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的主效化感物质,能抑制多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探明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简单香豆素水溶液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苏丹草幼苗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0~100μg·mL~(-1)香豆素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早期苏丹草种子的萌发(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苏丹草根伸长,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也增强,根变粗扭曲,而对茎长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在4d时,20~100μg·mL~(-1)浓度的香豆素水溶液均促进茎长,6和8d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与加蒸馏水的对照组相比,100μg·mL~(-1)香豆素溶液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过氧化物酶(POD)抑制作用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香豆素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在香豆素处理下,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仅在第4天时低于对照组。香豆素水溶液破坏了苏丹草根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液泡体积变大,细胞器数量和种类减少的现象,细胞核的核膜发生明显的歪曲,细胞核变小甚至消失;香豆素水溶液处理下的苏丹草幼苗叶绿体内淀粉粒数目显著(P0.05)增加,体积变大。以上结果显示,100μg·mL~(-1)的香豆素水溶液可以通过改变苏丹草抗氧化酶系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酶活性以及破坏细胞超微结构等途径调节苏丹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7.
放牧强度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是维持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克鲁伦河流域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生活型划分功能群类型,比较了3种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地上生物量和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牧、中牧和重牧3种放牧条件下的总物种数分别为20、23和18种,符合"中度干扰假说";3种放牧强度下多年生非禾草物种数在群落中均占较高比例。2)轻度放牧条件下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各放牧强度下功能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与功能群多样性无显著关系。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禾草和灌木、半灌木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多年生非禾草优势地位越来越显著。重度放牧增加了一、二年生草本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和地上生物量,但与轻牧、中牧相比,其优势度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38.
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30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次敏感的PPRV普通RT-PCR方法,从8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1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发生分析,该病原属于4系。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1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将1号组织样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了500纳米左右的病毒粒子。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同样证实其为PPRV。 相似文献
139.
140.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irulence genes in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diarrhoea in Queensland pigge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 T Stephens C Townsend K Wu X Chapman T Chin J McCormick B Bara M Trott DJ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2005,83(5):293-299
OBJECTIVE: To identify virulence genes in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diarrhoea in neonatal, 1 to 3 week-old and weaned pigs in southeast Queensland. DESIGN: Multiplex PCR and serotyping were applied to E coli isolates obtained over a 5-year period (1998-2002) from cases diagnosed at Toowoomba Veterinary Laboratory. PROCEDURE: A total of 126 isolates from 25 different Queensland piggeries were tested for haemolytic activity on 5% sheep blood agar and by multiplex PCR for the presence of five commonly recognised fimbrial (F4, F5, F6, F41 and F18) and three enterotoxin genes (STa, STb, LT). A subset of 62 representative isolates were serotyped by slide agglutination. For comparative purposes, multiplex PCR was also performed on the DNA of 31 ETEC isolates from 9 serotypes originating from piggeries in southern New South Wales. RESULTS: A total of 113 (89.7%) of the isolates from Queensland possessed ETEC virulence genes, including 14 of 15 isolates from neonatal pigs (93.3%), 18 of 23 isolates from 1 to 3 week old pigs (78.3%) and 81 of 88 isolates from weaned pigs (92.1%). F4:STa:STb:LT (serotype O149) was the most prevalent pathotype in neonatal and 1-3 week old pigs and F4:STa:STb:LT (serotype O149) and F18:STa:STb:LT (serotype O141) were most prevalent in weaned pigs. In comparison, isolates obtained from neonatal pigs from New South Wales belonged to a more diverse range of pathotypes and serotypes. CONCLUSION: Multiplex PCR was a rapid and specific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ETEC virulence genes in porcine E coli isolates. For isolates obtained from cases of suspected colibacillosis in Queensland, growth of a heavy pure culture of haemolytic E coli was a sensitive prognostic indicator of the presence of ETEC virulence genes in the isolate. ETEC pathotypes and serotypes remained stable in Queensland piggeries over the five-year study period and appear to have changed little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