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篇
  61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7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K优619系温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型早杂新组合,制种易获高产,1998~1999年在遂昌县制种9.98 hm2,平均单产3.05 t/hm2,其中1.6 hm2连片制种单产达4.32 t/hm2。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2.
在制种实践中,恢复系402,298, 191的播始历期随秧龄的延长而延长.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3~6叶期移栽,播始历期无明显变化;从7叶期开始,每推迟1叶移栽,播始历期延长2~3 d;当恢复系402,298移栽叶龄增至9叶,191增至10叶时,播始历期大幅缩短,且出现早穗.因此,在制种中父本移栽叶龄与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关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3.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9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博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博A为母本,以新育成的优质抗病广谱恢复系广恢998为父本选配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等重要特性,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4.
盛花期高温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6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63, 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当两优培九、汕优63和Ⅱ优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的6种库源群体条件下时,两优培九结实率却明显低于汕优63和Ⅱ优7号.对空秕率构成的分析表明,两优培九结实率低主要是由于受精子房中途停止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105.
稻瘟病菌体细胞色素的变异性及其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光诱变,从来自菲律宾田间的一个具有广谱毒性的流行菌株PO6-6中获得一些浅黄色素突变株,并检测了它侵染水稻的频率;同时对利用浅黄色的表现型来研究体细胞变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在所测试的13个浅黄色素突变株中,有6个能使水稻产生病斑,在品种CO39、IR50,IR36上能重新分离到浅黄色素突变株。由此表明,某些浅黄色的突变株具有侵染水稻的能力, 它们没有通常的黑色素合成。从一些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上获得的单孢培养菌中,野生菌株(Wild type)色素的频率范围为10%~100%。由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中也可重新获得白色的变异物。在室内培养试验中,出现色素变异的频率未超出l10^-3 ~10^-4 的范围。用一个浅黄色突变株和野生类型的分离菌株进行的相互接种中,从品种IR50的病斑上分离的单孢中,浅黄色菌株占绝对优势。在一次实验中, 由浅黄色素培养菌所引起的一个病斑中,同时获得了浅黄色和灰黑色的培养菌。这些结果表明,体细胞色素的变异也许表现在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106.
赴美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培训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5月24日,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Sun Joseph Chang博士陪同,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948项目赴美国培训考察团一行三人在美国加州学习和考察了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ICS)及其培训体系,并观摩了ICS实  相似文献   
107.
108.
在利用国内外优良恢复系作亲本杂交育成中间材料N175基础上,再聚合杂交,培育成功强优恢复系南恢125。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优良、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多、制种产量高、较抗稻瘟、米质优等特点。用南恢125配组的Ⅱ优125、泸优125、特优125等组合在各级区试中表现突出,其中Ⅱ优125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显示出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euroendocrine and immune systems are becoming more understood, at least in mammalian systems. The most characterized of these relationships is that of hormonal signaling within the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HPA) axis. CNS-perceived signals stimulate the release of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 which in turn stimulates the release of pituitary corticotropin (ACTH) and ultimately the release of adrenal-cortex-derived corticosteroids. We demonstrate that channel catfish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 channel catfish B-cell line (1G8) and a T-cell line (28S.1), constitutively and in response to CRF, secrete a molecule that is reactive with a mammalian RIA for ACTH (irACTH). The T-cell line was the most responsive to CRH and may provide a valuable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euroendocrine and immune systems in lower vertebrates. Lymphoid derived ACTH, or ACTH-like products, in fish, as well as higher vertebrates, may represent a paracrine or autocrine control on lymphocyte func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10.
遗传基因的分离需要供、受体亲本间较大的遗传差异.该文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429个SSR标记,分析了日本晴与5个自育优良恢复系之间的多态性标记及分布密度,进而评价它们间的遗传差异性.结果显示,日本晴与西恢18号、缙恢35、R225、R232和R250之间的多态性标记数分别为263,253,253,255和240个;多态率分别为61.31%,58.97%,58.97%,59.44%和55.94%;每个标记间的平均物理距离分别为1.59,1.61,1.62,1.62和1.72 Mb.每个SSR位点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5个,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2.35个等位基因.各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121 7~0.896 7之间,日本晴与5个恢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57 6.聚类分析也将日本晴与5个恢复系分为两大亚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极大的遗传差异.这些材料和结果对水稻遗传基因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