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38篇
  114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分析2010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范围蝗灾的发生范围和受灾程度,利用2008—2010年MODIS/Terra数据,通过植被生长期内前后同期的NDVI差值图像△NDVI判断2010年植被长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监测到的受灾范围与受灾程度上基本一致,能较好的反映出新南威尔士州的受灾情况;2010年9月新南威尔士州未受灾面积约为41万km2;受灾较轻区域面积约为5万km2;受灾较重区域的面积约为34万km2;受灾总面积约为39万km2,约占总面积的49%。通过与官方统计数据对比,监测到的受灾面积与官方统计数据相对误差为22%,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像元的缺失与个别错误的像元点,导致受灾区域缺失的像元不能统计在受灾面积中和降低了受灾情况分类的精度。可得出结论,此方法适用于在对蝗灾发生范围和受灾程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2.
拖移圆形喷灌机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拖移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未能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对拖移过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机组不发生侧翻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机组从一个作业点拖移到另外作业点的拖移路径中相邻跨体夹角α的约束不等式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拖移路径的最小曲率半径;同理,建立了坡度角β的约束不等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在α和β共同作用下的机组不侧翻约束不等式,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得出跨体夹角不大于5°的情况下,通过坡度最大值不能超过10°的简易结论.在风力超过10m/s的情况下不宜进行拖移,在此过程中,行走速度不宜超过2 km/h.  相似文献   
23.
桂林柑桔基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与施用微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地区是我国重点新兴柑桔基地之一.通过本研究证实桂林柑桔基地分布着大面积的贫锌、含硼、钼低的土壤类型,包括:古洪积物、砂页岩、河积物、石灰岩坡积物发育的土壤,初步估计仅缺锌面积达20万亩.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锌、钼、硼),一般使柑桔产量提高20%以上,果实全糖含量均有所提高(4.4-17.2%),柠檬酸略有下降或保持不变.喷施锌肥果皮变薄,可食部分增加.喷施钼肥提高果实内维生素C的含量4.70-8.40mg/100ml果汁,柑桔成熟期提早7-10天,果皮着色鲜艳.土壤有效态Mo,Zn,Co,K,Ca和Mg等元素与柑桔叶片中相应的该元素之间均呈正相关,经统计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准.因而通过叶片的分析,可以有效的估量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合理地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并揭示其对全球含碳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1 998~ 1 999连续 2年在拉萨农业生态站农田用静态箱法和生物量取样法开展土壤—植被界面CO2 吸收与排放的试验研究。农作物生长季 ,以冬小麦为例 ,生长前期 (从播种到拔节 )土壤碳排放量高于植被碳固定 ,生长后期 (灌浆到成熟 )则是植被碳固定高于土壤碳排放量 ,从全年来看 ,土壤碳排放量略高于植被碳固定  相似文献   
25.
一套GPS两种功能的结合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与分析,利用一套双频GPS进行单点定位与快速RTK技术的结合来快速测量水土流失面积,即:先用GPS单点适时定位完成控制测量,再利用RTK技术测量水土流失的边界,当超出RTK测量的有效范围时,再采用单点定位法进行控制点的加密,以便于继续RTK测量工作,直至测区边界的测量工作全部完成为止。这种方法简单、准确、经济,解决了水土保持监测中的面积度量问题,克服了由于国家三角点被破坏而受数量与分布的限制的缺点。  相似文献   
26.
以8个苦荞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川荞2号总花数、总籽粒数最高,分别为3 046.6和1 367.8,而川荞1号最少,分别为1 017.6和487.2,品种间总花数和总籽粒数变异系数分别为34.8%、29.0%。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空间分布呈现相同趋势,均主要分布于分枝上,分别占整株的76.3%和74.2%以上,且均显著高于主茎,分别高68.7%~87.0%和65.2%~84.5%。生产上可通过调控分枝的有效籽粒数来提高苦荞产量。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总质量浓度为0.3%的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幼苗生长量、地上部干鲜重比值、地下部干鲜重比值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NaCl溶液对叶数和株高增长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3种混合盐溶液,各处理在第14天时株高增幅达到最大。经0.3%NaHCO3处理后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的比值为空白对照的2.17倍,地下部干鲜重则为空白对照的56.61%,随着混合溶液中NaHCO3浓度的上升,地上部干鲜重比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地下部干鲜重比值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经35天处理后,0.3%NaHCO3胁迫的马蔺幼苗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较对照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9.73%、26.08%,而各处理间的根系体积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0.3%NaHCO3溶液对马蔺幼苗的胁迫作用最强,2种单盐对根系的胁迫作用强于混合盐胁迫,而0.3%NaCl溶液对生长量的胁迫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28.
中国泰和乌骨鸡MHC与其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实验采用四种限制性内切酶(HhaI、EcoRV、HaeⅢ、Xbai),运用PCR-RFLPS的方法,研究了泰和乌骨鸡MHC分子遗传多态笥,探讨了各基因型与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酶切区别的B-LIIBβ1外元的多态笥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aI酶切多态性对产蛋数的多态性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  相似文献   
29.
林分立木材积估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相对树高曲线法建立杉木,马尾松的分树种和不分树种的模型,结合二元材积表估测林分和样地的立木蓄积,接近用二元材积表法估测立木蓄积的精度,比一元材积表法估测的精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Soil properties under an exotic plantation (Pinus caribaea) and an indigenous plantation (Podocarpus imbricatus) were compared with adjacent secondary forests and abandoned land in the tropical forest areas of Jianfeng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Hai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The surface soil (0–0.2 m) under Pi. caribaea has higher bulk density, lower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 total K, available 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smaller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 indicated by soil Biolog profiles) than under Po. imbricatus. Both land use types showed negative cumulative soil deterioration index (DI) compared to secondary forests. However, compared to abandoned land (DI = –262), the soil quality of Po. imbricatus showed improvement (DI = –194) while that of Pi. caribaea showed deterioration (DI = –358).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exotic pine plant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 soil properties. By contras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doption of indigenous species in plantations, or natural regeneration, can improve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