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7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155篇
林业   1262篇
农学   1674篇
基础科学   965篇
  1982篇
综合类   3244篇
农作物   882篇
水产渔业   594篇
畜牧兽医   2310篇
园艺   408篇
植物保护   77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3篇
  1979年   21篇
  1977年   21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23篇
  1972年   19篇
  1971年   15篇
  1970年   18篇
  196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广东荔枝生产特点主要有a.产区相对集中,茂名市是广东省荔枝主产区,占全省栽培面积46.03%、产量38.29%;b.主栽品种产能大,荔枝主产区茂名市白腊和黑叶两个主栽荔枝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市的80%,产量占全市的83.0%;c.荔枝产品上市周期短,黑叶荔枝从湛江市到荔枝北缘产区只有约2个月的上市期;d.荔枝生产单位户多规模小,如广东茂名根子镇荔枝栽培面积为0.41万hm2,荔枝生产单位有135户,每户荔枝栽培面积大都为几公顷,6.7 hm2以上属荔枝生产大户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会加剧行业竞争,在荔枝标准化栽培和生态型商品基地建设、荔枝采后工业化处理、荔枝生产经营制度创新等方面促使荔枝产业的升级,使荔枝产品朝向个性化产品和共性化产品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世界各地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晚疫病的发生,不同地区晚疫病发生因素不尽相同,损失程度也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作者结合部分试验结果,论述了气候条件、种植品种、田间管理和药剂防治四方面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其中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测定了葡萄属10个种(品种)组培苗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活性,对其与组培苗的生根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生根指数与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的多项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种(品种)间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有显著性差异;多酚含量和PPO活性相关性显著,PPO活性和生根指数不相关,而多酚含量与生根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PPO活性对生根指数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多酚含量对生根指数的作用是线性的,这说明多酚含量对组培苗生根的直接作用很大,PPO活性通过多酚含量间接影响组培苗生根而且直接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94.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渗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种子V优6号和汕优桂33经渗调剂在28℃预处理两天后,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尤其对低活力的汕优桂33更为明显,同时渗调剂处理的种子,α—淀粉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紫外吸收值比对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5.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水分关系、叶片解剖学、光和色素及蛋白、脂类、离子水平、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氮素代谢、苹果酸盐代谢、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展植物抗盐机理研究、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热水加速老化处理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平 《种子》1990,(6):28-30
本试验采用65℃热水浸泡脱绒种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老化处理对3个陆地棉品种(Gossypium hirsutum)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5℃热水能加速棉花种子的老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花种子活力逐渐下降,在处理30~40分钟之间有一活力变化临界点。认为65℃热水浸泡脱绒种子30~35分钟,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棉花种子活力和抗老化能力的快速有效方法。人工老化处理,是检测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棉花种子活力检测中,常常采用把种子放在老化箱内,施以高温高湿(41℃、100%相对湿度)的方法来加速种子老化。但是,100%的相对湿度往往引起水箱滴水,不同部位滴水影响不同,因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同时,高温、高湿下处理时间过长(41℃、6~7天),会使种子表面长霉,从而影响以后的发芽试验。Bout land和Welch(1985)提出用热水处理来加速棉花种子的变质,认为种子浸入50℃以上的热水中处理,比常规的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变质更快、更均匀。种子活力的丧失,实质上是由于种子所含的蛋白质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的变性所致。据研究,65℃接近于蛋白质变性的最高温度。因此,本试验采用65℃热水浸泡棉花种子的方法,观察热水老化处理后,棉花种子活力的变化。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加速棉花种子老化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宁小麦“天然锈病圃”,辅以人工接种天然锈菌的条件下,杂交组合冬独1号/运83—2正反交F_2对条锈抗性显著不同。正交抗性分离,反交全部感病4级。3个冬独1号作母本的组合,F_2抗条锈分离;3个冬独1号作父本的组合,F_2全部感病4级。表明冬独1号的抗条锈性具有显著的细胞质遗传特点。对冬独1号/津丰1号F_2抗条锈分离研究结果是,其抗感比经X~2测验符合孟德尔一对显性基因3:1的分离规律(P>0.8)。其互作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规律。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明确吡草醚对棉花催熟效果,探明吡草醚催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药效测定方法,对施用2%吡草醚ME后棉花叶片脱落速度、吐絮率及产量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吡草醚ME脱叶、吐絮效果明显,与常规脱叶剂噻苯隆相当;药后30天收获籽棉产量比清水对照区增加10.75%~21.60%,霜前花比例增加显著;单铃重减小、僵桃增多;对衣分、纤维长度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明显。吡草醚具有安全性好、脱叶速度快、棉铃吐絮早、大幅度提高霜前花比例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棉花脱叶催熟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利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耐淹品系WR-4中克隆获得Bn ADH3基因,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137 bp。该基因编码379个氨基酸,与甘蓝Bo ADH3基因和拟南芥At ADH3基因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达到96%和91%。利用定量RT-PCR检测Bn ADH3基因在油菜耐淹系WR-4和不耐淹系WR-24中的表达表明,在淹水处理下该基因表达受到一定的诱导,淹水处理6 h后表达开始上调,说明Bn ADH3基因在油菜耐淹机制中发挥作用;将其转化到模式生物拟南芥中,采用幼苗淹水3 d后去水处理,测定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生长4周和6周的拟南芥植株淹水3 d后的表型显示,Bn ADH3的表达可增强拟南芥对淹水胁迫的耐性,处理的T2代转基因幼苗大部分恢复,但野生型幼苗枯死;调查表明,淹水5 d后野生型植株的存活率为26.7%,转基因株系ADH33和ADH44的存活率分别为80.0%和66.7%。  相似文献   
1000.
Summary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trials with the potato crop was conducted in eight countries representing widely differing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s was: (1)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obtaining environmental indexes which measure productivity of diverse potato-growing areas, and (2) to construct performance models for individual genotype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indexes. Yield data of 32 genotypes obtained from a series of 13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the eight countries in 1983 and 1984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response pattern of the genotypes was studied by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Five genotypes we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s for different response patterns to the environments and their data were used for calculating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indexes for each of the experimental sit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erformance models for each of the genotypes were constructed by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yields of a genotype on the environmental indexes based on 1983 data. Yield data of 1984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models. Satisfactory correspondence between observed and predicted yields was obtained for most of the genoty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