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34篇 |
免费 | 577篇 |
国内免费 | 11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5篇 |
农学 | 1250篇 |
基础科学 | 755篇 |
1668篇 | |
综合类 | 4240篇 |
农作物 | 683篇 |
水产渔业 | 550篇 |
畜牧兽医 | 1642篇 |
园艺 | 525篇 |
植物保护 | 6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439篇 |
2020年 | 388篇 |
2019年 | 393篇 |
2018年 | 285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382篇 |
2015年 | 495篇 |
2014年 | 502篇 |
2013年 | 644篇 |
2012年 | 861篇 |
2011年 | 800篇 |
2010年 | 766篇 |
2009年 | 733篇 |
2008年 | 660篇 |
2007年 | 648篇 |
2006年 | 603篇 |
2005年 | 531篇 |
2004年 | 323篇 |
2003年 | 263篇 |
2002年 | 343篇 |
2001年 | 296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2.
非热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加工技 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因其无毒无害、能耗低、对食品品质影响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研 究的焦点。蛋白质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影响食品的风味、质构及营养。本文简要介绍DPCD加工技术概 况和特点,总结关于DPCD对蛋白质结构及加工特性影响和DPCD钝酶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DPCD加工技术 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非热加工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提供重要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3.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克隆昆明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规律,为工作犬体型及生长发育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昆明犬IGF2基因CDS区,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昆明犬IGF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GF2基因在2.5月龄昆明犬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大腿内侧肌肉和不同年龄段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昆明犬IGF2基因CDS区全长717 bp,编码23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昆明犬IGF2基因与赤狐的遗传距离最近,与鸡的遗传距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GF2蛋白分子质量为26.46 ku,理论等电点为9.61,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亲水性非分泌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47.8%)和线粒体(17.4%),存在23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IGF2基因在2.5月龄昆明犬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肾脏、肺脏及肌肉组织(P<0.01);仔犬期(2.5月龄)肝脏中的IGF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幼犬期(6月龄)、青年期(1岁)及成年期(1.7和2.5岁)(P<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昆明犬IGF2基因,并发现IGF2在多个组织广泛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可为深入探讨昆明犬IGF2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经贮藏后的牛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的水溶性会下降,而MPC的水溶性直接影响其应用价值.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新鲜和贮藏后的MPC,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对贮藏后的MPC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0、300、600 W分别处理5 min; 300 W分别处理3、5、10 min)贮藏后的MPC85,其水溶性显著下降;而超声处理(300 W或600 W分别处理3、5、10 min)新鲜MPC70后在50℃条件下贮藏30 d,其水溶性下降较缓慢且300 W处理10 min的水溶性下降得最慢.因此,在MPC生产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MPC贮藏过程中水溶性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利用已经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一个含有鸡溶菌酶基因超敏感位点4(hypersensitivity site 4)的载体pBS-HS4,采用Polybrene的方法进行稳定共转染T47D细胞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得到了87株稳定转染细胞株。用10-9mol/L 17β-雌二醇诱导筛选,结果标号为EGFP-T47D 74的克隆细胞株在诱导后72 h及96 h表现出非常强的诱导荧光,而且诱导倍数较大,为3.63倍。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的稳定转染重组细胞株可供进一步建立细胞表达系统来筛选EEDCs。 相似文献
12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描述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通过病理学观察和病原分析总结该病诊断要点,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0.
REASONS FOR PERFORMING STUDY: Hyaluronic acid (HA) is an endogenous glycosaminoglyca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joint diseases, but medication control is required by horseracing authorities. Therefore, a medication control policy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physiological plasma HA concentrations in post race horses, determine the HA endogenous production rate and document the disposition of HA after i.v. and intra-articular hyaluronic acid administration at recommended therapeutic doses. METHODS: Hyaluronan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were determined using an ELISA specific test; concentrations in synovial fluid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radiometric binding assay. RESULTS: The overall mean plasma HA concentration in 120 post competition horses was 89 ng/ml. In a group of 6 experimental horses, synovial fluid control concentration was 328+/-112 microg/ml. After i.v. sodium hyaluronate administration (37.8 mg in toto), the terminal half-life was very short (43+/-29 mins) and after a delay of 3 h,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returned to control values. The endogenous HA production rate was 33-164 mg in toto per day, i.e. 1-4 times the recommended i.v. daily dose. Twenty-four hours after intra-articular administration, HA concen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 values (328+/-112 microg/ml). CONCLUSIONS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Due to the rapid disappearance of HA from plasma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and from the joint after intra-articular administration, long-term detection needs a more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