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0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林业   585篇
农学   544篇
基础科学   589篇
  964篇
综合类   5093篇
农作物   724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2053篇
园艺   749篇
植物保护   44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61.
旨在克隆山羊N R4A1基因的CDS区序列,明确其组织和细胞表达模式,以及探究过表达N R4A1基因对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双酶切法构建山羊过表达载体pcDNA3.1-NR4A1.以1周岁简州大耳羊(n=5)为试验动物.利用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  相似文献   
62.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8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mg/kg;Ⅱ组:Cu200mg/kg;Ⅲ组:Cu400mg/kg;Ⅳ组:Cu600mg/kg;Ⅴ组:Cu800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5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63.
根据牛肝细胞中持家基因表达的恒定性,选用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检测外源性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Ⅰ)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选用体外培养的犊牛单层肝细胞为实验模型,当细胞贴壁后在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RHIGF-Ⅰ,其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30、40、50、60、100、150μg/L,待添加8h后,提取总RNA,反转录,用相同的模板扩增PEPCK基因及β内参,再比较各梯度目的基因与内参的灰度。结果表明,随着添加RHIGF-Ⅰ质量浓度的升高,PEPCK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4.
张瑶  张升祥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8,34(2):375-380
昆虫对气味物质的识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气味分子首先被嗅觉感器淋巴液中的气味结合蛋白或化学感受蛋白所结合,然后运转到位于嗅觉神经元末梢膜上的气味受体并将其激活,最后引起嗅觉神经兴奋,并传入中枢神经而被感知。家蚕成虫的嗅觉十分灵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研究昆虫化学通讯的理想模型。近年来,随着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家蚕中已发现了7种气味结合蛋白、多种化学感受蛋白和气味受体蛋白,这些蛋白质因子对于家蚕识别气味分子起着关键作用,但多数蛋白因子的具体生理功能仍不清楚。以家蚕方面的研究为重点,综述了与嗅觉相关的蛋白质的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动物组织中的氯霉素残留进行检测,研究该方法的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特异性。结果表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猪肉、鸡肉、鱼、虾中的氯霉素,检测限均为0.3g/kg,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皆为0%;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对其他抗生素无交叉反应;检测加标样本的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可见,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作为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现场快速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7.
崔海  李旭 《中国奶牛》2012,(3):22-24
本文旨在对严重影响奶业健康发展的奶牛蹄叶炎的病因进行探究。在辉山奶牛场阜新市彰武县三场经产奶牛中,挑选临床健康奶牛10头作为对照组;患蹄叶炎奶牛10头作为试验组。采集两组奶牛血液,分别用牛内毒素酶联免疫试剂盒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内毒素和组胺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浆内毒素及组胺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0.65ng/mL、21.8ng/mL,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患病牛血浆内毒素和组胺含量升高是诱发奶牛蹄叶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猪肿瘤坏死因子成熟肽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上下游引物。应用RT-PCR技术直接从丹系长白猪脾脏组织中扩增猪的TNF-α成熟肽基因。将RT-PCR扩增到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构建pGEM-TNF重组质粒,经宝生物(大连)有限公司测序,该TNF-α成熟肽基因的长度为465 bp,编码154 aa。以重组克隆质粒pGEM-TNF为模板,PCR扩增猪TNF-α成熟肽基因,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约为38 ku,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6.8%。细胞毒T细胞试验表明所表达的蛋白经初步纯化、变性复性后,可明显增强淋巴毒性T细胞作用。结果提示长白猪肿瘤坏死因子得到了成功克隆与表达,表达的蛋白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70.
Ecotourism, by definition, aims to engage peoples’ interest in wild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ourist roads and trails to access sites within protected areas (PAs) can detrimentally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The way mammals respond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may differ across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groups; nevertheless, how ecotourist trail-use affects these different diversity remains under-investigated. Here, we assessed 6 metrics of taxonomic, 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for a mammal community in a PA in central China, recording how Trail use (using Trail type as a proxy) and habitat variables affected sightings and signs of mammals across 60 replicate 0.5 km transects. We then examined how Trail use affected the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indices of species (>1 kg). Using generalized liner mixed modeling, we identified that more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adverse effect on all diversity richness indices than did less used trail types. Consequently, tourist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general tendency to homogenize the site's mammal community. In contrast, the effects of Trail Types on all diversity evenness indices were non-significant. Furthermore, more developed and more heavily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richness, whereas these richness indices were unaffected by minor trail types, used less intensively. As a general principle, lower biodiversity indices reduce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so it is vit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responses to balance public access against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in 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