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7篇
  免费   1756篇
  国内免费   2273篇
林业   2435篇
农学   1291篇
基础科学   1204篇
  2534篇
综合类   12965篇
农作物   1865篇
水产渔业   1621篇
畜牧兽医   4313篇
园艺   2234篇
植物保护   1114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1199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179篇
  2019年   1151篇
  2018年   847篇
  2017年   1331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361篇
  2014年   1379篇
  2013年   1763篇
  2012年   2416篇
  2011年   2362篇
  2010年   2216篇
  2009年   2071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839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采用龙优5号水稻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寒地直播稻与传统移栽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差异,探明寒地直播稻的氮素积累规律,为直播稻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直播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含氮量分别比移栽稻高10.2%(P0.05)和10.0%(P0.05),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比移栽稻高16.1%(P0.05),抽穗后氮同化量和氮同化贡献率分别比移栽稻高104.7%(P0.01)和76.2%(P0.01),氮肥偏生产力比移栽稻高37.2%(P0.01)。直播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结实率也有所增加,产量比移栽稻高8.1%(P0.05)。  相似文献   
172.
研究了养殖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和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对云南藜蒿产量、相对干物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藜蒿产量(21 273~29 11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17 765 kg/hm~2),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藜蒿产量(20 334~29 110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21 273 kg/hm~2)增加19.8%~36.8%;同时,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藜蒿相对干物质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14%~5.48%;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供肥特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藜蒿地上部的养分积累量、肥料回收率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及生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3.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极其相似的菌株(PY2-1-2);经PCR扩增、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与细极链格孢菌(MG975630.1)的ITS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长度为543 bp,该片段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的全部基因序列以及18S rDNA和28S rDNA的部分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MH656780.1)。根据形态学结合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细极链格孢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μg/mL、4μg/mL、1μg/mL、1μg/mL。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细极链格孢菌引起的皮肤病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4.
175.
To express CTB-IsdBid-Clfais(CIC) protein and evaluate its immunogenicity, CTB (as a molecular adjuvant) could be tandem linked with IsdBid-Clfais gene by the overlapping PCR method, then CTB-IsdBid-Clfais(CIC) was inserted into pET-32a(+) vector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lasmids pET-32a(+)-CTB-IsdBid-Clfais.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pET-32a(+)-CTB-IsdBid-Clfais were transformed into Escherichia coli (E.coli) BL21 to express the CTB-IsdBid-Clfa(CIC) protein, the CIC expression protein and its immune activity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ELISA,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CIC gene were 2 072 bp, and CIC was correctly inserted into the pET-32a(+) plasmids, the pET-32a(+)-CTB-IsdBid-Clfais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 confirm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CIC proteins was 95.9 ku, which were correctly expressed by E.coli BL21 with pET-32a (+)-CTB-IsdBid-Clfais plasmids.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CIC, IsdBid and Clfais protein groups (P>0.05), and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IC and BSA protein groups (P<0.01). In conclusion, the pET-32a(+)-CTB-IsdBid-Clfais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CIC proteins were correctly expressed, and were able to react with serum from mice immunized with IsdBid and Clfais,respectively,therefore, CIC proteins had strong immun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6.
结合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特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在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结合生产实际的"车间实境课堂"教学法,主张将车间实际场景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养分、氨基酸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重2.0 kg左右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60 g/d饲粮,2组饲粮中添加250 mg/kg的复合酶,3组强饲60 g/d无氮饲粮。测定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17种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真可利用率、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结果表明,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为67.07%、67.57%、65.52%、82.88%和77.39%,AME和TME分别为11.34和13.31 MJ/kg,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为67.72%~93.70%;添加复合酶使临武鸭的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3%、8.02%、5.80%、3.66%和3.31%(P0.05),AME和TME分别提高了3.97%和3.27%(P0.05),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提高了1.73%~11.62%,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真可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添加含有蛋白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中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8.
基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特征的啮齿动物的取食和搬运行为是影响种子扩散后的命运和植物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了在六盘山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的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及其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东栎种子在投放后被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的速率较快,种子留存率在投放21 d后快速降至0,而山桃种子直至试验结束仍有少量留存于投放点.2)辽东栎小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最高(39.5%),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种子(p<0.01);辽东栎大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率最高(33.5%),辽东栎小种子次之(2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和不同大小的山桃种子(p<0.05);山桃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最高(47.0%),显著高于不同大小的辽东栎种子(p<0.05).3)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距离均为山桃大种子最大(分别为4.1m和3.6 m),且均表现为山桃大种子>辽东栎大种子>山桃小种子>辽东栎小种子.  相似文献   
17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趾骨特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麒麟鸡饲粮中钙的适宜水平。选用1日龄麒麟鸡24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75%、0.90%、1.05%、1.20%和1.35%(可利用磷水平为0.45%,维生素D3水平为1 250 IU/kg)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断线变化(P0.05)。2)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以及胸肌的p H、肉色和滴水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腹脂率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增加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83)。饲粮钙水平对胸肌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趾骨脱脂干重及趾骨粗灰分、粗灰分钙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和断线变化(P0.05)。4)饲粮钙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麒麟鸡血清钙、磷含量(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血清磷含量呈断线变化(P0.05)。综上所述,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胸肌剪切力、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血清磷含量可敏感反映麒麟鸡体内钙的营养状况,综合以上敏感指标得出1~28日龄麒麟鸡饲粮中钙需要量为1.20%。  相似文献   
180.
为了研究高原地区不同月龄的藏绵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以饲养于四川省红原县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生长发育阶段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24月龄的藏绵羊呼吸、体温和心率的范围分别为(24.60±6.33)~(50.30±21.18)次/min、(39.14±0.28)~(39.61±0.35)℃和(91.00±13.27)~(109.10±6.82)次/min;藏绵羊3,6,15,18月龄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指标相对低于9,12,21,24月龄,3,6,15,18月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指标相对高于9,12,21,24月龄,血红蛋白含量(HGB)和血小板计数(PLT)两指标不呈现月龄变化;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总胆固醇(CHOL)等指标在21月龄时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ALKP)、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胆碱酯酶(PCHE)等指标在3月龄时达到最大值,总钙(CA)、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分别在9,18,24月龄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