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1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林业   887篇
农学   500篇
基础科学   531篇
  1188篇
综合类   5313篇
农作物   850篇
水产渔业   591篇
畜牧兽医   1460篇
园艺   854篇
植物保护   44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667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846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以下简称金葡菌)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BMEC)上清中分离外泌体,探究金葡菌与BMEC数量比值(MOI)和处理后培养时间对外泌体总浓度的影响,并对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的外泌体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金葡菌临床分离菌株以MOI=1和MOI=10分别处理BMEC 3 h,对已处理的BMEC继续无外泌体培养9、12、24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葡菌处理对BMEC造成的超微结构损伤。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金葡菌诱导的BMEC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分别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法对外泌体形态、颗粒大小和特异性标志蛋白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检测外泌体总蛋白浓度评估不同MOI和处理后培养时间对外泌体总量的影响,明确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的最佳条件。【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金葡菌处理BMEC后,细胞微绒毛脱落,细胞骨架破坏。透射电镜观察分离的外泌体为圆形的双层膜囊泡,直径在30~150 nm,形态均一。通过检测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显示,在MOI=10时,培养9、12和24 h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蛋白浓度均高于MOI=1,而培养12 h时释放外泌体蛋白浓度最高。对金葡菌诱导BMEC释放的外泌体进一步鉴定,其平均直径约为116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外泌体标记物CD9、CD81和TSG101表达阳性。【结论】本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证实获得的分离物为外泌体;金葡菌可以诱导BMEC释放外泌体,当MOI=10时,金葡菌处理细胞3 h后继续无外泌体培养12 h,收获的细胞上清中外泌体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2.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由初始转录RNA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因不受RNA外切酶切割,所以稳定存在时间长。主要通过海绵吸附作用竞争性结合miRNA调节基因表达。circ-RNA分子鉴定及其生理调控作用成为近几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circ-RNA的生成过程、在早期胚胎发育调控以及配子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李氏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 ,呈世界性分布。文章回顾了李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培养、分型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其毒力有关的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就该病诊断和检测的重要性以及 EL ISA和 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同时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旨在评价唾液乳酸杆菌TCSL1对犬生长性能、血液学与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为研发犬用益生菌制剂奠定基础。选取24只6周龄左右的健康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试验组按低(5×106 CFU/mL)、中(5×108 CFU/mL)、高(5×1010 CFU/mL)剂量分别口服唾液乳酸杆菌TCSL1,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进行为期28 d的喂养试验。试验期间,定期观察并记录犬的行为、饮食和腹泻情况,28 d后分别称重,计算犬体重增长量。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血液学、血清生化、肠道屏障与炎性细胞因子指标;采集粪便检测分泌型球蛋白sIgA含量和肠道主要细菌数量。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能促进犬体重的增长,降低腹泻率,与口服剂量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免疫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等均有升高趋势,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和尿素氮等含量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随口服唾液乳酸杆菌剂量的增加,试验组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tic acid)和脂多糖(LPS)等肠道屏障指示因子含量显著下降(P<0.05);③试验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炎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④试验组粪便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口服唾液乳酸杆菌TCSL1可改善幼犬生长性能、增强肠道健康,降低腹泻率,以每天5×1010 CFU/mL剂量口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
金丝草可在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的矿区正常生长,其可能对酸和镉(Cd)胁迫具有特殊的响应策略。为此,以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不同酸(pH 5.5、4.5、3.5)和镉(5、10、20 mg·L-1)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质膜完整性及芽亚显微结构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可提高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不同酸胁迫处理其发芽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pH的逐渐减小,金丝草萌发指标呈减小趋势,pH 3.5处理,金丝草种子除发芽率外的其他萌发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值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Cd 20 mg·L-1处理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仍可达4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发现,pH大于3.5,Cd浓度小于10 mg·L-1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pH的进一步减小和Cd浓度的提高,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根尖质膜和芽亚显微结构造成较大损害,出现细胞器膜破裂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综上,金丝草种子萌发对酸和镉胁迫有较强耐性,表现出轻度酸和镉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而强酸和镉胁迫则抑制。  相似文献   
96.
根据GenBank中牛Th1/Th2(BoTNF-α、BoIFN-γ、BoIL-2、BoIL-4、BoIL-6、BoIL-8、BoIL-10)型细胞因子的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各自特异引物,并以牛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并做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对建立的Th1/Th2型细胞因子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IFN-α、IFN-β、IFN-γ和GAPDH基因的Ct值与标准品稀释度在1×101~1×108 copies/μL范围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溶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重复性较好。建立了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在mR-NA水平对牛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通过研究,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结果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8.
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养猪学》课程理论知识落后于现代化的生产实践,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将在线的教学模式-微课与面授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形成特色的《养猪学》混合教学模式,从而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陈玉米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维生素E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北京鸭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以储存3年玉米作为能量原料,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饲料抗氧化剂),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 mg/kg TP、维生素E和BH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P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鸭平均日增重(P0.05),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1~21日龄和22~42日龄肉鸭平均日增重(P0.05),BHT对肉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TP能显著提高21和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42日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42日龄血清CAT活性(P0.05);BHT能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T-AOC以及21和42日龄血清CAT活性(P0.05)。由此可见,陈玉米饲粮中添加TP和维生素E对肉鸭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BHT只改善了肉鸭的抗氧化功能。陈玉米饲粮中添加T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阻断ELISA法,对广东省9个地区经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免疫的中小型猪场2005年-2006上半年送检的375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有9个地区猪场血清呈阳性,其中阳性血清174份,平均阳性率为46.4%,最高阳性率达65.0%,提示该地区中小型猪场有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