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45篇
  免费   4127篇
  国内免费   9284篇
林业   9300篇
农学   12195篇
基础科学   7093篇
  13178篇
综合类   28116篇
农作物   4643篇
水产渔业   2939篇
畜牧兽医   11684篇
园艺   3523篇
植物保护   5385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975篇
  2022年   2375篇
  2021年   3321篇
  2020年   2913篇
  2019年   2944篇
  2018年   2114篇
  2017年   3005篇
  2016年   2782篇
  2015年   3895篇
  2014年   3772篇
  2013年   4511篇
  2012年   5578篇
  2011年   5962篇
  2010年   5923篇
  2009年   5427篇
  2008年   5001篇
  2007年   5142篇
  2006年   4803篇
  2005年   4229篇
  2004年   2054篇
  2003年   1953篇
  2002年   1705篇
  2001年   1699篇
  2000年   1750篇
  1999年   1965篇
  1998年   1714篇
  1997年   1543篇
  1996年   1407篇
  1995年   1268篇
  1994年   1085篇
  1993年   1116篇
  1992年   875篇
  1991年   739篇
  1990年   626篇
  1989年   499篇
  1988年   384篇
  1987年   229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1篇
  1963年   12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杆垫刃属新属(Rhabdotylenchus n. gen.)以其尾粗短,尾后部透明部分呈杆状,尾端平截有一凹痕,以及第一体环明显宽于其他体环并且该环角质层显著加厚与唇和其后的体部形成缢缩而显著区别于垫刃亚科(Tylenchinae rley, 1880)的其它属,该新属与近似属Tylenchus Bastian,1865的区别,除了独特的尾形和第一体环外,还以唇区显著缢缩,阴门位置较后(V>70vsV=60~70),明显区别于该近似属。广东杆垫刃线虫新属新种(Rhabdotylenchus guangdongensis n. gen., n. sp.)发现于广东省深圳市郊区的苦瓜根际土中。  相似文献   
952.
针对新疆奇台县水资源短缺及其生态影响的实际问题,运用人地关系的理论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关注事件的过程研究,通过重建研究区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的增长变化,探究一个较长时段内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阶段性特点。研究表明:在过去300年的时间内,奇台县的水资源利用分为三个特征性阶段:开发利用山水河时期(17...  相似文献   
953.
吉林省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及大面积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茬4年的重病地块晚播(5月20日—25日)向日葵,其花腐型菌核病比正常播期(4月25日)减少90%以上,而产量提高13%—30%。在农村扩大示范,晚播(5月19日)减少病害59%—75%,产量提高35%。在盛花期—成熟期喷2—3次50%速克灵500倍液可大大减轻花腐型菌核病的发生(防治效果65.9%—92.3%)。经筛选以速克灵(0.5%)拌种防治根腐型菌核病效果最好,在温室中对土壤和种子中的病菌防治效果达83%以上,小区试验和农村示范防治效果达55.8%—100%。土壤中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1990年在吉林省农安、长岭2县8533ha采用晚播、轮作2年以上、种子处理、增施钾肥、盛花期—成熟期喷药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重点调查10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87.62%(63.38%—100%),对根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66.77%(50.0%—82.57%)。1991年在长岭、农安等6个主产区推广6.37万ha,重点调查134块对比田,花腐型菌核病防治效果平均为75.86%(46.37%—100%),根腐型菌核病平均防治效果为65.11%(33.33%—100%),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954.
为了防止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传入我国,采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电镜观察及生物学接种等方法对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种苗进行了ArMV检测。结果表明:ArMV血清学反应为强阳性;RT-PCR反应扩增出370bp的特异性目标条带;RT-PCR产物与已报道的3个ArMV部分外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00%~93.2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00%;免疫电镜观察到叶片病汁液中含有直径约30nm的球状病毒粒体;该病毒在黄花烟、白肋烟、矮牵牛和昆诺藜等鉴别寄主上引起坏死和褪绿等典型症状,经DAS-ELISA检测,这些接种寄主均呈ArMV血清学阳性反应。故将该病毒鉴定为南芥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955.
为实现我国非重要的检疫性杂草——苍耳属Xanthium杂草快速高效的分子鉴定,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白苍耳X.albinum、意大利苍耳X.italicum、直刺苍耳X.ripicola、刺苍耳X.spinosum、柱果苍耳X.cylindricum、宾州苍耳X.pennsylvanicum、蝟实苍耳X.echinatum、苍耳X.sibiricum和北美苍耳X.strumarium共9种苍耳属杂草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数分别为103 362、93 506、87 452、83 822、70 994、66 397、57 598、57 164和57 134个。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9种苍耳属杂草转录组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物种间的特异性序列预测和筛选。经过PCR试验验证,筛选获得了可以有效鉴定上述9种杂草的6对SSR引物和13对特异性引物,提高了苍耳属杂草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56.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杨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对杨木囊蛾Cossus cossusL.的致病力较强,其毒力随着龄期的增大而下降。从每虫1000~5000条线虫接种中龄组的杨木蠢蛾幼虫,随着剂量增加致病力增强,并在25℃条件下毒杀效果最好。以每毫升5000条线虫的浓度防治林间杨木蠹蛾,防治效果优于敌敌畏。  相似文献   
957.
为了明确无瓣海桑主要害虫迹斑绿刺蛾的生活史和各虫态生活习性,通过室内饲养、林间套笼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迹斑绿刺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广西钦州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期发生在4月下旬到6月下旬;第4代幼虫11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成虫夜间羽化率达到98.6%,以晚上24:00前居多。成虫羽化后第2天交尾,雌虫产卵量为35~183粒,雄虫平均寿命6.7d,雌虫平均寿命8.1d。本研究明确了迹斑绿刺蛾生物学特性,为该虫的预测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8.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番茄青枯病发病严重田块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高效拮抗菌株,命名为W12和W118,经16SrDNA基因鉴定均属芽胞杆菌属;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结果表明W12和W118含有合成bacillomycin、iturin和fengycin三种抗生素的基因;将2株拮抗菌用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防控效果最好,3次灌菌后防控效果达到62.3%,单独施用菌株W118较单独施用W12防控效果好,3次灌菌后防控效果达到56.7%。  相似文献   
959.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相似文献   
960.
向日葵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锈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且栅栏组织双层,排列整齐、紧密,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而气孔密度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