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84篇 |
免费 | 929篇 |
国内免费 | 22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99篇 |
农学 | 3002篇 |
基础科学 | 1461篇 |
2828篇 | |
综合类 | 6312篇 |
农作物 | 1392篇 |
水产渔业 | 775篇 |
畜牧兽医 | 2750篇 |
园艺 | 738篇 |
植物保护 | 11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557篇 |
2021年 | 723篇 |
2020年 | 721篇 |
2019年 | 686篇 |
2018年 | 505篇 |
2017年 | 691篇 |
2016年 | 668篇 |
2015年 | 823篇 |
2014年 | 825篇 |
2013年 | 1018篇 |
2012年 | 1147篇 |
2011年 | 1206篇 |
2010年 | 1222篇 |
2009年 | 1043篇 |
2008年 | 992篇 |
2007年 | 1051篇 |
2006年 | 953篇 |
2005年 | 898篇 |
2004年 | 479篇 |
2003年 | 706篇 |
2002年 | 1019篇 |
2001年 | 822篇 |
2000年 | 594篇 |
1999年 | 520篇 |
1998年 | 342篇 |
1997年 | 293篇 |
1996年 | 237篇 |
1995年 | 231篇 |
1994年 | 234篇 |
1993年 | 191篇 |
1992年 | 181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971.
水稻纹枯病抗性反应中主要防御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抗纹枯病性不同的水稻的抗性与其体内主要防御酶活性间的关系;对抗纹枯病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系)HX、特青和七丝软占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分析测定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各个品种(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参试的3个品种(系)的水稻PAL、PPO、POD的酶活性都升高;其中抗病品种(系)与感病品种相比,其PAL、PPO、POD的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要晚,但其达到的峰值要大,且持续时间要长。在未接种时,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就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七丝软占的POD活性,而PAL、PPO活性在未接种时,抗、感病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72.
3株真菌发酵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个真菌菌株ZB-4、ZW-3、XX-8的发酵液对蕃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进行室内离体活性测定和温室盆栽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个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在处理后24、48和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27%、91.27%、86.58%;4倍发酵液在处理后72 h对番茄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68.52%、84.05%、60.33%。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处理番茄苗,与对照相比,处理后45 d番茄根结线虫的减退率分别达到46.7%、43.3%、36.7%,防治效果分别达到23.81%、19.52%、35.71%。此外,处理后22 d和45 d的调查结果显示,3个菌株的2倍发酵液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3.
轮胎试验台的力与力矩测试精度直接影响到轮胎数据的准确性,应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对所研发的平板式六自由度低速轮胎试验台进行研究,分析了该试验台姿态控制的机理,推导出试验台轮胎六分力解算公式,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对设计加工出的试验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3个方向的力吻合较好,但是力矩并不特别理想。经合理分析假设,试验台6个电缸铰支的硬点实际安装中存在空间的偏差,对其进行辨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三方向的力及力矩与标定值吻合的精度符合要求,力的精度高于0.75%,力矩精度可达1%左右,证明了铰支安装偏差的假设是合理的,也体现出该轮胎试验台在测试精度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4.
975.
对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吞噬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瑞氏染色后血细胞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可将橄榄蛏蚌的血细胞分为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类淋巴细胞共4种类型。透明细胞的直径最大,小颗粒细胞次之,类淋巴细胞最小;透明细胞的胞核直径最大,小颗粒细胞次之,大颗粒细胞最小。类淋巴细胞的核质比最大(0.67),其他3种细胞的核质比为0.37~0.48。4种血细胞所占比例以小颗粒细胞最高(43.6%),透明细胞次之(36.6%),类淋巴细胞最低(7.0%)。橄榄蛏蚌平均血细胞浓度为(4.21±1.51)×105个/mL,个体的血细胞浓度与体重(或壳长)不相关(P>0.05),不同体重组(或壳长组)的平均血细胞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37℃体外吞噬试验中,橄榄蛏蚌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比例为(43.6±7.0)%,吞噬指数为(0.743±0.145)。4种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的吞噬比例最大(0.288±0.061),类淋巴细胞不具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976.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相似文献
977.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和植被恢复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相当紧迫和突出的环境问题.在简述垃圾卫生填埋的概念、方式、组成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影响垃圾填埋场上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评述,同时提出我国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8.
井冈霉素A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和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在含系列浓度井冈霉素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上的菌丝生长速率 ,计算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 30 9+0 .872 0 X,r=0 .9910 ,药剂的 EC50 =10 6 .9μg/ m L,EC75=6 34.5 μg/ m L。在含 5 0 0 μg/ m L井冈霉素 A的 PDA上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4 .1% ,而田间水稻植株上人工接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0 μg/ m L药液喷洒后 7d和 14 d的防效即可分别达到 77.4 %和 76 .7% ,即药剂在 PDA平板上的理论抑制作用仅是田间活体植株上对病菌实际作用效果的 1/ 10。比较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井冈霉素 A具有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双重作用的特性。研究首次发现 ,在室内培养基上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的 1μg/ m L的井冈霉素 A可以在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且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物酶 (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增高,表明该药剂可以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9.
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溉60 mm(W1);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0~20 cm(W2)、0~40 cm(W3)和0~60 cm(W4)土层土壤含水量,并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全生育期不灌溉(W0);以此研究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消耗量为W3W1W2、W4W0,60~140 cm土层贮水消耗量W3处理最高;W3的籽粒产量最高,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W0和W4处理。这表明依据0~40 cm土层含水量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0%的W3处理达到节水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0.
A comparison of two sources of methionine supplemented at different levels 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product of Peking ducks subjected to heat stress 下载免费PDF全文
L. Guo R. Li Y. F. Zhang T. Y. Qin Q. S. Li X. X. Li Z. L. Qi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8,102(1):e147-e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