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6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16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3篇 |
农学 | 112篇 |
基础科学 | 96篇 |
204篇 | |
综合类 | 1274篇 |
农作物 | 142篇 |
水产渔业 | 94篇 |
畜牧兽医 | 402篇 |
园艺 | 198篇 |
植物保护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南坡鹿对采食部位的选择与饲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 of feeding on 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全年)平均值,坡鹿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尺寸比为49.29%,对灌木类饲草为57.3%;草本类饲草的ADF含量为9.91%,灌木类饲草为9.19%;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坡鹿的采食尺寸比随饲草ADF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对ADF含量在10%以上的饲草不喜食,饲草纤维物质含量是坡鹿在围栏内扩充采食部位以增加营养摄入量的限制性因子,在旱季种植并收割饲草投喂坡鹿时,应避免其纤维物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2.
14.
对2个猪场的母猪血清、扁桃体、全血样品和公猪精液分别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法、RT-PCR、CS-FV抗原ELISA、CSFV糖蛋白Erns ELISA 4种方法进行CSFV对应检测和比较。结果显示,荧光抗体染色法检出率最高,但与其他3种方法存在较大差异,RT-PCR方法检出率和重复性次之;猪瘟抗原ELISA方法检出率第3,重复性第1;CSFV糖蛋白Erns检出率和重复性均最低,但可筛选是否感染猪瘟病毒野毒。在母猪3种样品中扁桃体的检出率最高,全血样品次之,血清检出率最低。4种样品中公猪精液重复性最好,其次是母猪全血样品,母猪扁桃体第3;母猪血清样品最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公农1号紫花苜蓿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自然状态下,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了公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北京地区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公农1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同步,两者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相同,但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气孔导度较净光合速率晚约2h.经分析,公农1号紫花苜蓿表现出的光合"午睡"现象属于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薰衣草在甘肃定西干旱区的栽培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spp.)在我国西北的栽培范围,于2008年从北京植物园引进其种子,并于2008-2009年在甘肃定西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1)薰衣草出苗率低但成活率高,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19.2%和97.4%;2)生长发育较快且为早花早实物种,1龄和2龄苗平均株高达13.5和44.1 cm,当年个别植株开花,第2年普遍开花结实;3)移栽成活率高,幼苗移栽和1龄苗定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3.3%和99.8%;4)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定西能自然越冬,1龄苗能忍耐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研究初步认为,薰衣草能适应定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该区具灌溉条件的地方有引种栽培的可能性,但大面积栽培有待继续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PCR况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以份诊断为阳性,阳性率62.2%。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276份,经RT-PCR检测,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4%。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246份扁桃体中有35份阳性,占14.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2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只有邕宁县的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RT-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A 2‐year‐old, female Persian cat was presented with a history of distocia. In her first pregnancy, she had whelped four kittens and had eaten all of them right after parturition. She had mated again with the same tomcat. Well‐developed foetuses with weak foetal heart beats were observed in the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En block ovariohysterectomy was performed. Three live and mature foetus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uterus; two of them were female foetuses and had no anatomical problem but the third one exhibiting multiple malformations was a male and diagnosed as ‘schistosoma reflexum’ (SR). The vertebral column deviated markedly to the right (scoliosis) at thoracolumbar region, and the middle lumbar and the sacral vertebrae were directed dorsocranially (lordosis). The entire small intestine, a part of large intestine, stomach, spleen and the right kidney were displayed out of the body, and it seemed that the listed internal organs were protruded from an abdominal cleft associated with the allantoic membrane. Liver, lungs and heart were hypoplastic. The large intestine was seen to have blind end (atresia recti), but anus was normal. Cerebrum and cerebellum were noticed as normal in sizes. Chromosome preparations from lymphocyte cultures of the foetus showe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cluding chromatid and chromosome breaks, exchange figures, non‐homologous pairing, whereas no abnormalities were detected in the chromosome preparations from mother’s cultures. This is probably the first case of SR in a cat, which was examined in detail from clinical, pathological, radiological and chromosomal angl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