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93篇
  免费   2924篇
  国内免费   6903篇
林业   6372篇
农学   7977篇
基础科学   4911篇
  9930篇
综合类   20967篇
农作物   3727篇
水产渔业   2507篇
畜牧兽医   8359篇
园艺   2638篇
植物保护   3832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840篇
  2022年   1958篇
  2021年   2495篇
  2020年   2294篇
  2019年   2317篇
  2018年   1587篇
  2017年   2363篇
  2016年   2046篇
  2015年   2821篇
  2014年   2844篇
  2013年   3514篇
  2012年   4244篇
  2011年   4568篇
  2010年   4369篇
  2009年   3817篇
  2008年   3745篇
  2007年   3611篇
  2006年   3324篇
  2005年   2761篇
  2004年   1481篇
  2003年   1294篇
  2002年   1324篇
  2001年   1296篇
  2000年   1290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1109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846篇
  1995年   831篇
  1994年   740篇
  1993年   661篇
  1992年   544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372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248篇
  1987年   158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9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fMNPV)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的毒力及其体内外侵染特性,于室内测定SfM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分析SfMNPV侵染后草地贪夜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析SfMNPV在草地贪夜蛾体内和Sf9细胞系中的复制特征。结果表明,Sf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50和LT50分别为7.39×105 OBs/mL和3.82 d;SfMNPV可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真皮、气管、脂肪体和中肠等组织,未侵染肌肉组织;SfMNPV侵染96 h后草地贪夜蛾体内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3.91×106 拷贝数/ng,SfMNPV侵染96 h后Sf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2.08×107 拷贝数/mL。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黄河径流的长程相关规律,利用非趋势波动分析法对黄河近80年月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黄河近80年月径流存在内在的长程相关性;长程幂律相关的标度指数а≌0.39;尽管大于11.3a尺度区间的а与小于11.3a尺度区间的а有所不同,但可能由于所分析的径流序列长度受到限制,没有足够的理由判断11.3a是个交叉点;通过波动分析进行趋势预测,在未来十几年,黄河径流的变化可能会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3.
枣采后果肉软化的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梁小娥  王三宝 《园艺学报》1998,25(4):333-337
枣采后在软化过程中,果肉淀粉含量下降,淀粉酶活性上升,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下降;果肉薄壁细胞内含物减少乃至降解成丝状,细胞壁中胶层降解,相邻细胞分离,细胞壁保留。半红期采收的鲜枣采后果皮能够继续转红,果肉的软化发生在果实全红之后,果肉颜色的变化可指示果肉软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4.
梁继农 《长江蔬菜》2002,(12):33-34
菌丝融合型测定结果表明,32个茭白纹枯病菌菌株隶属于两个菌丝融合群:30个属AG1群,占测定菌株的93.95%,其中AG1-IA、AG1-IC两亚群菌株依次为24与6,有两菌株为AG4,占6.25%。显然,AG1-IA为优势融合群,占测定菌株的75%。融合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AG1-IA致病性强,AG1-IC弱,AG4基本不致病。茭白与水稻两种纹枯病菌交互接种,其发病基本一致。由此,作者认为这两种纹枯病菌为同一病原物,或者说茭白、水稻是同一病原物的两个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5.
Agar is widely applied across the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owing to its various bioactive func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gar biosynthesis in commercial seaweed 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 the activities of four enzymes participating in the agar biosynthesis were detected, and phosphoglucomutase (PGM) was confirmed 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gar accumulation. Three genes of PGM (GlPGM1, GlPGM2 and GlPGM3)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G. lemaneiformis genome.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alysis validated that GlPGM1 was located in the chloroplast and GlPGM3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stributed in the organelles. Both the GlPGM1 and GlPGM3 protein levels showed a remarkable consistency with the agar variations, and GlPGM3 may participate in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iso)floridoside, floridean starch and agar synthe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PGM inhibitor, the agar and floridean starch conten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floridean starch synthas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roducts identified in the Calvin cycle,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the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 and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were depressed; however, lipids, phenolic acids and the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fructose-1,6-phosphate were upregulated.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essential role of PGM in regulating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agar and other carbohydrates in G. lemaneiformis, providing a guide for the artificial regulation of agar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76.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是由假单孢杆菌引发的重要病害,在特定的控温、控湿、控光、控CO2条件下,每年重复利用出菇房18次以上的出菇房很容易发生、并迅速传播,给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制定的10条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医院-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达到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有效控制和良好的健康教育。方法肥胖组采用:(1)干预问卷调查设计方案;(2)对肥胖组儿童的干预;(3)学校与社区对肥胖儿童的发展关注与否的调查与干预;(4)家长对儿童养育观念的影响;(5)测定干预前后的两组生化检测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血糖);对照组:在未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对本组儿童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与生化检测。结果经干预后肥胖儿童吃饭速度快、常吃油炸食品者比干预前明显减少,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h和有吃早餐良好习惯者则比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或0.05);肥胖组干预前的总能量、脂肪、总胆固醇和血尿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肥胖组的能量摄入明显下降(P<0.05),脂肪的摄入及总胆固醇和血尿酸也有所下降,但差异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肥胖组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养育观念更科学、养育方式更为合理。结论实施"医院-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单纯肥胖儿童的发生率,对减少肥胖所致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8.
蔡鸿娇  田厚军  魏辉  林硕  陈峰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2):3402-3408
芒果壮铗普瘿蚊(Procontarinia robusta)是我国外来危险性入侵害虫,坚硬的瘿壳导致药剂防治困难。植食性昆虫主要通过触角接收植物挥发物选择寄主,本研究采用触角电位联用仪(EAG)和“Y”型嗅觉仪观察瘿蚊成虫对芒果叶片挥发物成分(α-蒎烯、3-莰烯、α-石竹烯、异松油烯、乙酸乙酯)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选择,结果显示:EAG反应值大小排序依次为α-蒎烯>3-莰烯>α-石竹烯>异松油烯>乙酸乙酯,α-蒎烯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挥发物。虽然雌虫对于α-蒎烯、3-莰烯、α-石竹烯3种物质的EAG反应值比雄虫的高,但是雌雄之间对同一挥发物差异不显著(P<0.05)。行为选择结果显示:对瘿蚊吸引率高低依次为:3-莰烯>乙酸乙酯>α-石竹烯>α-蒎烯>异松油烯;3-莰烯对瘿蚊的吸引率最高,达到74.20%,显著高于α-蒎烯和异松油烯,乙酸乙酯吸引率次之,达到66.07%;异松油酯的趋避性最高,达到74.25%,显著高于其他挥发物。实验中也显示浓度阈值现象,α-蒎烯在浓度0.5 mL/L和1 mL/L浓度范围内有显著的趋避效果,在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内的其他浓度引诱率和趋避率差异不显著。α-石竹烯高浓度(1.0 mL/L and 2.0 mL/L)对芒果壮铗普瘿蚊有显著引诱作用,3-莰烯和α-石竹烯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瘿蚊的引诱率增加。研究结果为阐释瘿蚊入侵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引诱剂或趋避剂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
在特色馆藏的范围内。为本校文献下定义,论述本校文献的基本类型。本校文献专藏建设的意义,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大学图书馆本校文献专藏的建设。  相似文献   
80.
20%咪鲜胺·异菌脲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0%咪鲜胺·异菌脲悬浮剂,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咪鲜胺和异菌脲标准偏差分别为0.055和0.021变异系数分别为0.53%和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9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