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05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176篇
  87篇
综合类   2071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26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濒危植物华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濒危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 Z.X.Yu et Q.Y.Zheng)的19个天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3条引物共扩增出171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13.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1个,占总位点数的53.22%。分析结果表明:华木莲居群在遗传距离为0.205处可分为三大类,玉金山居群为一类,模式标本树周围居群为一类,模式标本树对面山上的其余居群为一类。19个居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介于0.7000~0.9389之间,遗传距离值介于0.0931~0.3808之间,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444和1.3134,平均基因多样度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847和0.2782。华木莲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一般物种,与其它濒危植物相比,低于观光木、北美鹅掌楸及鹅掌楸,高于版纳青梅,可能与水杉相当而高于银杉。其居群间的分化可能主要受环境因子选择和基因流阻隔的影响,生境破坏严重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可能是导致华木莲陷入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应对华木莲现有生境进行保护,并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扩大现有居群,提高遗传多样性,并开展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2.
水分亏缺下水稻的光化学和抗氧化应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缺水对两个水稻品种光化学参数,SOD、CAT、POD的活性的影响.经过14 d的停水处理后,土壤的含水量均降到了田间持水量的约40%,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保持不变.品种IR 1552的光化学猝灭参数(qP)和PSⅡ电子传递的实际量子产额(ФPSI)与对照充足灌水处理没有显著差别,但在干旱条件下,其SOD、CAT和POD活性上升;品种Azucena在停水处理后光化学参数显著低于对照,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两个品种存在不同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报告对我国5种假霜霉的研究结果,其中荨麻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urticae)是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24.
小麦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杂交、回交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测定了14个组合的F_1代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根据双亲正反杂交表现型一致的结果,可以确定控制小麦品种对该病毒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通过对F_1、F_2、BC_1及BC_2各代群体抗病株和感病株分离比值的分析,初步确定有关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可能受两对致病显性基因(S_1、S_2),和一对抑制基因(I)所控制,作者并对这一问题与前人工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5.
采用四川严重缺只硒地区冕宁县实用雏鸡饲粮饲喂泸宁鸡(当地地方鸡)、白洛克和来杭三个品种共682只雏鸡,作了两个试验,结果表明:谷实类缺硒饲粮(含硒0.0051ppm)引起雏鸡严重营养性胰腺萎缩和纤维化;泸宁鸡和白洛克缺硒死亡率分别为83%和63%,添加维生素E可起到轻微缓解作用(缺硒死亡率52%);补硒显著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饲粮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使基础日粮含硒0.1018ppm)后雏鸡未出现明显缺硒病变,但补硒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组织硒含量和生长速度。雏鸡对缺硒的敏感程度、组织硒含量和GSH-px活力存在明显品种差异。以GSH-px活力和组织硒含量作为评定标准结合对生长速度的考察表明:对于生长较快的泸宁鸡和白洛克,基础饲粮补加0.20ppm硒是适宜的,而对于蛋用型来杭鸡则以添加0.10pp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6.
帽儿山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本文利用ARC/INFO软件,对帽儿山林场景观类型最小距离指数和景观连接度指数进行分析,进而对帽儿山林场各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有林地与无林地的景观连接度有明显差异,无林地的景观连接度普遍大于有林地;天然林的景观连接度都接近于O,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工林的最小距离指数低于天然林和非林地;人工林中,人工针叶混交林的距离指数最小,格局接近于团聚分布;天然林的景观格局近于随机分布;非林地中,采伐迹地的距离指数最小,接近于团聚分布。图2参15。  相似文献   
127.
利用ISSR标记对12种五针松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SSR 标记技术,对12 种五针松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12 个ISSR 引物共检测到117 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在9.40%~33.33 %之间,遗传分化最高的是偃松,最低的是柔枝松。12 种五针松的基因多样性(Ht)为26.21%,其中种内基因多样性(Hs)为7.66%,种间基因多样性(Dst)为18.55%,五针松种间变异占总变异的70.78%。遗传距离聚类,将12 种五针松分为2 个类群,第一类群包括乔松、华山松、海南五针松、华南五针松、北美乔松、山白松和云南五针松;第二类群包括美国白皮松、偃松、、柔枝松、西伯利亚红松和红松。图1 表3 参6。  相似文献   
128.
在云南省绿春县的有些村庄,由砍柴造成的森林破坏是造成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在黑河流域的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和河床抬升对下游上百万的人们构成威胁。尽管人们对森林破坏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社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不了解,但当生存压力存在的时候就会忽略由此造成的对未来的影响。对于村民来说,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的生存状况,并讨论解决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单纯等待外界的援助和干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变化和影响以一种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向村民解释,并且让包括文盲在内的所有人都能理解。从这方面考虑,图形的东西比文字和数字分析更有优势。本文采用MIGIS(移动交互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它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PLA-参与式学习和行动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在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村寨来协助进行村民自发的造林规划。图6表1参16。  相似文献   
129.
杨树因伤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林业科学》1999,35(4):111-19
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扰引起植物一系列防御相关基因的激活,其中一些是因伤诱导表达的.Bradshaw等1989年报道了杨树Win3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产物类似于白薯和豆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并且是因伤诱导表达的。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一基因启动子在因伤介导表达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基因工程用于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本文分别从欧洲黑杨(P.nigra)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中扩增出win3基因启动子WINP(705bp)和WIDP(791bp).这两个启动子与来自大肠杆菌的GUS基因融合,通过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引入烟草中.证实了WINP和WIDP控制的GUS基因的表达不仅在损伤部位,而且具有系统的因伤诱导效应.对8株转基因烟草的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其表达模式与以前的报道一致。无论是在受损伤组织还是完整组织中,WINP的伤诱导活性总比WIDP高。这两个启动子需要进一步改造以增强其活性。  相似文献   
130.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菌根合成及其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桉树人工林菌根真菌资源和菌根类型进行了调查 .对采自广东、云南 15个桉树林地的根系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证实了在自然土壤中桉树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菌根 ,检查的根样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菌根菌的感染 .其中 ,有 4个人工林的根系样品AM感染率在 50 %以上 ,另有 4个根样ECM感染根段长超过 50m .调查发现林分年龄大小对菌根形成及菌根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表现在幼林及过熟林菌根感染率均较低 ,而 4~ 7年生按树林菌根感染率相对较高 ,在同一根系上AM与ECM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在菌根菌资源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南方菌根菌资源较少 ,尤其是ECM菌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有AM菌 2 8种 ,隶属于 4个属 ,其中以球囊霉属真菌最多 ,占 6 4 % ;地球囊霉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出现的频度最高 .南方 15个桉树人工林中发现有 17种ECM菌 ,隶属 10个属 ,其中彩色豆马勃、多根硬皮马勃、光硬皮马勃等菌种在两广地区许多桉林中较常见 ,云南地区则多以黄须腹菌、硬皮马勃等菌较多 .这些ECM菌通常生长于松树林中 ,能否与引进的桉属树种形成较好的菌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自然条件下混合菌根的形成及真菌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