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林业   980篇
农学   924篇
基础科学   470篇
  837篇
综合类   4194篇
农作物   556篇
水产渔业   384篇
畜牧兽医   1576篇
园艺   603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建立一套高效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用于构建小麦DH群体,采用杂交后剪穗进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环境、离体培养时环境温度、常规杂交法时T>10℃有效积温对单倍体成胚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平均成胚率而言,离体培养法(23.6%)>常规杂交法(18.1%),获得最高成胚率的环境温度为21℃~23℃,T>10℃有效积温为188℃;就平均成苗率而言,离体培养法(18.7%)高于常规杂交法(15.1%),获得最高成苗率的环境温度为23℃,T>10℃有效积温为188℃。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实验还表明大田条件下,授粉后12~14d的培养时间不宜作为小麦×玉米单倍体剥胚的时间标准,而应以授粉后外界环境提供的T>10℃有效积温作为剥胚的时间标准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99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硬度,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耕层0~25 cm土壤硬度,而土层25~45 cm免耕硬度显著降低(P0.05),但传统耕作硬度有增加趋势,间隔深松和翻耕硬度明显低于免耕和传统耕作(P0.05);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硬度随季节的推移呈波动性变化,0~25和25~45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硬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层明显低于下层(P0.05),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前期随深度增加到20cm处呈垂直变化,而后期随深度增加呈反"S"型曲线变化;冻融交替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硬度,缓解冻融后土壤硬度,间隔深松降幅最大为148.97%,其次为免耕和翻耕,降幅分别为41.96%和58.44%,传统耕作降幅最小仅为3.38%。综合分析认为,间隔深松耕作是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耕作方法。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构建合理耕层和确定适宜的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防护林带和封育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黄羊滩防护林带内封育草场和防护林带外未封育保护沙化草场的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封育和防护林带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和防护林带可以显著地改善沙化草场土壤机械组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细沙、粗粉沙和物理黏粒的平均百分含量较未封育沙化草场分别增加了4.26%、10.20%和12.08%,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总体提高了203.65%。研究成果为采用植被建设措施改良沙化草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王作雷  蔡国梁  李玉秀  史雪荣  陶华 《土壤》2004,36(2):151-156
将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物元模型。将多指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比较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95.
应用HACCP理念建立食品辐照企业GIP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HACCP基本理念分析了食品辐照加工过程存在的危害因素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深入探讨了建立食品辐照加工企业GIP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对比研究生长在石灰岩和非石灰岩环境的小叶榕、乌桕的茎、叶生态结构及其差异,发现两物种对石灰岩恶劣环境的干旱、高温、强地表热辐射等胁迫,在生态结构环境适应方面有一定的一致性,主要是初生保护组织、光合组织、输导组织的细脉密度和细脉木质部等都明显加强,但在程度及类型上却存在很大差异。常绿植物小叶榕是通过强化保护、输导、光合结构,全面而整体地应对环境胁迫,即使是与乌桕内部结构变化方向一致的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高于乌桕,特别是叶片下表皮角质膜厚于上表皮的角质膜,茎木栓层形成产生较早,维管组织、叶肉栅栏组织、茎表皮角质膜、叶片下复表皮等明显加强。落叶植物乌桕应对环境胁迫只强化局部的生态结构,且程度较低,主要是加强茎和叶表皮及其角质膜、茎皮层和细脉等。  相似文献   
997.
对青狮潭水库太湖新银鱼的月龄生长进行全年连续采样分析 ,用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 ,得到体长、体重关系式和生长方程 ,经 X2 检验显著服从 ( P<0 .0 5) ,并由此推导出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生长加速度方程。银鱼生长拐点在 4 .8月龄处。建议银鱼最适捕捞期为 1 1月  相似文献   
998.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Glomus versiforme, G. mosseae, and G. intraradices on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trifoliate orange (Poncirus trifoliata) seedlings under magnesium (Mg)-nontreated and Mg-treated conditions. Whether treated with Mg or not, G. versiforme inocul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growth and concentrations of Mg, phosphorus, calcium, potassium, zinc, and copper in shoots or roots, and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 catalase, invertase, and urease in rhizosphere soils.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higher levels of chlorophyll, proline, soluble sugar and protein in leaves, root viability,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in leaves and roots, but lower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leaves and roots of mycorrhizal seedlings than non-mycorrhizal ones. Data demonstrated that G. versiforme-inoculated citrus seedlings exhibited higher levels of soil enzymes, osmoregulation, and antioxidant matters, leading to improvement of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seedlings in low Mg soil.  相似文献   
999.
蒸发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分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通过室内均质土柱试验,对不同灌水频率下有无蒸发土壤中的水分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水频率可改变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土壤蓄水量。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灌水频率加大,上部土层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高,且湿润锋深度变浅,上部土层蓄水量增加;适宜的灌水频率可增加土壤蓄水量。有无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差异在灌水初期主要体现在上部土层,随灌水次数增多,上部土层水分差异减少,且灌水频率越高,这种差异减少得越快,而下部土层水分差异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在63%~100%相对湿度范围内,稻茎毛眼水蝇卵、幼虫和蛹历期差异不显著。幼虫、蛹存活率和世代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寿命和种群增长指数随湿度增加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当相对湿度分别为80.87%、77.76%、81.26%、78.61%、78.80%、80.70%时,其幼虫、蛹和世代存活率最高,产卵量最多,寿命最长,种群增长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