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60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83篇
  160篇
综合类   747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15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青岛地区蓝莓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9年,对青岛地区蓝莓种植基地蓝莓病虫害的种类、发生和为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蓝莓病虫害36种,其中虫害28种、侵染性病害6种、生理性病害2种。为害较大的病虫害为金龟子(蛴螬)、果蝇、灰霉病和冻害,对其发生为害特点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42.
苦参碱防治荒漠草地蝗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参碱(Matrine)是由苦参的根、茎、叶和果实提取制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制剂。试验设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4.5%氯氰菊酯乳油2个试验组,每试验组分3个剂量:1%苦参碱225、300和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600和750 mL/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1%苦参碱对防治荒漠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50 mL/hm2的1%苦参碱与常用农药4.5%氯氰菊酯450和600mL/hm22个剂量的防治效果无差异,因苦参碱为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荒漠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343.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下,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虚拟企业成为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最佳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MC模式下组建虚拟企业进行产品所需遵循原则;提出了MC模式下虚拟企业产品的设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MC模式下虚拟企业调度优化问题中的相关矛盾,借助动态空余设计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动态调度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44.
本试验旨在研究8~18周龄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开产前(8~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以及屠体、内脏器官、鸡冠、骨骼、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8周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如皋黄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18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CP水平为14.00%、14.75%、15.50%、16.25%和17.00%,代谢能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20周龄(开产时),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预产期饲粮。试验期12周(8~20周龄)。结果表明:1)随饲粮CP水平增加,18周龄体重和8~18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线性降低(P <0.05),8~18周龄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粗蛋白质转化比(CPCR)、代谢能转化比(MECR)和料重比(F/G)以及8~20周龄ADCPI和CPCR均显著线性增加(P<0.05)。2)饲粮CP水平为14.75%组18周龄卵巢基部重显著高于饲粮CP水平为14.00%、15.50%和17.00%组(P<0.05)。3)除脚率和腺胃相对重量外,饲粮CP水平对18和20周龄屠体、内脏器官、鸡冠、...  相似文献   
345.
徐丽媛  窦露  靳烨  苏琳 《动物营养学报》2022,34(5):2847-2855
细胞凋亡是机体内细胞的主动、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对于保持细胞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参与畜禽的宰后成熟过程,且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凋亡进程和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将从细胞凋亡概念、细胞凋亡路径、细胞凋亡对宰后成熟过程的影响、控制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最终将细胞凋亡与肌纤维特性联系起来,深入探讨细胞凋亡与肌纤维的关联机制,为控制宰后不同部位肌肉的成熟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6.
为综合利用辽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探讨辽西地区光伏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在梳理国内外光伏农业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光伏设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光伏种植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作用,发现光伏种植模式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并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光伏设施对作物种植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抗逆性优良、辽西地区主栽杂粮作物高粱为例,分析光伏设施对高粱种植的影响,为辽西地区光伏种植模式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地区发展光伏种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47.
为探究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土壤磷素组分及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的影响,本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平台,设置无秸秆覆盖(CK)、每年7、8、9月高量秸秆覆盖(St90)、全生育期低量秸秆覆盖(S45)、全生育期高量秸秆覆盖(S90) 4个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磷素、有机磷组分、无机磷组分、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拷贝数量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同覆盖时间下,全磷(TP)、速效磷(AP)、无机磷、Ca2-P、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含量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Ca10-P是主要的无机磷组分,占比66.03%~72.34%,MLOP是主要的有机磷组分,占比70.70%~78.23%;秸秆覆盖使无机磷中的有效磷源Ca2-P在无机磷中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其他组分占比以及有机磷各组分占比并无显著变化。播种前后的短期覆盖相比于全年长期覆盖更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从而加快土壤有机磷的合成。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无机磷含量为985.33~1 043.33 mg·kg-1,显著大于有机磷。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全碳(TC)、有机碳(SOC)、含水率(SWC)与MLO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高稳性有机磷(HSOP)呈正相关关系,Ca2-P与SWC、SOC、pH、TP呈正相关关系,Ca10-P与pH、NH4+-N呈正相关关系。秸秆覆盖可以提高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拷贝数,但全生育期覆盖与高量秸秆覆盖的叠加作用,对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改变有机磷各组分含量,全生育期高量秸秆覆盖显著增加无机磷有效组分Ca2-P含量,土壤有机磷与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受土壤TC和pH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48.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留率分别为30.0%和92.2%;720 d时分别为25.3%和78.8%。培养初期,富里酸的形成速度大于胡敏酸,而后富里酸转化为胡敏酸或相互转化;与新形成有机质相比,固有有机质中胡敏酸、富里酸的转化速度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349.
黄土高原地区3个大扁杏品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陕西吴旗县引种栽培的龙王帽、一窝蜂和优一3个大扁杏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帽、一窝蜂和优一的光饱和点分别为600,600和400μm o l/(m2.s);日均P n排序为一窝蜂[4.07μm o l/(m2.s)]>龙王帽[3.75μm o l/(m2.s)]>优一[3.17μm o l/(m2.s)],日均T r排序为一窝蜂[1.74 mm o l/(m2.s)]>龙王帽[1.51mm o l/(m2.s)]>优一[1.29 mm o l/(m2.s)],日均WUE排序为优一(2.35 mm o l/m o l)>龙王帽(2.29 mm o l/m o l)>一窝蜂(2.22 mm o l/m o l)。3个品种比较而言,一窝蜂和龙王帽属高光合、强蒸腾品种,适宜栽植在水分和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优一属弱蒸腾、低光合品种,适于在光照和水分条件稍差的地方生长。  相似文献   
350.
为验证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以3株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国际参考菌株和306株国内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已知的分子分型方法开展验证性实验。结果发现,基于特定基因可变区的2种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结果与生化分型结果一致,而3种基于特定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方法则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