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218篇 |
免费 | 22038篇 |
国内免费 | 346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457篇 |
农学 | 29939篇 |
基础科学 | 19617篇 |
46884篇 | |
综合类 | 76953篇 |
农作物 | 13331篇 |
水产渔业 | 10735篇 |
畜牧兽医 | 27603篇 |
园艺 | 6504篇 |
植物保护 | 138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3篇 |
2023年 | 2254篇 |
2022年 | 4805篇 |
2021年 | 6396篇 |
2020年 | 7241篇 |
2019年 | 10044篇 |
2018年 | 8433篇 |
2017年 | 10386篇 |
2016年 | 10430篇 |
2015年 | 11698篇 |
2014年 | 11269篇 |
2013年 | 13360篇 |
2012年 | 14502篇 |
2011年 | 15323篇 |
2010年 | 13764篇 |
2009年 | 12800篇 |
2008年 | 11584篇 |
2007年 | 12245篇 |
2006年 | 11593篇 |
2005年 | 10574篇 |
2004年 | 6071篇 |
2003年 | 5294篇 |
2002年 | 4483篇 |
2001年 | 4405篇 |
2000年 | 4816篇 |
1999年 | 5475篇 |
1998年 | 5076篇 |
1997年 | 4390篇 |
1996年 | 4058篇 |
1995年 | 4016篇 |
1994年 | 3706篇 |
1993年 | 3447篇 |
1992年 | 3112篇 |
1991年 | 2606篇 |
1990年 | 2094篇 |
1989年 | 1793篇 |
1988年 | 1384篇 |
1987年 | 951篇 |
1986年 | 698篇 |
1985年 | 352篇 |
1984年 | 316篇 |
1983年 | 282篇 |
1982年 | 264篇 |
1981年 | 297篇 |
1980年 | 225篇 |
1979年 | 174篇 |
1978年 | 144篇 |
1977年 | 115篇 |
1965年 | 144篇 |
1964年 | 15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酶免疫分析原理提出后,近30年来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农药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测定程序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近年酶免疫分析在农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43.
除草剂靶标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以作为设计除草剂的靶标,通过抑制酶的活性中断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植物死亡,达到除草目的。文章综述了KARI的催化性质、晶体结构以及作为除草剂靶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4.
以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多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原料,合成了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具有毒杀活性的苦皮藤素(Celangulin)类似物,并在活性追踪的指导下分离得到了两个具有杀虫活性的苦皮藤素类似物 A和B, 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快原子轰击质谱、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2β,6α,8β,13-四异丁酰氧基-1β,4α,9α-三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及1β,2β,6α,8β,13-五异丁酰氧基-4α,9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 A和B 均为新化合物,在20 mg/mL的浓度下对三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胃毒活性(死亡率)分别为89.5%和93.2%。 相似文献
45.
46.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点滴法测定敌敌畏和除虫菊皂液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求出敌敌畏和除虫菊皂液处理舞毒蛾幼虫72h毒力回归方程及致死中量。结果表明:敌敌畏与除虫菊皂液按致死中量的不同比例配比,对杀灭舞毒蛾幼虫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实际抑制率均大于或接近50%,说明两者混配是合理的。混剂的最佳配比为敌敌畏LD50值的60%加除虫菊皂液LD50值的40%,折算成两单剂体积的比例则为1:518。 相似文献
47.
为了更好的了解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根据2021-2022年“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所采集36尾柔鱼和30尾日本爪乌贼样本,对其眼睛晶体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柔鱼个体δ13C、δ15N值变化幅度分别为0.10‰-1.68‰、0.79‰-7.51‰;日本爪乌贼个体δ13C、δ15N值变化幅度分别为0.15‰-1.20‰、0.81‰-7.05‰。柔鱼、日本爪乌贼生态位面积变化范围分别为0.40‰2-5.85‰2、0.27‰2-5.36‰2。GAM模型分析显示:柔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偏差解释率分别为31.9%和34.3%。日本爪乌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2.9%和19.4%。分析认为,个体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幅度较大,侧面反映了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过渡区同位素基线值变化幅度较大;该海域的柔鱼、日本爪乌贼个体摄食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个体发育和基线值是影响组织δ13C、δ15N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48.
为了理解黑潮延伸体(KE)区域活跃的中尺度过程,认识该海域中尺度涡旋的三维结构,以及中尺度涡旋在水团再分配、海-气相互作用方面起到的贡献。本文基于船舶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2022年6?7月之间分别分布于KE主流轴南北两侧的一个气旋式涡旋(CE)和反气旋式涡旋(AE)构成的典型涡对三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CE存在南向跨锋运动,剪切强迫主导了该CE的运动过程;AE则相对稳定地存在;(2) CE的“冷舌”结构在海表增温和黑潮暖水扩散作用下逐渐消退;由于对CE所携带冷水的夹带作用,AE表现出“反涡旋海表面温度异常”的结构;(3) 该涡对内部温盐异常的多核结构与不同特性水团垂向再分配作用有关,AE内部流场斜压强,理查德森数小于临界值0.25的占比达50%左右,说明易引发湍流混合;CE上层垂向结构稳定,正压性强,使跨密面混合难以进行。该研究工作有助于提升对KE区域涡对特征和涡旋内部结构的认识,为进一步的涡旋动力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9.
海洋中深层生物作为链接海洋上层与深层食物网的媒介,对维系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样品采集的困难性,针对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十分缺乏。长吻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具有特殊的消化机制,是优秀的生物采集器。本研究利用激光红外成像光谱技术,量化分析了长吻帆蜥鱼胃中保存的中深层物种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理化特征。共采集中深层鱼类和头足类7种,其肠道中检测出微塑料146个,检出率85.71%,丰度为10.43 ± 12.12个/尾, 粒径为20.34~309.89 μm(47.36 μm ± 43.41 μm)。微塑料以颗粒状(59.58%)和碎片状(36.30%)为主,聚合物成分主要是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ate copolymer),占比60.27%。本研究首次证明了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开展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解析大洋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西北太平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热点区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鱼类种类识别和多样性的调查,本研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DNA条形码本地数据库。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2023年6-8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307份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共获得7目13科20属25种鱼类的COI基因序列。77.96%的COI序列在公共数据库中都能比对到高相似度序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3,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7.67倍,且能够形成明显的条形码间隙,不存在物种区分困难的现象。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属的鱼类首先聚为一支,随后与同一科的鱼类聚为一支,最后,同目不同科的鱼类聚为一支。综上所述,COI基因具有物种特异性,能够有效的区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物种,本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有利于后期利用环境DNA技术进行西北太平洋鱼类多样性的监测和调查,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和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