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5篇
  免费   1332篇
  国内免费   1998篇
林业   1345篇
农学   1027篇
基础科学   1160篇
  2426篇
综合类   9719篇
农作物   1433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3819篇
园艺   1419篇
植物保护   1027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1002篇
  2021年   1018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906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35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1019篇
  2013年   1383篇
  2012年   1762篇
  2011年   1889篇
  2010年   1799篇
  2009年   1568篇
  2008年   1526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沙冬青GATA型锌指蛋白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冬青低温干旱诱导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中锌指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锌指蛋白基因AmZFPG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cDNA全长669 bp,推测编码2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25 kD的蛋白质.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及同类锌指结构比对表明AmZFPG属于GATA结合蛋白家族,且具有高度的...  相似文献   
992.
接种根瘤菌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和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不同处理方式接种根瘤菌的效应.结果表明,接种匹配的根瘤菌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结瘤量和结瘤率;对植株粗蛋白含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但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生物学产量和粗蛋白的产量;与植株根部氮含量虽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高;并且根瘤菌直接拌种后下播的处理比根瘤菌拌土后再播种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993.
研究分析了晋南自然降水的规律和特点,为旱地集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指出可以通过蓄集径流雨水来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以丰补欠,以余补缺,充分利用天然降雨,提高旱地农作物产量,增加旱区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94.
麦棉两熟共生期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淮棉区主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3∶1和3∶2 式)共生期遮荫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叶位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叶位相同,变化趋势随遮荫程度增大而降低。与 3∶1式比较,3∶2式棉苗基部叶片叶绿素降解慢,叶绿素a/b 值增大,暗呼吸作用增强,其相应叶片有效捕捉光能的能力和生理活性提高。共生期遮荫降低了功能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CO 饱和点,可提高叶片在较低光2强条件下对光能的捕捉能力,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与常规棉比较,麦棉共生期3∶2式遮荫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混配制剂50%果病清悬浮剂的加工工艺,并以苹果黑星病和苹果轮纹病为供试菌种,测定了果病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当多菌灵与高脂膜以2:3混合时,其对两种病原菌的共毒系数最高,分别为253.99和626.92,EC50分别为21.5μg/g和2.9μg/g。因此,认为该技术路线可行,配比合理。  相似文献   
996.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Ⅱ):降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除草剂2,4-D在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机理,在前文分析中间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反应溶液中几个主要中间产物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说明,2,4-D臭氧化降解过程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起作用,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所占比重很小。对前文分析出的主要中间产物进行分类,并通过判断反应溶液中中间产物和氯离子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趋势,可知2,4-D在羟基自由基作用下,主要先产生了2,4-二氯苯酚等含氯的酚类,再经过脱氯,形成无氯的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结构开裂后,形成了大部分有机酸,另一小部分有机酸在2,4-D初步降解为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时即可产生。脱氯过程有一个初始较慢后来较快的趋势,这说明2,4-D直接脱氯较少,大部分脱氯过程发生在形成2,4-DCP等含氯芳香族中间产物后,此时,脱氯产生无氯的芳香族中间产物。在最后的深度氧化阶段,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反应之后,部分2,4-D能降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终产物。  相似文献   
997.
蛇床子素和Bt复配对小菜蛾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筛选蛇床子素和Bt复配配方,发现配方Osthol∶Bt=1∶25增效作用最明显,对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效。对复配药剂进行毒性测定表明:1%蛇床子素.8 000 IU/μLBt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的LD50♂>5 000 mg/kg,♀>5 000 mg/kg,属微毒类农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倍数的蛇床子素1号在施药后3 d7、d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81.63%、83.39%;78.62%、81.77%和72.34%、75.74%,均高于对照药剂16 000 IU/mgBt、1%蛇床子素水乳剂和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相似文献   
998.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 0.7011x-0.018 4x2 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 0.371 7x-0.012 1x2 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 0.022 4x2 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在仔鱼阶段其摄食率为25%~100%,饱食率为25%~80%;到稚幼鱼阶段摄食率均达到100%,饱食率90%。摄食高峰基本出现在白天,属白天摄食类型,稚鱼期会出现早晨与黄昏二个摄食高峰,稚鱼期晚上基本不摄食。舟山本地牙鲆饱食时间随生长发育增加而缩短,消化时间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研究结果表明,除培育水温较北方牙鲆培育水温高而使生长发育较快外,摄食特性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选用不同耐热性品种,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日月:受高温胁迫不同品种胚乳保护反应有差异,在高温胁迫后以POD活性差异最大,耐热品种活性明显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SOD活性差异小于POD;CAT活性仅在高温胁迫期间,耐热品种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根系3种保护酶活性与胚乳相比,对高温的反应更为敏感。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种根系保护酶活性比对照上升或持平,热敏感品种比对照明显降低,不同品种SOD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沙棘果渣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沙棘果渣的成分进行系统预试和分析测定表明,沙棘果渣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黄酮,vB1,vB2,vC,vE,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鞣质,糖,三萜或甾体类等成分,并对主要有效成分作了含量测定,其中黄酮含量高达0.694%;vE含量较高达112.85 mg/100 g;油含量为28.5%,包含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量约占氨基酸总量的61.75%.沙棘果渣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