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2篇
  免费   1222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林业   1050篇
农学   958篇
基础科学   734篇
  1580篇
综合类   4865篇
农作物   854篇
水产渔业   649篇
畜牧兽医   2249篇
园艺   796篇
植物保护   77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054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利用以闽紫7号紫云英为母本、信阳种紫云英为父本获得的F;代群体,评价了该群体18个株系的农艺性状和养分吸收状况,为筛选优异紫云英株系做参考。结果表明,在盆栽条件下,不同株系紫云英在盛花期表现出一定的性状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鲜重、干重与氮、磷、钾积累量相关性高,对植株的养分吸收影响较大;株高、分枝数、真叶数是影响植株地上部鲜重、干重的重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地上部鲜重、干重以及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是反映紫云英株系性状优劣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距离系数d=25时,18份紫云英材料可分为3类,其中Ⅰ类群综合性状最优,包括m83xzh-1-4-4、m83xzh-1-4-6、m83xzh-1-4-8和m83xzh-1-4-13共4个株系。综合考虑紫云英生长性状、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积累量等因素,m83xzh-1-4-4的地上部磷、钾积累量和地下部氮、钾积累量最高,每盆分别高达11.00 mg,145.18 mg,22.15 mg和15.27 mg,同时该株系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每盆高达44.63 g。本研究可为后续按目标性状选育紫云英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贵州省黔西县旱耕地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对黔西县项目区的旱耕地的土壤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黔西县旱耕地质地主要以壤土为主,土壤pH 5.5~8.5,比较适宜作物生长。旱耕地营养状况: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总体上普遍缺氮,中度缺磷,钾较丰富,钙、镁、硫、铁含量极丰富;锰含量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变异较大;铜10%调查点缺乏,锌20%左右调查点缺乏,硼80%以上调查点缺乏。  相似文献   
133.
2004年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采用全国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12个市(县)3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测定出6群11个生理小种,分别为ZA49、ZA57、ZB9、ZB17、ZC1、ZC3、ZC9、ZC15、ZD1、ZE1和ZF1,出现频率分别为2.56%、2.56%、2.56%、5.13%、28.21%、2.56%、10.26%、2.56%、25.64%、12.82%和5.13%。生理小种群多为籼型小种群,其中以ZC群为主,ZC1和ZD1为优势小种。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4.
我国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45-11246,11249
介绍了生鲜农产品C2C网络销售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开展生鲜农产品C2C销售的背景,主要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理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介绍了我国新鲜蔬菜类和新鲜水果类生鲜农产品C2C销售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生鲜农产品C2C销售面临的困难,分别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专业人才缺乏;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物流体系尚不成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政府的制度保障不健全。最后展望了基于C2C的我国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5.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农五师89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农五师89团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以农五师89团为研究区,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GIS 技术等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农五师89团耕地四、五级地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8.64;、35.34;,一级地和六级地较少,不足总面积的4;,二级地、三级地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3.70;和16.19;.[结论]农五师89团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中低产面积较大,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种植规划.  相似文献   
136.
对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期的性诱剂和几种常见诱捕器进行了田间诱蛾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芯所含的性诱剂的剂量以300 μg为宜;在低温条件下保存1年对其诱蛾效果影响不大;泥盆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不理想,粘胶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也不及水盆诱捕器,但操作较为方便;在田间设置时,其适宜高度需随水稻高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7.
嫁接方法、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的分配有影响。59Fe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营养液培养的2年生长富2/八棱海棠腹接、劈接和切接叶中59Fe的分配比例分别为4.10%、1.06%、1.21%,腹接的品种叶中铁含量显著高于劈接和切接,环剥明显影响铁在叶中的含量,室内营养液培养的八棱海棠苗在环剥、环割和不处理对照叶中59Fe的分配比例分别为8.1%、17.2%、31.7%,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并监测其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用EGFP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和体外追踪实验,为EGFP作为示踪标记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内移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技术体系,从胎龄30 d猪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EGFP基因导入神经干细胞,诱导转基因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观察其体外增殖、分化特点。采用RT-PCR技术检测干细胞和分化细胞表面标志或相关基因。【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表达EGFP的同时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中Nestin表达强阳性,NogoA、DCX、CyclinD2、CD133、Hes1、Oct4、CD-90、Nanog和Sox2表达阳性;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少突胶质细胞(表达GalC)和神经元细胞(表达NF、NSE和MAP2);能分化为脂肪细胞(表达LPL和PPARγ-D)、成骨细胞(表达Osteonectin和Osteocalcin)、肌细胞(表达myf-5、myf-6和myoD)、内皮细胞(表达CD31、CD34、CD144和eNOS)和软骨细胞(表达COL2A1)。【结论】从猪胎儿大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用EGFP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追踪,作为示踪标记进行神经干细胞体内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139.
鲜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和SPAD值与烤后烟叶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各部位不同鲜烟成熟度的SPAD值,并对相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化学成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SPAD值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叶绿素测定仪检测的SPAD值能较好地指示烟叶成熟度,并可用于烟叶成熟...  相似文献   
140.
利用Field-Spec Pro测定107杨叶片光谱特征参数,研究不同叶绿素含量的107杨叶片的光谱特性、叶绿素含量与11种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107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光谱反演模式。结果表明:1)光谱反射率呈现典型的植物光谱特征,蓝紫谷位于350~500nm之间,其中多集中在350nm处;绿峰位于500~600nm之间,其中大部分集中在552nm处;红谷位于600~700nm之间,多集中在672nm处。700nm后进入近红外高反射平台,以762nm居多;2)107杨叶片叶绿素含量与11种植被指数之间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mND705植被指数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强,R2为0.69;3)基于植被指数建立叶绿素反演模型,结果显示mND705植被指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y=0.09x1.621 7反演精度较高,拟合R2和预测R2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812 4、0.703 5;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007 0,说明可以利用测量107杨叶片光谱的方法来监测叶片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