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4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2059篇
林业   1385篇
农学   1027篇
基础科学   1166篇
  2444篇
综合类   9780篇
农作物   1440篇
水产渔业   1049篇
畜牧兽医   3837篇
园艺   1422篇
植物保护   1034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035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920篇
  2018年   659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724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1029篇
  2013年   1386篇
  2012年   1762篇
  2011年   1889篇
  2010年   1799篇
  2009年   1568篇
  2008年   1528篇
  2007年   1390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70℃干热处理德兰臭草种子内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宠  鲁益  黄长福  张蕊思  安沙舟 《草地学报》2016,24(6):1318-1322
为了更好地研究内生真菌与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的互作关系,需获得内生真菌种群已失活的德兰臭草种子。本试验采用70℃干热的方法对德兰臭草带菌种子分别处理5 d,10 d,15 d,20 d,25 d和30 d,以不作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植株内生真菌数量等综合评价内生真菌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70℃干热处理能有效杀灭德兰臭草种子中的内生真菌;70℃处理5 d后,与对照相比,宿主染菌率下降为50%;处理25 d时,种子和植株中均未分离出内生真菌。同时,70℃处理25 d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植株鲜重和胚根、胚芽长度以及植株株高、叶片数、分蘖数、叶宽和茎粗与对照相比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70℃干热处理种子可促进植株须根数的增多和根长的增加。综合比较得出,70℃干热处理25 d能使德兰臭草种子中全部内生真菌失活,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选择15、30、60、90、120日龄獭兔进行屠宰,测定其睾丸、附睾、阴茎、卵巢、子宫等主要生殖器官的长度和质量,研究獭兔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睾丸、附睾、卵巢和子宫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均在60-90日龄,阴茎的发育高峰在90日龄以后,且发育平缓。  相似文献   
3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免疫调节和细胞外基质合成以及血管生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TGF-β由多种实质细胞分泌产生,其中包括外周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TGF-β可影响生殖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性腺轴的调控、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胚胎着床和发育。同时,TGF-β在免疫耐受中是主要的调节因子,TGF-β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介导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过程,以防止发生胎儿的免疫排斥反应。文章综述了TGF-β家族在妊娠过程中免疫调节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现阶段发现的真核生物体内最广泛的RNA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近年来研究显示,m6A在真核生物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基因表达及细胞命运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且对mRNA的可变剪接、定位、翻译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现有的m6A修饰检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生物样本中的m6A修饰丰度,并能快速、简便地进行m6A修饰的高通量测序,以及在单碱基分辨率下检测m6A修饰在RNA上的位置。尽管m6A修饰相关调控蛋白对畜禽复杂经济性状的影响近年来已有少量报道,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明。大量人类及模式生物上的研究表明,m6A修饰相关蛋白能够影响生长发育、繁殖、热应激、炎症及癌症等生物学过程,为探究畜禽m6A修饰参与复杂性状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主要从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及读取蛋白)、m6A检测技术、m6A对哺乳动物复杂性状的调控机制、m6A与其他表观修饰的互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m6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5.
P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AⅣ)聚合酶的组成部分,对AIV的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为鉴定家鸭体内与AIV PA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表达A/goose/Hubei/65/05(H5N1)AIV PA蛋白的重组质粒为诱饵,筛选家鸭脑组织cDNA文库,鉴定得到一个cDNA片段,经测序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编码蛋白为色素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9(CHD9).将重组诱饵质粒pDEST32-PA与捕获的鸭cDNA重组质粒共转化MaV203受体菌,进行X-gal显色反应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菌落可以迅速变蓝,并且菌落在SC-Leu-TrpHis+3AT 3种营养缺陷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证明CHD9与PA蛋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CHD9的初步鉴定为研究AIV在机体中的复制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史娟  王华荣  钟少林 《草业学报》2012,21(5):122-127
从细胞角度揭示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机制。以两者亲和性互作系统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以胞内生长并向相邻细胞扩展。病菌菌丝穿透寄主细胞壁时,菌丝中的液泡给予了较大的压力帮助其穿透。进入寄主细胞内的病菌菌丝,被内陷的寄主原生质膜包裹,菌丝与质膜始终是隔离的,寄主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沉积电子致密度深的物质。病菌菌丝不断地在寄主原生质膜区域扩展,伴随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的不断扩大,周围的原生质膜也相应扩大其面积,但始终将寄主原生质与菌丝体隔开,而脱离质膜的菌丝形成菌丝鞘包裹。随侵染程度的增加,未被穿透的寄主原生质膜区域逐步被降解。病菌侵染叶绿体等细胞器时,首先是菌丝鞘与叶绿体等细胞器膜相连,然后降解其基粒片层结构,被降解的细胞器组织沿菌丝和胞壁周围沉积。侵染后期,菌丝胞内和胞外扩展,但处在细胞降解物中的菌丝显示较厚的细胞壁,寄主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黑色物质和结晶状的颗粒物。  相似文献   
37.
以黄河源区果洛州玛沁县建植14年的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 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以甘肃马先蒿 (Pedicularis kansuensis) 和黄帚橐吾 (Ligularia virgaurea) 为主的阔叶型毒杂草,选择6种除草剂及5种复配剂进行防除试验,6种除草剂为单一除草剂,即2, 4-滴丁酯(A)、使它隆(B)、龙拳(C)、阔诺(D)、刹阔(E)、苯磺隆(F) ;5种复配剂为2, 4-滴丁酯与其他除草剂的复配剂,即(A + B)、(A + C)、(A + D)、(A + E)、(A + F)。结果表明,喷施B、F、A + E除草剂不同程度地降低黄帚橐吾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且F和A + E对生物量影响显著 (P < 0.05) ;A、E、F、A + B、A + C和A + F 6种除草剂显著降低了甘肃马先蒿的高度、盖度及生物量(P < 0.05);复配除草剂A + F能有效防除群落毒杂草,防除等级达到最高3级,A + E处理下牧草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P < 0.05);喷施除草剂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均匀度指数比对照略高。通过鲜重防效评价了11种处理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防除黄河源区栽培草地的毒杂草可选择A + E、F、A + F 3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苜蓿的水分、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头茬苜蓿设置3个水分梯度,并添加4个水平的甲酸、丙酸、双乙酸钠,装入聚乙烯袋抽真空,发酵45 d 后进行营养分析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适宜苜蓿青贮的水分条件为55%,这一水分条件下苜蓿青贮料的 pH、氨态氮、粗纤维最低,可溶性糖、乳酸最高;而3种添加剂对青贮料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的 pH 和氨态氮含量(P 〈0.05),并且能够很好地保存青贮料中的可溶性糖,通过对灰色关联度分析,甲酸对苜蓿青贮的影响效果最佳,丙酸次之;且55%的水分条件下添加15 mL/kg 的甲酸,青贮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39.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40.
为了了解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并为豌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22~24℃,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虫浸叶法确定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色型豌豆蚜的亚致死剂量,通过叶碟饲养,记录其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LC20、LC10分别处理成蚜后,成蚜平均寿命和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阿维菌素LC20处理平均寿命最短为3.34 d,高效氯氰菊酯LC20处理平均产蚜量最低为14.30头;F1代除3龄历期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龄期历期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成虫期、存活率、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均表现为LC10大于LC20,在阿维菌素LC10下,F1代成蚜寿命、成蚜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达到最大值且均大于对照,分别为9.76,77.76,65.32,12.41。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蚜后,对其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大部分生物学参数随亚致死剂量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