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92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36篇
  62篇
综合类   33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梁遂权  彭玉琴  郑政  黄延政  杨金凤 《茶叶》2014,40(4):194-197
2012年,我们在实施全国农业示范推广补助项目,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技示范户周先明进行调查,发现该户从2009年起每天采茶都记了日记帐,我们分析了他4年采茶产量收入,春茶产量占全年29%,其收入占全年60%,亩产鲜叶量为1256.3公斤,亩现金收入为6054元。2013年实施该项目后,我们一是通过他多年每日记载数据分析绘制成图;二是实地茶园土壤肥力性状,树体结构和管理措施调查分析,提出其水田茶园不同于过去旱坡茶园的综合高效管理增产增收途径,在2013-2014年早春干旱情况下,茶叶产量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对全区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为揭示农田土壤干缩裂隙沿深度方向的发展规律及形成机理,该研究改进了Vogel提出的Hookean弹簧模型,通过构建由节点组成的三棱柱状网格结构,并考虑重力的影响,建立了可以模拟裂隙深度的三维农田土壤干缩开裂模型,分析了纵向弹性系数(与土壤沿深度的弹性有关)对模拟裂隙深度的影响,通过Minkowski密度(即面积密度、长度密度和欧拉数密度)量化分析裂隙形态。结果表明:试验与模拟裂隙图像的面积、长度、欧拉数密度及裂隙深度频率的决定系数在0.849~0.959之间,一致性指标在0.965~0.988之间,偏差在0.103~0.189之间,均方根误差在0.005~0.083之间,说明改进后的三维模型达到率定要求,该三维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出裂隙沿深度的拓展情况,模拟的表层裂隙形态特征符合自然裂隙的发育规律。敏感性分析中,纵向弹性系数越小,裂隙沿深度方向发育的趋势越明显,深裂缝(土深5~10 cm)的占比越大。研究可为模拟农田土壤裂隙沿纵向的发育和形成提供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3.
茶树/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作茶树、单作大豆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处理,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的变化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作物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以茶树根际相关性最显著。说明茶树/大豆间作具有显著的种间促进效应,能有效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4.
2015—2016年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深松+旋耕(S+R)和旋耕(R)2个处理,研究了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分布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疏松了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促进根系下扎,深松措施下先玉335和郑单958完熟期总根干重较旋耕处理分别提高了7.35%和9.25%,其中20~4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5.52%和24.07%,30 cm以下土层根条数和根幅明显增加。深松改善根系形态特征,增加了根系与氮素的接触机会,促进了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使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明显提高,吐丝前S+R处理的先玉335和郑单958单位重量根系氮素吸收量较R处理分别提高了11.22%和12.03%,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S+R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先玉335和郑单958较R处理分别提高6.11~6.40 kg·kg-1和7.17~7.51 kg·kg-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86~8.00 kg·kg-1和5.40~9.86 kg·kg-1,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3.73~...  相似文献   
115.
广西白背飞虱生物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广西白背飞虱的生物型组成结构,为抗白背飞虱育种和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指导。【方法】以TN1(感虫对照)、N22(含Wbph1基因)、ARC10239(含Wbph2基因)、Ptb33(含Wbpb3基因)、N’DiangMarie(含Wbph5基因)为鉴别水稻品种,采用群体集团检测法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用蜜露量检测法测定白背飞虱田间种群个体生物型。【结果】不同监测点白背飞虱的致害能力表现不一,总的表现为对含Wbph1、W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的致害能力较强;所监测的代表点自背飞虱以Ⅰ型所占的比例较多,近年来龙州、合浦、容县、田阳、永福白背飞虱Ⅱ型所占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在广西进行水稻抗白背飞虱育种亲本选择时尽量不要选用含Wbph1、Wbph27基因的品种;推广的抗虫品种必须抗白背飞虱Ⅰ型,且对白背飞虱Ⅱ型也要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6.
不同种质佛手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了不同种质佛手的铜、铁、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佛手含有较丰富的铁,硒的含量最低;不同种质间以来自江苏金佛手的铜、铁、锰、锌微量元素含量最高;云南产的云佛手微量元素含量最低.来自广西和广东4个不同产地的广佛手间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不同种质佛手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为种质评价、了解药效成分含量及其疗效差异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7.
面积是林业调查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利用GIS求算面积,其前提必须建立在空间与属性数据质量可靠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机GIS软件求算小班面积的要点、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8.
INTRODUCTIONCornusstoIonderaisoneofthespeciesofthegenusCornusLinnwhichbelongstothefamilycornaceae,originallydistributedintheareasfromNevadaMountaintoSisjiu,Texlenede,NewMexicoandAlaskaofU.S.AandtoNewfoundlandofCanada.Itisoftenfoundinconiferousforest-cov-eredmountainareaswithanelevationoflessthan27oom,alongthebanksofriversandgulliesandintheopenmoistplaces.Altboughthisspecieshasawiderangeofdistribution,itshabitatisrelativelynarrow.Selectingamoistplantingsiteisthekeytothesuceessfulintr…  相似文献   
119.
肉仔鸡饲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两种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对660只艾维茵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对仔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将仔鸡随机分为4组:不饲喂药物添加剂的对照组、添加乳酸—粪链球菌的正对照组及添加不同枯草芽孢杆菌的两个试验组Ⅰ、Ⅱ。 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使三周龄仔鸡体重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枯草芽孢杆菌A16的试验组Ⅱ的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Ⅰ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地增加肠道中有益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减少有害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1),但对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0.
野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笔者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掌握了山西省原平市野生大豆的自然分布、生物学特性和目前生存状况等第一手资料,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保护野生大豆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举措,为防止野生大豆的濒危灭绝呐喊呼吁,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