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82篇
基础科学   79篇
  171篇
综合类   1140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374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选取0^+龄~4^+龄黑斑狗鱼332尾,对其体长、体高、体宽、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头高、头宽、吻长、眼间距、口裂宽、口裂长和体重等13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体重和形态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斑狗鱼除0^+龄头长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外,其它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体长和头高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且体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均最大,其余各性状均是通过体长间接的影响体重;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其它性状主要通过体长影响体重;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85,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经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以体重为因变量(Y),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0^+龄~4^+龄黑斑狗鱼体重(Y)与形态性状参数的多元叵归方程分别为:LgY=-1.411+0.395LgX8+0.576LgX1+0.092LgX1n+0.538LgX7+0.35LgX6;LgY=-4.132+0.866LgX1+0.102LgX】2+0.083LgX7;LgY=一4.186+0.772LgX1+0.195LgX7;LgY=-2.542+0.372LgX1+0.185LgX3+0.256LgX8+0.23LgX7,;LgY=-4.585+0.816LgX1+0.178LgX7。经回归预测估计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程可用于黑斑狗鱼实际生产中,为黑斑狗鱼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2.
以国内外桃胚轴再生方面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影响其再生的相关因子如品种、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配比、取材部位、培养条件、胚轴取样时间和放置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建立桃胚轴高频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潜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峡库区征集到72份玉米地方品种并分别与改良兰卡斯特和改良瑞德血缘自交系进行测配,利用测交结果对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潜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株粒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在72份玉米地方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决定品种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子是加性效应。在72份玉米地方品种中通过选择有可能获得单株粒重和百粒重较高、果穗较长、穗行数和行粒数较多的品种,通过遗传改良获得长穗大粒、穗行数和行粒数多的材料或自交系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1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3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湖羊3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和100 mg/kg BW芦丁的饲粮。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100 mg/kg芦丁组试验第14天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50 mg/kg芦丁组试验第35天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00 mg/kg芦丁组试验第56天血清中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背最长肌中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115.
小体鲟卵黄雌性蛋白分离纯化及抗血清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Linnaeus)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小体鲟卵黄蛋白粗提液的质量浓度为25.04 mg/mL,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出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免疫扩散等方法研究表明,小体鲟卵黄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132.1 kD、97.4 kD、85.9 kD、67.0 kD、59.2 kD、47.6 kD、30 kD、14.3 kD和12.8 kD的9个亚基组成;层析后峰B蛋白为卵黄雌性特异蛋白(yolk female specific protein,YFSP),是一种糖脂磷蛋白,具有雌性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抗体具有种属特异性。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卵黄雌性特异蛋白(YFSP)与血清雌性蛋白(FSSP)免疫印迹图谱上都显示分子量为97.4 kD和30 kD的2条杂交带,可见两种蛋白在免疫原性上具有相似性,可以用卵黄雌性蛋白抗血清代替卵黄蛋白原抗血清对卵黄蛋白原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6.
作物轮作种植在中国应用历史悠久,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栽培目的的轮作模式研究一直处于探索中。笔者以轮作在土壤生态学方面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着手,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多种轮作模式下土壤线虫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研究,讨论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对两者的影响以及在团聚体中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关系。从宏观及微观空间尺度下分析两者在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相互作用,根据其互作效应探究微生物、线虫对土壤环境的指示作用,以此来达到合理轮作、培肥土壤、作物可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使得农田土壤状况向着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桕叶中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邻苯二甲醛(OPA)与9-芴基羰酰氯(FMOC-CI)作衍生剂,正缬氨酸为内标,利用二极管阵列(DAD)可变波长检测程序,采用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了乌桕叶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种氨基酸的保留时间(Rt)、相对峰面积(Ax/AI)的RSD均较满意,回收率为93.21%~114.24%;乌桕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总得含量在1.3000mg/mL左右,含量较高的是异亮氨酸(Ile)、谷氨酸(G 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合计含量占总含量的60%以上。18种氨基酸中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其总含量为0.5984mg/mL,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6.03%。  相似文献   
118.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施氮量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分别设计6个侧深施肥处理[基蘖氮肥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00%(T1)、90%(T2)、85%(T3)、80%(T4)、75%(T5)及70%(T6),穗氮肥量同CK],探讨侧深施肥对里下河地区单季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个品种产量分别提高了9.49%和8.23%,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同时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未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T3处理2个品种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是一种优质稳产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9.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