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55篇
  免费   6322篇
  国内免费   10784篇
林业   8005篇
农学   5832篇
基础科学   5845篇
  11315篇
综合类   57722篇
农作物   8056篇
水产渔业   5452篇
畜牧兽医   18906篇
园艺   8797篇
植物保护   5231篇
  2024年   954篇
  2023年   2496篇
  2022年   5459篇
  2021年   5219篇
  2020年   4999篇
  2019年   4947篇
  2018年   3421篇
  2017年   5712篇
  2016年   3735篇
  2015年   5703篇
  2014年   6065篇
  2013年   7294篇
  2012年   10078篇
  2011年   10363篇
  2010年   10071篇
  2009年   8941篇
  2008年   8895篇
  2007年   7895篇
  2006年   6435篇
  2005年   5102篇
  2004年   3147篇
  2003年   1861篇
  2002年   2001篇
  2001年   1771篇
  2000年   1622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6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5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绵羊复胃发育、消化酶活性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8只体重相近[(20.30±1.27) kg]、体况良好的3月龄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牛至精油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4(EO4组)和7 g/d(EO7组)牛至精油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72 d。结果显示:1)绵羊瘤胃容积随饲粮中牛至精油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大(P<0.05),与CON组相比,EO7组瘤胃容积指数提高了2. 09%(P <0. 05),皱胃容积指数降低了1. 61%(P <0. 05)。2)与CON组相比,EO4组瘤胃中纤维素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皱胃中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 EO7组瘤胃、网胃中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瓣胃中纤维素酶和皱胃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饲粮添加4和7 g/d牛至精油均显著降低了瘤胃中原虫数量(P<0.05);与CON组相比,EO4组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 EO7组瘤胃中真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能促进瘤胃发育及瘤胃中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增殖,抑制原虫的生长,提高瘤胃消化酶活性,且以7 g/d的添加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平均泌乳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12.5%的常规豆粕,试验Ⅱ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25.0%的常规豆粕,试验Ⅲ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45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但各试验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奶牛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奶牛的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乳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应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成分,同时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000、6000U/kg。试验期为21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6000U/kg淀粉酶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94.
薛德艳  刘左军  高望  蓝雯玲 《草业科学》2015,9(10):1569-1575
以黄色和浅黄色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花瓣为研究材料,对其色素进行特征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并对其色素的成分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花色钝裂银莲花花瓣均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主要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黄酮、黄酮醇和异黄酮),不含橙酮和二氢黄酮,其黄酮类化合物均表现为酚羟基结构,可能具有4-酮基、3-OH或4-酮基、5-OH结构的特征;pH值对花色素具有一定影响,避光保存花色苷的稳定性强于光照,Fe3+和Cu2+对花色素稳定性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对7 945窝大白母猪妊娠周期、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畸形数、死仔数、木乃伊及死胎数9个繁殖性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分析了胎次、配种季节及妊娠周期分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动物模型REML(约束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胎次对畸形数(P=0.2619)和木乃伊(P=0.4639)影响不显著(P >0.05),对其他7个繁殖性状影响极显著(P <0.01);配种季节对妊娠周期、产活仔数、弱仔数、木乃伊、死仔数及健仔数影响极显著(P <0.01),对畸形数(P=0.3993)影响不显著(P> 0.05),对总产仔数和死胎数影响显著(P <0.05).妊娠周期对木乃伊影响显著(P <0.05),对其他7个性状影响极显著(P <0.01).妊娠周期遗传力最高,为0.34,其他繁殖性状遗传力都低于0.2,为低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与妊娠周期之间存在负遗传相关(rg=-0.10),与产活仔数及健仔数之间存在较强的正遗传相关,遗传相关都超过0.80.妊娠周期与其他繁殖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小,最高的为妊娠周期与畸形数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17.由此得出结论,妊娠周期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妊娠周期不仅受到胎次、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总产仔数等繁殖性状的影响,妊娠周期可作为养猪生产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96.
谷氨酸脱氢酶(GDH)在猪链球菌35个血清型中都存在,是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保护性抗原。本试验PCR扩增出GDH基因,酶切定向插入pET-32a中构建表达载体pET-32a-GDH,将其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菌中,培养并诱导表达rGDH蛋白,产物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检验该蛋白的免疫原性。PCR试验获得约1 300 bp的GDH基因,双酶切pET-32a-GDH表达载体获得5.4和1.3 kb的片段,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免疫保护结果达到70%。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表达猪链球菌GDH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GDH,rGDH蛋白以蜂胶为佐剂免疫模型动物后,免疫保护率达到70%,为猪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刘火  杜晓彤  闫辰  包军  李剑虹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146-3152
为了解冷刺激条件下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基因在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选择75只AA肉鸡随机分成了对照组(正常饲养温度)和4个处理组(比正常饲养温度低3 ℃),从雏鸡8日龄开始每天分别进行1、3、5和24 h的冷刺激,在21日龄时结束冷刺激,并于22日龄屠宰测定FBP1基因在AA肉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刺激条件下,FBP1基因表达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在1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3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肺脏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除肝脏外的其他各组织(P< 0.05),在5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24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胸腺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相同组织不同处理组中,心脏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3 h组明显降低外,其余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肝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在5 h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脾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在1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肺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肾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除在24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组没有明显变化,胸腺中24 h组FB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且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998.
刘文胜  齐丹卉 《草业科学》2015,32(6):942-951
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广的植物之一,对高原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植物具有的锥形繁殖体(包括种子和附属结构),是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揭示该植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本研究对不同纬度的20个紫花针茅种群繁殖体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种长的变化幅度为0.692~1.255 cm,种宽的变化幅度为0.392~0.713 mm,芒长的变化幅度为2.394~8.736cm,种子重的变化幅度为0.678~1.560 mg。芒长和种子重具有较高的种群间变异系数。种子重与种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和芒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种长、种宽、芒长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种长、种子重与等效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长与年均温呈现出凸型变异的关系。3)20个种群依据繁殖体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有机农场鸡、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有机养殖模式下鸡、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2014年从广东从化某有机农场鸡、猪粪便中采集并分离出118株大肠杆菌,包括55株鸡源大肠杆菌和63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对18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同一有机农场中,鸡源大肠杆菌与猪源大肠杆菌在耐药种类及耐药率上均呈现相似规律,对头孢他啶、头孢喹肟、头孢噻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喹乙醇等较敏感(鸡0~21.8%,猪0~14.3%),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呈现轻度耐药(鸡29.1%~38.2%,猪23.8%~27.0%),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多西环素呈现较严重耐药(鸡45.5%、76.4%和72.7%,猪50.8%、81.0%和68.3%)。鸡源大肠杆菌中3耐及3耐以上的菌株占56.4%,猪源大肠杆菌占47.6%。结果表明有机养殖模式下鸡、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率相对较低,多重耐药现象存在但相对轻微,对个别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虽较严重但比常规养殖场低。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常规养殖方式下细菌耐药情况,本研究很好地填补了有机养殖模式下畜禽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00.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