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1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2526篇
林业   2473篇
农学   2759篇
基础科学   1528篇
  3671篇
综合类   7211篇
农作物   1515篇
水产渔业   964篇
畜牧兽医   2799篇
园艺   1032篇
植物保护   1401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951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938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1016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631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535篇
  2009年   1391篇
  2008年   1268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1000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主栽澳洲坚果品种之一HAES695(简称695)的不同采收期内果实品质和开口效果变化规律,选择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用695采收期,以695果实为原料,研究2017、2019年2年Ⅰ(8月20日)、Ⅱ(8月30日)、Ⅲ(9月9日)、Ⅳ(9月19日)4个采收期(正负误差1 d)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和开...  相似文献   
992.
东北刺人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东北刺人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分子生物学、栽培、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油梨嫁接苗的分级标准。分析得出以苗高和茎粗为油梨嫁接苗的分级质量指标,将油梨嫁接苗分为三级,即Ⅰ级苗:苗高≥74cm,茎粗≥1.13cm;Ⅱ级苗:74cm>苗高≥66 cm,1.13cm>茎粗≥0.93cm;Ⅲ级苗:苗高<66cm,茎粗<0.93cm。  相似文献   
994.
试验旨在研究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水貂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抗病育种积累可供选择的基因素材。本试验以雪貂TLRs基因为参考序列设计4对引物对水貂TLR4、TLR6、TLR7及TLR8进行分子克隆,并对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TLR4和TLR7基因mRNA在不同年龄水貂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水貂TLRs与食肉目动物(雪貂、北极熊、大熊猫、海象、海豹、犬、老虎和猫)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中距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TLR4和TLR7在检测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表达量存在差异,相比成年水貂,仔貂各组织中TLR4或TLR7基因表达量更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996.
为初步探究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设计兼并引物、RACE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成功克隆出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雌雄个体的组织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ox9a基因cDNA全长为1 248 bp(NCBI登录号:MH218818),包括684 bp的ORF,编码227个氨基酸,297 bp的5′UTR和267 bp的3′UTR。sox9b基因全长为1 941 bp(NCBI登录号:MH218819),包括1 470 bp的ORF,编码489个氨基酸,306 bp的5′UTR和165 bp的3′UTR。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与红鳍东方鲀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两个Sox9氨基酸序列的HMG box结构域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中均高度保守。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两个sox9基因普遍存在于雌鱼和雄鱼的各个组织中,且均在雌鱼下丘脑中表达量最高,在精巢中有少量表达,卵巢中几乎不表达。总体来说,除少数组织外,两个sox9基因在雌鱼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雄鱼。本研究为了解暗纹东方鲀sox9的遗传特性及相关的生理功能,探索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理论以及有限单元理论,结合相关软件,研发了基于SPH的土壤高速切削仿真系统。以潜土逆转旋耕为例,应用该系统虚拟定量地研究了土壤高速切削过程,以揭示土壤-机器系统的作用机理。并且通过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正确性。该系统的开发对于耕作机具(如各式旋转耕耘机和犁)的改进和创新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丁鹏  陈莹  马鸣  袁国映 《干旱区研究》2011,28(3):562-563
2010年9月14~26日,对新疆罗布泊进行综合考察时,在哈密雅满苏镇磁海矿区附近的施工驻地发现了1只北鹨(Anthus gustavi Swinhoe,1863),并拍摄到十几张照片.经过仔细观察与图片鉴定,确定为新疆鸟类新纪录.同时,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栖息地、生态习性以及亚种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巴马小型猪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中的麻醉管理策略,以丙泊酚麻醉作诱导,异氟醚维持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对巴马小型猪进行全身麻醉,同时用达芬奇机器人对其分别进行心脏、肺脏、肝脏和胃的微创手术,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监测巴马小型猪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各组试验猪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66±34)min,麻醉时间(181±38)min,气胸(气腹)时间(122±33)min,在整个麻醉过程及苏醒过程中,各组试验猪安全平稳,未出现体动表现。由此可见,该麻醉方法可用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且为人医临床应用中的麻醉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梨果实发育中Ca2+在果肉细胞的定位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焦锑酸钾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 幸水 梨果实发育中果肉细胞的焦锑酸Ca2+ 定位变化及其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未受精之前, 果肉细胞内未检测到Ca2+ 沉淀颗粒,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少且染色淡, 细胞质的细胞器数量也少; ( 2) 受精后果肉细胞呈现大量的Ca2+沉淀颗粒,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质体以及叶绿体外膜上, 含Ca2+沉淀颗粒的质体非常膨大, 导管和初期发育的石细胞内也密集分布Ca2+ 沉淀颗粒; ( 3) 受精1 周后果肉细胞的Ca2+移向细胞之间的连接处; ( 4) 生理落果的细胞和导管中Ca2+没有或极少, 但有的细胞内沿液泡膜有Ca2+分布; ( 5) 受精3~ 4 周后, 果肉细胞中很难检测到Ca2+沉淀颗粒, 此状态一直持续到果实采收, 但果实腐烂前Ca2+沉淀颗粒沿果肉细胞 壁两侧出现。就Ca2+ 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