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79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2492篇
林业   2397篇
农学   2301篇
基础科学   1200篇
  2695篇
综合类   10695篇
农作物   1854篇
水产渔业   1040篇
畜牧兽医   3478篇
园艺   1320篇
植物保护   1179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982篇
  2021年   1003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1025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1027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1129篇
  2014年   1292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858篇
  2011年   1927篇
  2010年   1782篇
  2009年   1544篇
  2008年   1470篇
  2007年   1329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1012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1017篇
  2001年   838篇
  2000年   600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除草剂的残留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于2019年5月至10月,对上海市金山区三口罗氏沼虾养殖塘养殖水、沉积物及塘埂土样品中草甘膦的浓度进行监测,并采用商值法对养殖水和沉积物中草甘膦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塘水中草甘膦的检出率为46.7%,最大残留值为57 μg/L;虾塘沉积物及塘埂土中草甘膦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7.8%,最大残留值分别为1149 μg/kg和5057 μg/kg。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中残留草甘膦对所选敏感生物的生态风险等级主要为无明显风险和中等风险,沉积物中残留草甘膦对所选敏感生物的生态风险等级主要为中等风险和低风险。研究表明,金山区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的残留水平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来源为塘埂除草时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养殖塘水及沉积物中残留草甘膦对罗氏沼虾养殖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2.
基于Web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加强中国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通过对蔬菜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在生产流程中加强对每个参与者的监控,设计了基于Web的可追溯系统,并利用RFID、二维码、asp.net、组件开发等技术实现了可追溯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蔬菜产品信息查询,而且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3.
水华蓝藻酸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华蓝藻打捞、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及正试验方法,研究了蓝藻硫酸水解提取复合氨基酸液的工艺条件,以氨基酸态氮的水解率为主要指标,考察了水解温度、时间、酸浓度、蓝藻固物含量等因素对水解氨基酸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硫酸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温度120 ℃,水解时间8 h,硫酸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20%.同时对水解液进行检测后发现,溶液中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已不含藻毒素.  相似文献   
44.
中国李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潇  章秋平  刘威生 《园艺学报》2020,47(6):1203-1212
从李种质资源收集、不同栽培种起源关系、中国李不同栽培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及资源鉴定评价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国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并针对李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李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近期新西兰报道的侵染猕猴桃的新病毒——猕猴桃病毒1(Actinidia virus 1,AcV-1)在四川地区猕猴桃上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子特性,采用RT-PCR对来自四川6个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的90份猕猴桃主栽品种‘红阳’和‘金果’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份样品为AcV-1阳性,检出率为24.4%。将获得的5个AcV-1分离物和已报道的新西兰分离物K75的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分离物间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4.8%~97.1%和89.7%~99.6%,其中除邛崃分离物HYH5与新西兰分离物K7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97.1%)外,其余4个分离物均低于9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主要聚集在3个分支上,分离物HYH5与新西兰分离物K75位于同一分支,其余分离物位于另外2个分支。  相似文献   
46.
刘正位  匡晶  朱红莲  彭静  王芸  柯卫东 《园艺学报》2020,47(9):1845-1858
介绍了莲属植物的分布及分类,探讨了莲的生态型及栽培品种类型的划分,总结了野生莲和莲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介绍了莲属植物的资源和育种研究,资源收集、保存及品种选育现状;梳理了莲在组学、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莲属植物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认为品种的优质、多样化和专用化是莲属植物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47.
在植物寄生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线虫分泌器官如食道腺细胞分泌的效应蛋白在寄主细胞壁修饰和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取食位点形成和维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解析植物寄生线虫关键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与寄主互作机制将为探索植物寄生线虫防控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效应蛋白降解寄主细胞壁、调控寄主基础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反应机制和介导翻译后修饰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植物激素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8.
目前,氮沉降增加呈现全球化趋势,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为探讨氮沉降增加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城市森林养分循环过程,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连续3年模拟氮沉降实验后(氮添加设置3种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 kg·hm-2·a-1、CK;低氮:50 kg·hm-2·a-1、LN;高氮:100 kg·hm-2·a-1、HN),研究氮沉降对城市森林凋落物(枝叶果碎)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耦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水平下,凋落果内CK与HN中C元素含量,凋落叶中CK与LN、碎中LN与HN两组中N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2)凋落物不同组分间,N沉降显著影响Ca元素含量(P<0.05),对C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凋落枝组分间K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其他各组间N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果与其他各组间P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凋落果间Mg元素差异显著。(3)N沉降对各组分间的C/N、C/P、N/P等生态化学计量比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凋落叶、凋落果中C/N值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4)N沉降显著影响C、N间相关性及Ca、Mg间相关性,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相关性,HN显著抑制相关性;N沉降显著增强了P、K间的相关性,而显著降低了K与Ca、Mg的相关性。(5)N沉降对C/N与N/P、C/P与N/P间的耦合性有显著影响,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耦合性,HN显著降低二者耦合性。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过程对N 沉降的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测定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马尾松毛虫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测定的因素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和离心速度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6组复配组合中,组合A1B1D1(选用0.2 mol/L PMSF浓度、酶原稀释比为2∶1,离心速度1为5 000 r/min)最优,按照该组合的条件进行马尾松毛虫MFO酶细胞色素P450测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0.
The marine is a highly complex ecosystem including various microorganisms. Bacillus species is a predominant microbialflora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rine ecosystems.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newly reported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marine-derived Bacillus species over recent years covering the literature from 2014 to 2021. It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reported compounds. Herein, a total of 87 newly reported metabolites are included in this article, among which 49 compounds originated from marine sediments, indicating that marine sediments are majority sources of productive strains of Bacillus species Therefore, marine-derived Bacillus species are a potentially promising sourc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metabol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