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3篇
  免费   1412篇
  国内免费   2925篇
林业   3084篇
农学   3977篇
基础科学   2150篇
  4503篇
综合类   7811篇
农作物   1621篇
水产渔业   1166篇
畜牧兽医   3301篇
园艺   996篇
植物保护   175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1125篇
  2020年   1027篇
  2019年   995篇
  2018年   670篇
  2017年   1055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1142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455篇
  2012年   1650篇
  2011年   1740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538篇
  2008年   1431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237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Systemicity of agrochemicals is an advantageous property for controlling phloem sucking insects, as well as pathogens and pests not accessible to contact products. After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uticle, the plasma membrane constitutes the main barrier to the entry of an agrochemical into the sap flow. The current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systemic agrochemicals is to optimiz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lecules so that they can cross the plasma membrane by simple diffusion or ion trapping mechanisms. The main problem with current systemic compounds is that they move everywhere within the plant, and this non‐controlled mobility results in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plant parts consumed by vertebrates and pollinators. To achieve the site‐targeted distribution of agrochemicals, a carrier‐mediated propesticide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is review. After conjugating a non‐systemic agrochemical with a nutrient (α‐amino acids or sugars), the resulting conjugate may be actively transported across the plasma membrane by nutrient‐specific carriers. By applying this strategy, non‐systemic active ingredients are expected to be delivered into the target organs of young plants, thus avoiding or minimizing subsequent undesirable redistrib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novative strategy presents many challenges, but opens up a wide range of exciting possibilities.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752.
753.
754.
结合旱地高速移栽技术研究课题,针对改善移栽机苗盘输送准确度、提高取苗装置取苗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难点,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苗盘精准输送方案和取、投苗装置结构优化方案,并将新方案运用于2ZBJ-4型悬挂式旱地移栽机样机试制且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苗盘输送准确度高,运行稳定,取、投苗可靠,取苗效率7 000株/h·单元以上,最高超过10 000株/h·单元,移栽机作业效率60~90株/min·行,平均漏栽率低于3%,栽植合格率大于9 2%,性能优良。通过TRIZ理论在旱地高速移栽机技术研究中的运用,验证了创新方法流程在农业科技项目中应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55.
撕扯振动式嫩板栗脱蒲机脱蒲的剥净率和损伤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较高的剥净率和较低的损伤率,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撕扯振动式嫩板栗脱蒲机为研究对象,研究锯齿式辊子与沟槽式辊子之间间距、柔性振动辊子转速及倒入嫩板栗个数对脱蒲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安排撕扯振动式嫩板栗脱蒲机脱蒲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锯齿形辊子与沟槽式辊子间间距为50mm时脱蒲效果最好;在正交试验中,锯齿形辊子与沟槽式辊子间间距为50mm、柔性振动辊子转速为560r/min、脱蒲时倒入嫩板栗个数为40个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56.
葡萄覆土机开土刀切削土壤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覆土机作为实现葡萄越冬覆土机械化的关键设备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以营口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3PF-240型葡萄覆土机为研究对象,对葡萄覆土机开土刀切削土壤过程进行了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软件对切削土壤的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开土刀在作业过程中刀具的情况下切削力的变化曲线。同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7.
针对国内板栗脱蒲机对成熟度60%~70%的嫩板栗存在的机器脱蒲分离率低、适应性差,容易损伤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撕扯振动式的嫩板栗脱蒲机。该机选用撕扯振动式脱蒲方法,利用先由锯齿形辊子对嫩板栗蒲进行撕扯和固定的沟槽式辊子揉搓,再由滚筒里柔性转动辊子上尼龙棒振动和圆筒上的柔性脱蒲棒的挤压联合作用对嫩板栗进行脱蒲。测试结果表明:该机采用的脱蒲方式新颖,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嫩板栗蒲与板栗籽剥离,对于减轻栗农的劳动强度、缩短栗子从采摘到上市的时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758.
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重点阐述了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业性能等,综述了国内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机的应用现状,并对同类机器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该研究对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9.
优化铧式犁犁体曲面形状,降低耕作阻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犁体曲面成型方法可知,导曲线形状是影响铧式犁耕作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以BTU35犁体为基础,在Solid Works中建立5种不同导曲线犁体,并将模型导入ANSYS进行显示动力学分析,得到其耕作阻力。仿真试验表明:以四次多项式曲线为导曲线形成的犁体耕作阻力较小,在3km/h时降阻3.75%,7km/h时降阻4.56%,平均降阻3.93%。结合不同导曲线曲率半径变化情况与工作阻力之间的关系,可得结论:导曲线曲率半径变化复杂的犁体有较好的减阻性能。  相似文献   
760.
马瑛  杨旭 《农机化研究》2017,(2):181-185
目前,草莓的采摘主要靠人工完成,任务繁重,效率较低,人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也影响了草莓种植的发展。因此,研制草莓采摘机器人是解决人工采摘问题的关键。为此,大量研究了草莓种植的特点及人工采摘技巧,基于ARM与FPGA智能控制模块及双目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草莓采摘机器人成熟果实及避障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草莓采摘机器人成熟果实识及避障控制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成熟草莓果实,并能灵活避开采摘途径中的障碍物,系统运行稳定,对我国开展草莓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和避障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