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39篇 |
免费 | 2027篇 |
国内免费 | 35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00篇 |
农学 | 1912篇 |
基础科学 | 1896篇 |
3726篇 | |
综合类 | 17281篇 |
农作物 | 2472篇 |
水产渔业 | 1896篇 |
畜牧兽医 | 6068篇 |
园艺 | 2781篇 |
植物保护 | 14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7篇 |
2023年 | 773篇 |
2022年 | 1770篇 |
2021年 | 1684篇 |
2020年 | 1593篇 |
2019年 | 1559篇 |
2018年 | 1122篇 |
2017年 | 1784篇 |
2016年 | 1193篇 |
2015年 | 1750篇 |
2014年 | 1954篇 |
2013年 | 2266篇 |
2012年 | 3163篇 |
2011年 | 3223篇 |
2010年 | 2979篇 |
2009年 | 2664篇 |
2008年 | 2675篇 |
2007年 | 2387篇 |
2006年 | 1939篇 |
2005年 | 1550篇 |
2004年 | 999篇 |
2003年 | 566篇 |
2002年 | 560篇 |
2001年 | 513篇 |
2000年 | 513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8篇 |
1956年 | 19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小肠黏膜形态,中、后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与Ⅰ组相比,Ⅲ组黄羽肉鸡前、中、后期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31.90%、25.17%、49.41%(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9.42%、11.31%、10.83%(P<0.01),V/C极显著提高45.65%、41.19%、67.84%(P<0.01);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8.72%、28.38%、27.61%(P<0.01),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6.65%(P<0.05)、6.18%(P<0.01)、7.37%(P<0.01),V/C极显著提高37.84%、36.69%、37.82%(P<0.01);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76.64%、40.36%、67.20%(P<0.01) ,隐窝深度显著降低4.09%、6.07%、6.02%(P<0.05),V/C极显著提高83.79%、49.27%、78.26% (P<0.01)。②中、后期Ⅳ组黄羽肉鸡CD4+/CD8+显著提高42.86%、34.95%(P<0.05)。③随着发酵棉粕添加量的增多,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外,其余各组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段外,其余各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6%发酵棉粕组在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C,降低其隐窝深度方面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而9%发酵棉粕组在提高CD4+/CD8+、肠道乳酸菌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优于3%、6%发酵棉粕组。 相似文献
22.
为了优化糖基化去除大豆球蛋白免疫原性的方法,本试验采用果寡糖与粗提大豆球蛋白进行干热法糖基化反应,选择不同的温湿度反应条件组合,测定各个反应条件下0~120 h产物的蛋白质溶解状况及免疫原性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产物的蛋白质溶解均有下降,而免疫原性去除效果增强,其中在65℃、75%相对湿度、蛋白质与糖摩尔比1∶14时反应60 h条件下蛋白质溶解及免疫原性去除效果最为理想。该条件可以作为干热法糖基化反应去除大豆球蛋白免疫原性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3.
在完整克隆出猪BCL10基因的基础上,用大引物PCR法构建3个真核表达载体:pEGFP-B(完整猪BCL10)载体、pEGFP-D(缺失CARD结构域)载体和pEGFP-P(缺失Thr-Ser-Ser位点)载体,转染猪血管内皮细胞(SU-VEC),观察其表达情况,以此研究Thr-Ser-Ser位点(富含TS区)对猪BCL10募集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EGFP-B仅在胞质中表达,并呈短棒状,而pEGFP-D与pEGFP-P则在胞质和核内均有表达。表明CARD结构域参与猪BCL10募集过程,且Thr-Ser-Ser为CARD结构域中关键氨基酸位点,这为进一步研究猪BCL10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选取6只2.5岁体重相近而且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母羊各3只),置于1hrm2人工羊草草地围栏内放牧以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山羊的行为节律、牧食行为,并计算每天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抽穗期羊优先采食草穗,春季过后穗的残余率仅有4.4%;采食速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冬季(P<0.05);采食时间占方面时间的比例表现为春、秋>冬、夏季.每口采食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大体为春、夏、冬>秋季(P<0.05);夏季羊的日采食量最高,其次为春、秋,冬季采食量最低(P<0.05);同一季节内羯羊的日采食量始终高于母羊(P<0.05);春、夏、秋季放牧山羊均有3个进食高峰,分别发生在出牧后约0.5h、午后约0.5h、归牧前2h左右,上午采食量低于下午(P<0.05).冬季一般上午、下午各一个采食高峰;本试验未发现放牧绒山羊扒食草根的现象,但在卧倒休息或反刍前有扒草、扒土整理休息地的习性,未发现放牧山羊行为节律和采食速度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5.
养蚕生产中家蚕的桑叶食下量难以人为控制在同一水平,通常认为食下量会对蚕体生长发育及全茧量等产茧量指标产生显著甚至极显著影响。以山东省现行的3个春用蚕品种为材料,将食下量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家蚕品种在3-5龄的蚕体质量增量、全茧量、茧层量性状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125 2),仅个别指标均值间的最大差异在0.1水平下显著(P全茧量=0.066 9,P茧层量=0.056 1),因此该方法校正了用常规方差分析得出的上述性状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 1)的有偏结论,还明确了消化吸收量对上述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可不作为协变量考虑。 相似文献
26.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BLAD遗传缺陷的分子检测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我国荷斯坦种公牛白细胞粘附缺陷(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基因的携带频率。共检测了来自全国14个公牛站的587头种公牛,发现BLAD携带者8头,携带率为1.36%。对现有公牛系谱信息分析显示,携带者公牛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其中6头携带者公牛可以追溯到共同祖先Osborndale Ivanhoe。此外,本研究还对我国荷斯坦牛遗传缺陷的控制和携带者公牛的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成年盘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和掌握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只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家养绵羊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盘羊的淋巴细胞比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谷丙转氨酶、钙、钾、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淋巴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SD、血小板分布宽度、血糖高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中间细胞、中间细胞比率、直接胆红素、氯的含量显著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红素的含量低于家养绵羊,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的测定结果反映了盘羊的生理机能特性,初步建立了盘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加强盘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及杂交繁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