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4篇
  免费   1138篇
  国内免费   1897篇
林业   1607篇
农学   2019篇
基础科学   1355篇
  2638篇
综合类   6457篇
农作物   1114篇
水产渔业   819篇
畜牧兽医   2499篇
园艺   866篇
植物保护   104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881篇
  2020年   884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316篇
  2011年   1372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1041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采集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年限(6、18、24年)高山柳林下3种优势植被藏沙蒿、裂叶独活和镰荚棘豆,分别测定分析3种植被叶片、根部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限高山柳林下植被C、N、P含量及其比值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林下植被C含量整体下降;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根N含量随年限增长而下降;除藏沙蒿外,林下植被P含量变化不显著;C∶N变化范围为1.92~12.86;C∶P为29.18~196.88;不同年限高山柳林下植被N∶P间虽存在差异,但均表现出主要受到P限制,表明该区域植被生长主要受P限制,应注意P养分的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72.
以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钙信号试剂CaCl2、NO抑制剂亚甲基蓝(MB)和Ca2+通道阻断剂LaCl3,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图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渗透胁迫下NO介导的Ca2+信号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施加SNP、CaCl2均能够有效缓解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而对胞间CO2浓度(Ci)没有缓解作用。SNP、CaCl2及SNP+CaCl2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第4天 SOD、P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39.29%、30.41%和56.24%,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5.59%,MDA含量降低了45.59%。POD同工酶图谱在第4天时酶谱带数最多,POD活性最强,且SNP+CaCl2共处理下出现新酶带。而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阻断剂LaCl3,紫花苜蓿幼苗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添加Ca2+信号的同时施加NO抑制剂MB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说明Ca2+信号参与NO信号转导过程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应答响应。  相似文献   
73.
74.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testicular tissue is a potential method for preserving male fertility. However, the effect of cryopreservation on bovine calf testicular tissue is scar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ryoprotectants on bovine calf testicular tissu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esticular tissue from ten immature bovine calves (6 months) was collected after slaughter and cryopreserved in an extender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llowing five cryopreservation solutions (CP):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ith 5%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trehalose with 5% DMSO, DMSO and glycerol and ethylene glycol (EG). After 7‐day cryopreservati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re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SSC)‐related genes, octamer‐4 (OCT4), KIT ligand (MGF/SCF) and kit oncogene (C‐KIT), were investigated by quantitative PCR (qPCR). The cell viability was highest for the tissues preserved with 30 mg/ml BSA (77.82% ± 1.22) and 40 mg/ml trehalose (74.23% ± 1.16)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p < 0.05), and the level of expression of the three genes was highest with 30 mg/ml BSA (p < 0.05). Compared with other CPs, the 30 mg/ml BSA and 40 mg/ml trehalose have the better cryopreserve protection. The 30 mg/ml BSA is the most viable media for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testicular tissue from cattle.  相似文献   
75.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矿物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川  张浩  王宗礼  张英俊 《草业科学》2018,35(6):1332-1342
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0.05)。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常见的20种植物中,Ca在蓬子菜(Galium verum)中含量最高,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中含量最低;Mg在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中含量最高,在针茅(Stipa capillata)中含量最低;Mn在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中含量最高,在马蔺(Iris ensata)中含量最低;Zn在针茅中含量最高,在披针叶黄华中含量最低。针对家畜营养需求,采用适宜的草地利用方式、牧草品种和矿物元素补饲措施,有利于维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2017年5月21日,陕西省榆林市某养殖场的蛋鸡出现异常死亡。经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H7N9流感疫情。为找出引发疫情的可能原因,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分析发病的风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该场饲养规模较大,共有8栋鸡舍,饲养4.5万只蛋鸡;疫情暴发突然,病程仅为5 d;蛋鸡死亡2.2万只,死亡率为48.9%;疫情具有明显的场内传播规律,从靠近鸡场入口的鸡舍逐渐向内蔓延;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发病风险是雏鸡的37.458倍,差异显著(P0.05);所分离毒株的HA基因裂解位点有4个氨基酸插入,为变异株;该起疫情可能是通过运输淘汰蛋鸡的车辆、野鸟、饲料和饮水,以及调入雏鸡等途径引入的。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发布了封锁令,划定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在疫区采取了扑杀、无害化处理、关闭疫区内所有禽类产品交易市场等控制措施。采取以上处置措施后,疫情得以快速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7.
以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毒株为试验材料,建立了GCR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GCRV873株感染CIK细胞及草鱼,通过对病毒RNA复制水平、子代病毒含量以及细胞病变等情况进行监测,研究其在CIK细胞及草鱼体内的生长特性。在CIK细胞中,GCRV感染后12 h即可检测到子代病毒,36 h时,所有细胞被感染;72 h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为10~(6.75) TCID_(50)/mL。在草鱼的肝、脾、肾中,均能检测到GCRV RNA,其中肾脏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脾脏中最少。本试验为研究GCRV致病机理及制备细胞灭活疫苗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临床兽医博士(DVM)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学位,主要侧重于临床技能操作和应用,对于促进美国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和兽医职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DVM学位获得过程,分析了DVM与执业兽医、官方兽医的关系。在美国,取得DVM学位仅是具备了参加北美兽医资格考试(NAVLE)和州执照考试的一种资格,并不能直接开展兽医执业工作。由兽医官、消费安全检验员、屠宰场食品检验员、州兽医、认证兽医等组成的美国官方兽医队伍中,既有取得DVM学位的,也有符合条件未取得DVM学位的人员。本文拟通过上述问题研究,以期为推进我国新型兽医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陈堞  林凯程  林沁  陈霞  陈鑫珠 《草地学报》2020,28(2):565-57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Hubb.)中耐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大米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米草青贮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传统培养法筛选出耐盐浓度为10%的乳酸菌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法综合鉴定筛选的菌株,并将其添加到大米草原料中进行青贮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42株乳酸菌菌株,耐盐溶度最高为10%的4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C1、C2、C3和C4。4株乳酸菌均能提高大米草的青贮发酵品质,其中C4显著提高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P<0.05);另外,C4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菌株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丁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菌株处理组,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旨在揭示大肠埃希菌内毒素(ET)对大鼠小肠黏膜的结构、绒毛长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多价阳离子A(CA)对上述指标的保护效应。选用72只140g~150g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ET组和CA保护组,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h采集十二指肠、空肠组织作为检测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ET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A保护组(P0.01),ET组十二指肠、空肠IEL数量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保护组十二指肠和空肠IEL数量在4、8、12h均显著高于ET组(P0.01)。结果显示,ET在不同程度上能够破坏小肠黏膜的正常组织结构,降低小肠绒毛长度,减少IEL的数量,从而影响小肠正常的吸收和免疫功能,而CA则能明显降低ET所导致的毒性作用,发挥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