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8篇
  免费   1794篇
  国内免费   3282篇
林业   2004篇
农学   2208篇
基础科学   1495篇
  3370篇
综合类   13454篇
农作物   2124篇
水产渔业   1768篇
畜牧兽医   4847篇
园艺   2012篇
植物保护   1802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674篇
  2022年   1502篇
  2021年   1533篇
  2020年   1463篇
  2019年   1440篇
  2018年   1043篇
  2017年   1568篇
  2016年   1194篇
  2015年   1598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1973篇
  2012年   2409篇
  2011年   2551篇
  2010年   2271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2051篇
  2007年   1857篇
  2006年   1509篇
  2005年   1197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进行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试验,得出了适合当地的常规滴灌制度。为进一步研究浅层地下水对灌溉的补偿效应,利用Hydrus软件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耗水量进行了模拟。通过引入关键点土壤含水率的概念,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受水分胁迫的标准。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棉花的耗水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地下水埋深越浅,则所需的灌溉定额越小。当地下水埋深小于1.5 m时,滴灌定额为3 3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为2.0 m时,滴灌定额为4 5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很大而对作物根区没有补给时,棉花完全依赖于灌溉所需的滴灌定额则为5 550 m3·hm-2。考虑到干旱区内具有较高的潜在蒸发势,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从而危及作物的生长,1.5~3.0 m的地下水埋深是灌区内较理想的水位区间。  相似文献   
32.
PEG处理葡萄试管苗生理反应及叶片组织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10000)处理红地球葡萄生根试管苗,在造成一定程度水分亏缺的情况下,观察葡萄试管苗的生理反应和植株生长、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EG处理下,葡萄生长发育迟滞,植株节间变短,株高变矮,但发根数量增加,根变长;新生叶片与对照比,叶片小而皱缩,气孔指数降低,上皮细胞排列更紧凑;同时葡萄试管苗脯氨酸的积累和内源ABA迅速增加。说明在一定强度的水分胁迫下,葡萄试管苗叶片的发育向增强其耐旱能力的方向进行,其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是葡萄试管苗对长期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33.
3个玉米自交系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交系M-2导入系、Hr30导入系和Mo17导入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250 mmol·L~(-1))对3个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采用主成份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玉米耐盐性筛选及抗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自交系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大体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根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大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主成份分析归纳出株高、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等9个与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个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M-2导入系Hr30导入系Mo17导入系。  相似文献   
34.
2012年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和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杰  姜玉英  曾娟 《植物保护》2013,39(6):86-90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玉米病害,常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12年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地区大流行,本文归纳了玉米大斑病全国发生概况、区域分布和各地病情。总结了2012年玉米大斑病发病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品种间和地区间发病程度差异大等发生特点,分析了适宜天气条件、主栽品种不抗病、栽培管理措施不合理是导致大斑病重发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重视玉米病害的预测预报、推荐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病害综合防治的对策建议,旨在对今后进一步做好玉米大斑病测报工作,指导玉米病害防治、有效控制其危害、保障玉米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蝗虫微孢子对蝗虫的持续控制,2015年在青海省开展了蝗虫微孢子防治草原蝗虫的试验和连续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施用蝗虫微孢子前后温性和高寒草原蝗区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但部分天敌类群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施用蝗虫微孢子2、3、4周后,温性草原中寄生蝇所占比例分别显著增加了330.6%、752.8%、752.8%,高寒草原中寄生蝇所占比例分别显著增加了108.1%、309.9%、310.8%,温性草原中芫菁所占比例分别显著下降了43.5%、45.5%、75.5%,高寒草原中芫菁所占比例分别显著下降了54.2%、77.2%、76.3%。施用蝗虫微孢子2、3和4周后,温性草原的Shannon指数比防治前分别显著增加了5.7%、7.0%、3.8%,Pielou指数比防治前分别显著增加了6.2%、6.2%、3.7%,Simpson指数比防治前分别显著增加了5.4%、6.8%、4.1%;施用蝗虫微孢子2周后,高寒草原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防治前分别显著升高了4.8%、5.4%、3.8%,施用3周后,3个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比防治前分别增加了1.8%、1.3%、2.2%,但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防治前无显著差异,而Pielou指数比防治前显著增加,施用4周后,3个指数均与防治前无显著差异。施用蝗虫微孢子2、3和4周后,天敌群落布雷柯蒂斯距离与防治前差异显著,而重复样区间的布雷柯蒂斯距离在整个调查期无显著变化。表明蝗虫微孢子施用后对不同生态类型草原天敌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甘肃省日平均气温≥0℃积温与冬小麦、春小麦产量及≥10℃积温与玉米产量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0℃和≥10℃积温与旱作区和灌溉区的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旱作区冬小麦产量与秋春季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生育期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由于河东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限制了热量资源增加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夏秋作物产量的提高,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显现。  相似文献   
37.
张广民  文杰 《中国饲料》2006,(10):36-3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PCR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基因组变异和多态性检测等许多方面。本文综述了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蜱及蜱传病的防控新策略,了解病原与媒介硬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对长角血蜱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影响进行了研究。将不同浓度梯度的伯氏疏螺旋体显微注射到长角血蜱体内,分不同的时间段提取蜱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对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HLcyst-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HLcyst-3)、卵泡抑素(FRP)、凝血酶抑制剂(Hemalin)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存在时间和剂量相关性,感染后第4天显著诱导了长角血蜱HLcyst-1基因的表达,抑制了Hemalin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9.
过敏是人和养殖动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生的频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过敏反应的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钙调磷酸酶A beta(calcineurin A beta,CnAβ)基因敲除的大鼠RBL-2H3细胞株,并探讨CnAβ基因对RBL-2H3细胞生长及脱颗粒的影响.选取大鼠Cn...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粪样分别置于4℃~8℃冰箱,28℃和37℃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记录虫体数量,统计不同温度条件下滋养体生存时间。28℃恒温条件下,将粪液加入不同稀释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及洛克氏液)中,观察滋养体的活力及数量;采用同样的观察方法,统计滋养体在双相培养基以及免血水培养基内的生存时间。在28℃和37℃恒温条件下,分别观察滋乔体在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米粉)及不加米粉的RSS培养液内的生存时间。结果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在体外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8℃,在洛克氏夜中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在RSS培养基及双相培养基中可在培养24h时达到高峰。在含有诺氟沙星的兔血水培养基中,滋养体的数量可在培养后96h达到高峰,生存时间可达到180h。结论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