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5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905篇
林业   1065篇
农学   1228篇
基础科学   639篇
  1387篇
综合类   3051篇
农作物   474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1321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67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以特一粉冷冻面团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构仪,研究添加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聚丙烯酸钠对冷冻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黄原胶为0.33%,瓜尔豆胶为0.90%,卡拉胶为0.61%,聚丙烯酸钠为0.05%时,得出最大拉伸面积,对冷冻特一粉面团品质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单纯形格子混合设计法(SLMD)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生物质组分进行复配优化设计,并在综合热分析仪上进行了热解试验。分析了3组分混合热解特性,建立了由生物质3组分比例直接计算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纤维素热解反应级数较低(1.20),活化能较高(134.50 k J/mol),指前因子较大(3.49×1012s-1),热解较为迅速与剧烈;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的反应级数较高(1.30、1.32),活化能较低(33.51、19.98 k J/mol),指前因子较小(9.43×103、107 s-1),热解较为缓慢;3组分在混合热解中对动力学参数存在交互影响,纤维素对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对反应级数的影响较大;动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有效预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3.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主根明显、用途广、速生丰产等优点。然而营造的人工马尾松纯林,树种层次单一,结构简单,针叶化明显,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林地地力衰退、林分抗逆性差、火灾频率增加,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多层性,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营造马尾松混交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营林技术措施,而且涉及到对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尤其是种间关系的全面了解。良好的混交模式应该既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产量,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马尾松属阳性树种,林冠稀疏,透光度大,深根发达。  相似文献   
144.
对2001—2017年中国年推广面积大于0.67万hm2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2001—2017年,优质杂交稻组合数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19个组合、推广面积123.2万hm2增加到2017年的214个组合、推广面积706.2万hm2,所占比例也由不足10%提高到60%;(2)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超过0.67万hm2的优质两系和三系组合数分别为133和382个,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到2 565.9万hm2和5 375.0万hm2;(3)主推组合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垩白率和垩白度等理化指标得到大幅改善;(4)种业公司更加注重优质两系组合的选育和推广,而省级及以上育种单位在三系组合选育方面更具优势;(5)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优质两系不育系有Y58S、广占63S、广占63-4S等,三系不育系有中9A、宜香1A、天丰A等,扬稻6号、广恢998、蜀恢527、华占等则是优质组合的骨干恢复系。还分析了当前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稻米品质改良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杂交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5.
基于1974—2014年古尔图河新渠首水文站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气象水文要素的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并论证古尔图河气象水文要素与奎屯河、艾比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气温、降水、径流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年际变化率分别为7.95%,15.84%,6.68%;(2)气温在1980s末期发生突变,降水突变时间早于气温(1980s初期),径流突变时间最晚(1990s末期);(3)气象水文要素呈现多种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以25~28年、17~22年、4~6年最为常见;(4)径流与气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与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5)奎屯河的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与古尔图河呈正相关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的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进一步揭示次生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浙江省遂昌县垵口村的20~25年生、35~40年生、55~60年生3个次生甜槠木荷林分别设置了面积为50 m×50 m的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通过样地Ripley聚集度分析和点Ripley聚集度分析,对3个样地中的优势树种及林分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年龄的次生甜槠木荷林的上层乔木立木数量逐渐增加,下层乔木立木数量逐渐减少,树种数量相对稳定,但各层树种组成变化明显,其中上层木中甜槠、木荷、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3个优势种的比例从20~25年生时的20.41%增长到55~60年生时的73.53%;从空间结构看,20~25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聚集分布,35~40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半聚集半均匀分布状态,55~60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47.
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数级数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几何级数分布模型来拟合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并用卡方临界值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可用于描述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种-多度分布格局;而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适合于灌木层种-多度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8.
龙眼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指纹图谱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立冬本龙眼DNA为模板研究了龙眼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构建龙眼指纹图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Mg2 的最适浓度为2.0 mmol.L-1;dNTP最适浓度为0.2 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7μmol.L-1;模板20 ng;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5 U。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福建不同地区龙眼基因型进行了ISSR扩增,扩增产物在250 bp~2 kb;利用丰富的多态性DNA谱带构建了12个基因型龙眼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49.
范恩普  崔德祥 《种子》1995,(2):15-17
1989~1993年对F1代西瓜亲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连继世代选择和不加选择的加代繁殖两种处理,结果表明:F1代亲本的连续选择能不断提高株系的亲和力,产量比未加选择的增产25.88%。经选择后,母本x-4株系可溶性固形物从10.11%增至11.43%,增长13.06%.父本N-2株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3%增至8.8%,增长21.92%。F1代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89.44%,33.23下降到61.17%和11.63。F1代西瓜亲本连续选择可增加商品率和品质,防止亲本连年自交衰竭和F1代种子退化,并可延长双亲和F1的使用年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0.
以全国16个省区50个品种大蒜与对应土壤为材料,分析大蒜鳞茎中大蒜素、硒元素、锗元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蒜瓣数、蒜头质量等7个鳞茎性状及土壤化学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鳞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大蒜鳞茎与产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素、硒、锗和可溶性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9.8%,反映大蒜品种鳞茎品质的基本信息。鳞茎营养品质大蒜素、硒、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表型品质蒜瓣数、蒜头质量综合排序,品质较好的(F≥0.5)品种是‘苏02’‘苏01’‘贵02’‘豫07’和‘晋01’,品质一般(0≤F0.5)的品种19个,品质较差(F0)的品种超过一半。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大蒜品质间的相关性较小,只有硫元素与大蒜素和可溶性糖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大蒜锗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N含量与大蒜可溶性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