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2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1628篇
林业   1776篇
农学   1626篇
基础科学   903篇
  2191篇
综合类   9100篇
农作物   1247篇
水产渔业   934篇
畜牧兽医   2866篇
园艺   1279篇
植物保护   811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694篇
  2021年   821篇
  2020年   716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505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874篇
  2014年   889篇
  2013年   1124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710篇
  2010年   1551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449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揭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鸡胚肾细胞(CEK)中复制增殖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IBV病毒感染CEK3、6、12、24、36、48、72h后病毒增殖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增加,IBV病毒增殖出现规律性变化,3~12h时IBV增殖不明显,36h时IBV开始大量复制,48h时达到高峰,但72h后有所下降。试验表明IBV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最佳时间在接毒后48h,其复制增殖情况与细胞状态负相关。  相似文献   
52.
接受式探究教学是一种介于接受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之间的折中的教学方式,在饲料学课程教学中成为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通过在饲料学教学中尝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资源去探究问题,有助于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与生成性思维习惯之间的矛盾。为配合接受式探究教学的有效实施,饲料学课程教学中综合应用了多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53.
采用剖检法与触摸法,在10、11月份剖检,翌年3、5月份临床检查未使用消毒剂防控的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结果剖检牦牛皮蝇一期幼虫平均感染率为61.54%,平均感染强度34.13条.翌年3、5月份触摸检查牦牛背部皮下皮蝇幼虫寄生形成的瘤疱和成熟第三期幼虫脱落形成的皮肤虫孔,3年的平均感染率61.04%,平均感染强度4.9...  相似文献   
54.
沙门氏菌属是饲料中污染最高、危害最大的病原性细菌,此菌属种多,分布广,已知的血清型株有2449种。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力,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动物通过饲料摄人大量菌体后,细菌在肠道繁殖并产生内毒素,对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严重的胃肠炎症状。该菌能引起动物的多种疾病,如禽霍乱、鸡白痢、马流产等,并造成沙门氏菌的传播循环即:饲料一动物一食品原料一人。饲料原料被沙门氏菌污染是造成饲料产品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国家农业部饲料中心把沙门氏菌的检测作为饲料原料抽检的必检的卫生指标之一。然而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采用国标方法则相当复杂。为了探索更准确、快捷的检验方法,我们分别采用国标方法和参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OAC食品中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化学工具鉴定法进行。  相似文献   
55.
重组GP5AB蛋白间接ELISA检测PRRSV抗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ST-GP5AB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μg/mL,最佳封闭液为0.15%BSA,37℃封闭2 h后,再4℃封闭24 h,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200,其作用时间为60m 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0 000,最适作用时间为90 m in,37℃显色10 m in,S/P≥0.284为阳性,S/P≤0.26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为可疑的判定标准。该抗原与猪其他4种临床症状类似的疾病的阳性血清反应呈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7%,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应用本方法初步检测了一些疫苗免疫仔猪血清样品,并与重组N蛋白和PRRSV抗原同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6.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的基因序列,设计U1和U6两套PCR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了扩增U1和U6基因的荧光RT-PCR用于检测美洲型PRRSV。用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DNA、cDNA、RNA进行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同时对猪瘟(HCV)、猪伪狂犬(PRV)等7种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扩增U1和U6基因的荧光RT-PCR可用于检测PRRSV,其灵敏度为10个拷贝的质粒DNA,而与HCV等非PRRSV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RT-PCR具有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可用于PRRSV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由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PAIV)引起的高致病性的禽流感(HPAI)常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HPAI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把它定为一类动物疫病[1].  相似文献   
58.
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疫区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消长规律,本试验将血吸虫病非疫区的水、黄牛各10头,转运至安徽省血吸虫病疫区,接受为期8周的自然感染。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牛血清循环抗原。结果,水、黄牛血清循环抗原滴度均于自然感染第4周后明显上升,水、黄牛自然感染第8周的血清循环抗原最高滴度分为1∶10240和1∶5120,最低滴度则分别为1∶1280和1∶640,水牛循环抗原滴度高于黄牛。虫荷数与血清循环抗原滴度未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禽I型副粘病毒广西分离株F基因序列及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源于鸡、鹅、鸽的 9株APMV_1广西分离株及我国常用的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的F基因N_端前段进行了RT_PCR扩增 ,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分析并与已发表的其它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广西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均符合强毒株的特征 ;根据F基因绘制的系谱树来看 ,广西鸡和鹅分离株都归属于基因型VII,证实近年来广西流行的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同 ;并发现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也属于基因型VII。研究还对分离株进行了常规的毒力和致病性测定试验 ,并与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发现其中一株鸽源和两株鹅源分离株根据常规方法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不相符 ,而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60.
3种兔球虫18S rDNA部分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卵囊分离法从河北某兔场分离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大量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 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18S rDNA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18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布的兔球虫18S rDNA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使用MEGA4.0软件对兔球虫18S rDNA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扩增出大小为1 521bp的18S rDNA片段;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均扩增出大小为1 520bp的18S rDNA片段。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种河北株兔球虫与GenBank中相应的3种兔球虫18S rD-NA(EF694016、EF694011、EF694012)相似性分别为99.6%、99.6%和100%。3种河北株兔球虫序列和GenBank中兔球虫18S rDNA序列(EF694007-EF694017)位于一个单系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