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42篇 |
免费 | 1435篇 |
国内免费 | 10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32篇 |
农学 | 678篇 |
基础科学 | 585篇 |
1254篇 | |
综合类 | 6299篇 |
农作物 | 883篇 |
水产渔业 | 597篇 |
畜牧兽医 | 2154篇 |
园艺 | 1011篇 |
植物保护 | 6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03篇 |
2023年 | 333篇 |
2022年 | 646篇 |
2021年 | 655篇 |
2020年 | 630篇 |
2019年 | 586篇 |
2018年 | 437篇 |
2017年 | 690篇 |
2016年 | 381篇 |
2015年 | 658篇 |
2014年 | 643篇 |
2013年 | 805篇 |
2012年 | 1058篇 |
2011年 | 1104篇 |
2010年 | 1093篇 |
2009年 | 944篇 |
2008年 | 867篇 |
2007年 | 803篇 |
2006年 | 648篇 |
2005年 | 511篇 |
2004年 | 339篇 |
2003年 | 201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在河南省某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与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间作的可行性。研究采用百农矮抗58和郑麦7698两个小麦品种,设置小麦单作和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两种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后土壤砷、镉和铅有效性均略有下降或持平。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后,籽粒砷、镉和铅含量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试验条件下小麦籽粒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GB 2762—2012限值。间作伴矿景天地上部镉平均含量为23.4 mg·kg-1,小麦品种对伴矿景天地上部镉含量无明显影响。间作伴矿景天地上部对镉的积累量为2.12 g·hm-2。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后,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增加幅度2.87%~42.0%),间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产量下降0.578%~5.57%)。试验条件下,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未起到改善小麦籽粒品质的作用,且间作条件下伴矿景天对土壤的修复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82.
组合生态浮床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由水生植物与人工介质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大薸(Pistia stratiotes)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构建了组合生态浮床,研究了该组合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数据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总氮、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38%、77.78%、81.97%、67.57%和43.98%,均显著高于植物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P0.05)。经组合浮床净化后的养殖水体中,TN、TP水平分别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排放水一级标准,NH+4-N水平降至0.15 mg/L以下,NO-2-N水平降至0.02 mg/L以下。结果表明,组合生态浮床中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合理的生物组合对提高生态浮床净化养殖废水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构建适宜养殖水体净化的组合型生态浮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3.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品质的变化规律及评价体系,本研究以活品底播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闭壳肌的感官及理化特性,系统探讨了在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规律.根据产业现有的流通模式,建立湿运和干运2条模拟流通链进行为期7d的跟踪研究,通过感官及理化分析监测其风味品质的变化情况;感官监测的指标包含气味、滋味、后味、质地及色泽等5个方面,理化分析包括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关联物、糖原、状态指数CI、剪切力以及蒸煮损失率等指标;针对分析检测结果,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风味特征的变化规律,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2)对感官和理化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流通链初期,采捕后的剧烈胁迫导致风味品质短暂下降,感官分析出现了苦味、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流通链中期,逐渐适应并处于比较稳定的净化环境条件,风味品质得到恢复,风味特征主要体现在甜味、鲜味、海鲜味等愉悦描述词方面;流通链后期,苦味及酸味等非愉悦描述词再次出现.理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活品流通过程中扇贝的生命状态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对比干运与湿运,无论是感官品质还是生命状态,均发现干运在较短期运输(≤2d)时优于湿运,湿运则在较长运输期(≥3 d)时显现出一定优势.感官与理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关联的特征指标分别为,感官特征的甜(T-ST)、鲜(AT-UM)和奶香(O-DR),理化指标的Gly、Glu、Arg、ATP、AEC及CI,这些指标能够较客观地反映采捕后虾夷扇贝活品流通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差异,可为建立活品贝类流通过程的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185.
186.
黔兴201玉米冬季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冬季制种能及时解决种业公司正季生产不足,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同时,海南冬季生产的玉米种子成色好,商品性状优,作为一种生产上的补充形式越来越被种业公司看好。近年许多种子公司在海南三亚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季制种,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是,冬季玉米制种的技术总结报道并不多见。黔兴201是贵州省种子站选育的高产抗病耐密植杂交玉米新品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品种权。 2004年冬季在海南三亚市崖城镇试制种3.33 hm2,平均制种产量达5 125.98kg/hm2,其中部分小面积地块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7.
为了探索沼肥在生姜生产上的施用效果,为生姜的无公害生产寻找高效有机肥及最佳施用量,以期达到生姜产量、品质的提高,进行了沼肥在生姜上的施用试验。 相似文献
188.
189.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羧甲基纤维素及玉米淀粉与丙烯酸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吸水剂.并详细考察了中和丙烯酸时,KOH的用量及中和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丙烯酸的中和度为95%时,高吸水性树脂对纯水、自来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收率有最高值,分别是592g/g、300g/g和99g/g.当氢氧化钾的中和百分比为1%时,高吸水性树脂对纯水、自来水和生理盐水有最高吸收率,分别为630g/g、340g/g和95g/g.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