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098篇 |
免费 | 8429篇 |
国内免费 | 142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617篇 |
农学 | 8054篇 |
基础科学 | 7486篇 |
15358篇 | |
综合类 | 75825篇 |
农作物 | 10796篇 |
水产渔业 | 6552篇 |
畜牧兽医 | 23937篇 |
园艺 | 12026篇 |
植物保护 | 7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20篇 |
2023年 | 3211篇 |
2022年 | 7377篇 |
2021年 | 7216篇 |
2020年 | 6679篇 |
2019年 | 6520篇 |
2018年 | 4732篇 |
2017年 | 7388篇 |
2016年 | 4889篇 |
2015年 | 7428篇 |
2014年 | 7925篇 |
2013年 | 9409篇 |
2012年 | 13058篇 |
2011年 | 13621篇 |
2010年 | 13061篇 |
2009年 | 11651篇 |
2008年 | 11270篇 |
2007年 | 10438篇 |
2006年 | 8582篇 |
2005年 | 6660篇 |
2004年 | 4095篇 |
2003年 | 2546篇 |
2002年 | 2673篇 |
2001年 | 2485篇 |
2000年 | 2205篇 |
1999年 | 787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1年 | 23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0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9篇 |
1955年 | 3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31.
丛枝菌根真菌诱导玉米根系形态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油115和正大619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玉米根系形态和根系内源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形成菌根后根系形态明显改变,根条数显著多于对照,并且接种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随菌根侵染率的上升而加大,差异极显著。生长60 d时,有菌根的玉米单株总根长度为788.61 cm,根系重量达8.26 g,均显著高于无菌根的对照。根系生长素含量随菌根侵染率上升而增加,并且显著高于不接种的对照。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可以促使玉米根内生长素含量上升,根条数增多,增加吸收面积,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132.
李燕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9,(1):51-54
通过对国内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综述,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取得的进展,指出该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搭建了良好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33.
卡尔纳普主张从哲学中清除形而上学。他拒斥行而上学.对综合命题提出了确证代替证实的标准,后来走向概率研究,为现代归纳逻辑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对于分析命题则从句法分析到语义分析,为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作出了贡献。然而他主张的物理主义却并未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4.
牛体外受精时老化卵对受精率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得到牛老化卵,对其体外受精率与染色体的异常发生进行了研究,体外受精48h后的受精率,46h培养组与22h和34h培养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受精率及胚胎发育速度明显降低。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46h组的受精卵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1.6%,22h组44.6%,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单倍体(n=31)的发生率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单倍体的性染色体的构成表明,含有X-性染色体的胚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含有Y-染色体的胚的出现率(P<0.05)。单倍体的发生是由卵的老化而引起单一配子的孤雌发生,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对正常的2倍体的性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5.
丙酸咪唑苯脲的研制及其对梨形虫病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甲腈为起始原料 ,经硝化、环化、还原、缩合、成盐等五步反应合成抗梨形虫病新药丙酸咪唑苯脲 ,用 IR、UV、MS、1HNMR、13 CNMR、元素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UV法测定牛血药浓度及组织残留量。小白鼠 i P丙酸咪唑苯脲 ,LD50 =84.4± 1 3.5mg/kg。该药无致突变性和无致畸效应。用其治疗家畜梨形虫病 ,临床治愈率为 75%~ 1 0 0 %;预防水牛巴贝西虫病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 0 .72 %和 1 0 %,两组差异特别显著 ( P<0 .0 1 ) 相似文献
136.
猪囊尾蚴(Cysticercuscellulosae),又名猪囊虫,是存在于人体内猪带绦虫(Taeniasolium)的幼虫,主要寄生于猪体和人体,造成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尤以发展中国家居多,我国是囊尾蚴病流行的国家之一,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囊尾蚴病流行,不仅给畜收稿日期:1999-08-18作者简介:高学军(1969-),男,黑龙江阿城人,讲师,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9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专业,…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在正常条件与NaCl胁迫下萌发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以及重要盐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分析对照和150 mmol·L-1 NaCl处理下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0,1,2,4,7 d)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动态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8个重要的盐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甲基化水平呈下降趋势,以双链甲基化方式为主,甲基化变化同时发生在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中。NaCl处理下DNA甲基化程度高于CK,而去甲基化程度低于CK,最终导致NaCl处理下基因组净的甲基化位点数目增加。黑麦草种子耐盐萌发过程中代谢增强,8个盐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NaCl胁迫延缓了种子萌发进程,在大多数时间点的基因表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8.
为揭示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布及传播机制,本研究于2013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广东某大型一体化养鸡企业下属2个种鸡场、2个孵化场、2个肉鸡场、1个屠宰场和5个销售点样品,用常规法和PCR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和PFGE分子分型.种鸡场、肉鸡场、屠宰场和销售点的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7/480)、7.00%(21/300)、62.86%(22/35)和54.67%(41/75),孵化场雏鸡胎粪检出率为1.11%(2/180),死胚检出率为12.00%(9/75).屠宰和销售环节是沙门氏菌污染的重要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较高.102株沙门氏菌共产生24种不同的PFGE谱型,从不同环节分离到多组相似度为100%的沙门氏菌,表明冰鲜鸡生产链中存在沙门氏菌沿生产链传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9.
140.
X. B. LI W. X. WU D. SU Z. J. WANG H. Y. JIANG J. Z. SH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08,31(6):523-527
A study on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efquinome in piglets was conducted after intravenous (i.v.) and intramuscular (i.m.) administrations of 2.0 mg/kg of body weight, respectively. Plasma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ssay with UV detector at 268‐nm wavelength.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data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were best fit by a two‐compartment model. The pharmacokinetic values were distribution half‐life 0.27 ± 0.21 h, elimination half‐life 1.85 ± 1.11 h, total body clearance 0.26 ± 0.08 L/kg·h, area under curve 8.07 ± 1.91 μg·h/mL and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t steady state 0.46 ± 0.10 L/kg.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data after i.m. administration were also best fit by a two‐compartment model.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istribution half‐life 0.88 ± 0.42 h, elimination half‐life 4.36 ± 2.35 h, peak concentration 4.01 ± 0.57 μg/mL and bioavailability 95.13 ± 9.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