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11篇
  免费   1725篇
  国内免费   3363篇
林业   2822篇
农学   2850篇
基础科学   1836篇
  3691篇
综合类   13112篇
农作物   2272篇
水产渔业   1507篇
畜牧兽医   4416篇
园艺   1930篇
植物保护   1563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1290篇
  2021年   1365篇
  2020年   1242篇
  2019年   1200篇
  2018年   890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062篇
  2015年   1483篇
  2014年   1546篇
  2013年   1772篇
  2012年   2306篇
  2011年   2474篇
  2010年   2363篇
  2009年   2053篇
  2008年   2045篇
  2007年   1859篇
  2006年   1629篇
  2005年   1242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795篇
  2001年   716篇
  2000年   582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盆栽小麦幼苗为供试植物,设定培养基质硼浓度分别为0、50、100 mg·kg-1,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1、2 g·kg-1,研究了硼和盐复合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和氯化钠的单独胁迫均能显著抑制小麦生长;硼浓度为50 mg·kg-1时,氯化钠加重了硼对小麦生长的抑制;硼浓度为100 mg·kg-1时,氯化钠缓解了硼对小麦生长的抑制。硼和氯化钠的复合胁迫以及高硼胁迫使根冠比显著增大,氯化钠抑制了小麦对硼的吸收。综合来看,当硼胁迫较严重时,盐胁迫可以促进小麦增大根冠比和减少硼吸收来抵御硼毒害。  相似文献   
42.

Purpose

Rice paddy soils undergo pedogenesis driven by periodic flooding and drainage cycles that lead to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stratification of nutrients and oxygen in the soil profile. Her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rice cultivation o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enzyme activiti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or paddy soils along a chronosequence representing 0–700 years of rice cropping in China.

Materials and methods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were characterized at three depths (0–5, 5–10, and 10–20 cm) in relation to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nitrogen, and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 invertase, and ureas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Both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creased over time at all three depths, while pH generally decreased. Microbial abundance (bacteria and fungi) and invertase and urease activ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duration of rice cultivation, especially in the surface layer. Fungal abundance and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declined with depth, whereas bacterial abundance was highest at the 5–10-cm soil depth. Profile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based on PCR-DGGE of 16S rRNA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fungal communities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oil depth, whereas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similar throughout the profile.

Conclusions

Soil bioactivity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soil enzyme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accumulation under prolonged rice cultivation. Microbial activity decreased with depth,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stratified with soil depth. The fungal community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to cultivation age and soil depth.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fungal community succession with rice cultivation needs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43.
对上海崇明岛开展5种不同种植类型(粮田、菜田、果园、生态林和湿地)1m深度土壤的碳普查,应用地统计方法分析其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分布和储存的影响,探明土壤碳循环规律。结果表明,崇明岛深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3.94g·kg~(-1),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在8.73~1.72g·kg~(-1),有机碳储量在2.30~0.47×10~6t,耕层土壤(0-40cm)有机碳储量占总量的65.14%。不同深度土层(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表明,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大致相同,仅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60cm深度以下相对其它种植类型有所提高。种植类型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影响显著,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表现为菜田粮田果园湿地生态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则表现为粮田湿地生态林菜田果园。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兽用四环素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四环素外源污染胁迫下施用不同基质(单施蚯蚓粪、菌糠、菌剂、生物炭及其与菌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对玉米生物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株高,而添加不同基质均能缓解四环素对玉米株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且JK和JJ处理效果最显著,升幅分别为17.29%和30.08%;四环素显著诱导玉米SOD活性上升,升幅为3.34%,抑制CAT和POD活性,降幅分别为10.98%和46.68%,添加不同基质处理中,QY处理对促进抗氧化酶系统平衡的效果最显著;四环素会增加玉米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总黄酮含量,添加不同基质处理中,对其减少效果最显著的依次为JK、JJ、QY、S和JK处理,降幅分别为29.09%,50.88%,42.01%,50.23%和35.79%;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丙二醛均与可溶性蛋白和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与可溶性糖、丙二醛与总黄酮相关性最强。综上所述,添加不同基质可有效缓解四环素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总趋势为JK(菌糠)、JJ(菌糠+菌剂)和QY(蚯蚓粪)处理效果较好。通过此研究,可筛选有效减少四环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基质及其施用方式,可为四环素对植物生理毒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抗生素对植物的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突扩能够使局部范围内水流紊动剧烈,可以作为水利工程中消能工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探讨突扩比对下游流体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和PISO压力-速度耦合算法,采用非均匀结构网格技术,建立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突扩比分别为1000,0833,0.667,0500,0333等5种空间水跃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结合试验数据,计算结果量纲一化,讨论了不同突扩比大小对下游水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下游流速、紊动能及消能率等随突扩比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突扩比对下游流速、紊动能及消能率影响显著,突扩比越小,下游流速变化越显著,主流在空间内扩散愈迅速,流态转变越明显;随着突扩比的减小,紊动应力愈小,紊动能量愈小,而消能率越大;突扩水跃较典型水跃消能效果明显增强,当突扩比小于0500时,消能率增大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网络沟通的时代,并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之一.将网络营销运用于农产品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是一条又快又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可以发展国内市场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提升我国农业方面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而且还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从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展开论述,提出了网络营销的历史必然性,并且借鉴了美国为首的先进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经验,同时总结我国的现状,特别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的农业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采用从点到线和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思路,提出适合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7.
根据GeneBank(U37518)中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的cDNA序列,设计扩增引物。采用RT-PCR从人胎盘中扩增出TRAIL基因的全长cDNA。产物纯化后连至pGEM-TEasy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地克隆了TRAIL基因的1039bp全长cDNA。  相似文献   
48.
负债经营可给企业带来利益 ,但如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导致企业破产 ,当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 ,负债经营可使自有资金利润率扩大 ,但同时财务风险提高。林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适度把握负债比例 ,并考虑 8个方面的问题 ,善于经营负债。  相似文献   
49.
以西番莲香气物质较丰富的紫果‘台农1号’为试材,选取未成熟(T1)、近成熟(T2)和完全成熟(T3)3个时期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3个果实发育过程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情况,同时检测对应果实中酯类香气物质合成相关的脂氧合酶(LOX)和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以期了解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主要致香物质变化情况及物质与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西番莲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很大的提高,3个时期检测的香气物质总数分别为72种、95种和136种,总峰面积呈倍数增加;未成熟(T1)和近成熟(T2)2个时期萜烯类和酯类物质为主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在完全成熟(T3)时期主要的挥发性香气为酯类,其峰面积占总峰面积达80.31%;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酯类香气的种类和含量不断的提升,其中己酸乙酯,1-甲基己酯-己酸、丁酸乙酯、辛酸乙酯、1-甲基辛酯-丁酸、己酸己酯、1-甲基己酯-丁酸、丁酸己酯、(Z)-3-己烯基酯-己酸、乙酸己酯、2-甲基-辛酯-丙酸、辛酸己酯、3-羟基乙酯-己酸、(Z)-2-丁酸-乙酯等含量提升或占比较大,这些脂肪酸代谢途径产生的酯类在西番莲果实成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致香作用。LOX是酯类合成第一步的限速酶,AAT为酯类合成最后的关键酶。对不同发育期果实酯类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LOX、A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尤其是T3时期AAT酶活性显著的提升。由此推断,紫果西番莲果实发育过程中LOX和AAT酶的活性与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直接相关,酶活性的提升促进酯类香气的合成。  相似文献   
50.
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和捕捞的主要对象,本文从种质资源鉴定、保护、种质标准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现状,以及遗传标记在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中研究进展,并就目前普遍存在的四大家鱼遗传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详细的提出了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