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9篇
  免费   1288篇
  国内免费   2991篇
林业   3096篇
农学   3977篇
基础科学   2157篇
  4532篇
综合类   8003篇
农作物   1632篇
水产渔业   1177篇
畜牧兽医   3304篇
园艺   997篇
植物保护   175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1060篇
  2019年   1022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1071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1152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1455篇
  2012年   1650篇
  2011年   1740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539篇
  2008年   1432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417篇
  2005年   1237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不同品种和地区对稻米镉含量与品质的耦合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的稻米镉含量及其与品质的关系,以分别种植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惠州的‘齐丰占’、‘湘直粳’、‘玉香油占’等4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光光谱法测定稻米镉含量和FOSS全自动流动注射仪测定米质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镉积累存在极显著水平的品种间差异,在长沙地区种植稻米平均镉含量大约是惠州地区的两倍。(2)不同水稻品种(系)在惠州地区种植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长沙地区。(3)不同水稻品种(系)在长沙地区种植的精米镉含量与胶稠度、蛋白质含量间具显著相关性;而在惠州地区主要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显著水平的负相关;与其他米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惠州地区稻田环境更利于种植水稻,‘湘晚12选32’、‘湘晚籼12号’、‘湘晚6选31’等为低镉积累品种,可推广;‘佳福占’、‘9311选’、‘R云育90’等镉含量已超过国标,不可作为生产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72.
超声波引发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波和VA-044引发体系下,丙烯酰胺(AM)单体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阳离子单体通过共聚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合成效率高等优点。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P(AM-DAC)特性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当AM∶DAC=3∶2、引发剂浓度为0.02%、超声20 min、反应体系pH值为4时,合成的P(AM-DAC)特性粘度最大。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P(AM-DAC)是AM与DAC的共聚物,具有-NH2、C=O、-CH2-N+和-OH等活性基团。P(AM-DAC)在30~200 ℃范围内具有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3.
We aimed to identify Turnip mosaic virus (TuMV) resistance genes in Chinese cabbage by analysing the TuMV resistance of 43 P1 (resistant), 88 P2 (susceptible), 26 F1, 104 B1 (F1 × P1), 108 B2 (F1 × P2) and 509 F2 individuals. All parents and progeny populations were mechanically inoculated with TuMV‐C4. Both F1 and B1 populations showed TuMV resistance. Resistant: susceptible ratios in the B2 and F2 populations were 1 : 1 and 3 : 1, respectively. TuMV resistance in P1 was controlled by a dominant gene, TuRBCS01.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simple sequence repeat or insertion or deletion markers linked to TuRBCS01. Data from 108 B2 individuals with resistant or susceptible phenotypes were analysed using mapmake r/exp 3.0. Polymorphic marker sequences were blast searched on http://brassicadb.org/brad/ . TuRBCS01 was found to be linked to eight markers: SAAS_mDN192117a_159 (3.3 cM), SAAS_mDN192117b_196 (4.0 cM), SAAS_mDN192403_148 (13.0 cM), SAAS_mGT084561_233 (6.8 cM), BrID10723 (3.3 cM), mBr4041 (3.3 cM), SAAS_mBr4055_194 (2.6 cM) and mBr4068 (4.0 cM). Further, TuRBCS01 was mapped to a 1.98‐Mb region on chromosome A04 between markers BrID10723 and SAAS_mBr4055_194.  相似文献   
87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iochar addition on the soil N balance and cotton yield in a drip-irrigated cotton fiel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soil amendments: control, cotton straw biochar, corn cob biochar, and poultry manure biochar. The biochar was applied at a rate of 4.5 t·hm-2 except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types of biochar significantly reduced both the apparent soil N loss and the N surplus. The effect of cotton straw biochar treatment was most significa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Plant nitrogen uptak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cotton straw biochar >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Cotton yield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and cotton straw biochar.  相似文献   
875.
将158份黄淮地区栽培大豆资源和138份野生大豆资源分别接种SMV东北3号株系和黄淮7号株系,重复鉴定1年。在供试的栽培大豆材料中,有14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9.79%;有36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39.13%;其中有7份材料对这两个株系都表现出抗病,占4.43%。在供试的野生大豆材料中,分别有3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3.06%;有6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4.72%。  相似文献   
876.
山核桃油对小鼠血清与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山核桃油低剂量组、山核桃油高剂量组,每组分别进行D-半乳糖皮下注射并用等量的蒸馏水、人参造甙和山核桃油进行灌胃,灌胃42d后,测量血清T-SOD、MDA含量以及脑组织MAO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山核桃油低剂量组9ml/(kg·d)与高剂量组9ml/(kg·d)都有提高小鼠血清T-SOD含量,降低小鼠血清MDA和脑组织MAO的作用,且高剂量组的作用极显著.认为山核桃油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77.
兔排泄物中阿维菌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兔排泄物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爱普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Bond Elut C18柱净化,用三氟乙酸酐和1-甲基咪唑的乙腈溶液作衍生化试剂,然后加入冰乙酸和三乙胺进行衍生化反应30 min,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检测兔排泄物在2~10 ng/g的添加范围内兔粪的平均回收率73.17%~101.30%,日内变异系数小于11.61%,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1.31%,兔尿的的平均回收率在75.69%~101.84%,日内变异系数小于12.20%,日问变异系数小于10.880%.爱普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在兔粪中的检出限为0.09~0.25ng.g-1,在兔尿中的检测限为0.04~0.28 ng·ml-1.4种药在兔t兔粪便和尿液中的定量限分别是2ng·g-1和2 ng·ml-1.该方法可靠、灵敏.可用于常规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878.
为筛选大丽花花粉活力有效的测定方法,了解大丽花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以大丽花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方法检测大丽花花粉活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对大丽花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方案后进一步检测、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花粉活力。研究结果显示,TTC染色法不能使花粉着色,I2-KI和孢粉染色法不能有效区分有活力和无活力花粉,离体萌发法效果良好,可准确直观地反映大丽花花粉活力状况, 是测定大丽花花粉活力的有效方法。当培养条件为pH 6.0、温度25℃、培养时间2.5 h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培养基组分对大丽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EG>蔗糖>硼酸,实际最佳处理组合为A3B4C2,即PEG4000 25 g/L、蔗糖60 g/L、硼酸50 mg/L的处理组合下,大丽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62.1%。采用上述获得的最优方案检测22个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为11.75%~78.72%,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大,其中,‘兰花公主’的花粉萌发率最低,‘波彻儿’最高。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多样性丰富,所测定的22个大丽花品种有14个品种正常可育,杂交时可用作父本;8个品种为半不育或低不育,杂交时更适合作母本。  相似文献   
879.
不同施磷条件下大豆植株农艺性状与磷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寻找直观、简便、可靠的用于磷效率筛选的农艺性状指标,探讨大豆植株农艺性状与磷效率的关系,【方法】试验选用3个“磷低效”大豆基因型HND3、HND17和HND18及“磷高效”大豆基因型HND34、HND37和HND38,采用高、低磷土壤盆栽试验,对大豆基因型磷效率与植株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低磷(-P)和高磷(+P)处理的x1(株高)、x4(单株荚数)、x5(单株粒数)、x8(地上部干重)和x9(根干重),(-P)处理x3(节数)和(+P)处理x2(分枝数)与磷效率(籽粒产量)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P)处理:y=391.629+9.271x1-2.674x2+7.236x4+76.932x9;(+P)处理:y=699.882+3.572x1+22.956x4-191.103x6。在通径分析中,各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P)处理:株高(0.456)〉单株荚数(0.360)〉根干重(0.267)〉分枝数(-0.021);(+P)处理:单株荚数(0.845)〉株高(0.126)〉每荚粒数(-0.117)。【结论】研究表明,在磷高效大豆基因型筛选中,应该考虑高、低磷条件下株高、单株荚数和根干重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880.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固有的土地生态环境很脆弱,可耕地数量有限,且耕地质量较差。以云南省为例,选取10个指标,应用“极限条件法”与“综合分析法,进行了西南边疆山区省份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并分析了耕地质量的特点和区域差异性。可为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体系构建、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决策与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