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7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4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13篇 |
农学 | 701篇 |
基础科学 | 293篇 |
748篇 | |
综合类 | 924篇 |
农作物 | 188篇 |
水产渔业 | 179篇 |
畜牧兽医 | 655篇 |
园艺 | 96篇 |
植物保护 | 2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32篇 |
2010年 | 260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193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可为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1961-2008年网格插值的七星河湿地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R)模型计算植被NPP(NPP地上与NPP总),并分析气温、降水量、植被干燥指数等对湿地自然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NPP总与NPP地上的平均值分别为110.36和29.05 DMt/(hm2?a),近50年来湿地NPP总与NPP地上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年平均上升幅度分别为0.1291和0.0340 DMt/(hm2?a)。湿地自然植被NPP与年平均气温、年生长季平均气温呈较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生长季植被干燥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当湿地生长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 ℃、湿地年降水量每增加1 mm、湿地植被生长季的干燥指数每增加1 ℃/mm,NPP总和NPP地上分别增加了1.5220和0.4006 DMt/(hm2?a)。在水资源较充足的七星河湿地,气温适度升高、降水量略呈减少、气候相对较干燥(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形成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湿地,提高植被光合作用率,促进七星河湿地自然植被NPP的增加。近50年的七星河湿地年平均自然植被NPP总约为2.2072×106 t;年平均固碳量为0.8829×106 t。在未来IPCC2000年排放方案SRES-B2(较低排放)情景下,未来七星河湿地自然植被NPP总和固碳量呈下降趋势,与近50年平均值相比,2020、2050和2100年下降幅度分别为5.37%、9.91%和13.59%。 相似文献
132.
不同生态环境对甜高粱生长、糖锤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择8个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分别在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种植,研究两种生境对不同甜高梁品种苗期生长及成熟期农艺性状、生物产量、糖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苗期生长速度高于半湿润地区,植株含水量低于半湿润地区;在成熟收获期,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株高、茎粗均低于半湿润地区,生物产量均低于半湿润地区,茎秆含水量略有下降,茎秆糖锤度均高于半湿润地区,半干旱条件降低甜高粱的生物产量,增加茎秆汁液锤度.本试验为筛选适宜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梁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136.
大宝山矿污染弃耕农田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提供土壤生态的科学依据,选取大宝山矿坝心区重金属污染弃耕农田上5种自然修复植物和1种人工栽培植物,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进行6种植物根系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共分离鉴定168只动物,分属2门7纲12目和4种幼体。结果表明,土壤强酸性和多金属(Cu、Cd、Zn)重度污染是导致弃耕农田动物群落结构简单,动物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不同植被生长对根系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乌毛蕨、类芦、小白菜、铺地黍4种植物根系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多样性指数较高,芦苇和斑茅的根系下土壤动物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较低,无植物的裸露地下土壤动物结构最简单;不同植被的根系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差别,表现为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7.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和2009年森林调查资料,在ArcGIS和Fragstas 3.3的支持下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没有变化,阔叶树、灌木林、杉木林3种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80.44%提高到94.51%;景观基质均为阔叶林,占总面积比例由63.63%提高到75.82%;总斑块数量由301块下降到174块;平均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多样指数由1.233下降到0.862;优势度指数则由0.846升高至1.217。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进而向阔叶林演替,景观趋向连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8.
为掌握哲罗鱼、白点鲑和美洲红点鲑血液学原始数据,测定了哲罗鱼、白点鲑和美洲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在5.75 /S,9.6 /S、11.5 /S、23.0 /S、46.0 /S、115.0 /S、230.0 /S 7个切变率(γ)全血粘度和230 /S切变率血浆粘度;将3种鱼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拟合成逆函数回归曲线,其全血质量分数都呈典型幂函数变化,其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哲罗鱼y=12.328 x-0.135 3,R2=0.9917;白点鲑y=7.894 2x-0.104 6,R2=0.9979;y=7.505 9x-0.106 2,R2=0.9931。统计分析表明:3种鱼Fb值呈显著性差异P﹤0.05;Tp差异不显著(P>0.05),但存在大小关系:白点鲑>美洲红点鲑>哲罗鱼;红细胞聚集性指数(A1、A2)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白点鲑与美洲红点鲑之间红细胞刚性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均与哲罗鱼呈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9.
140.
Jinhe Bai Anne PlottoRobert Spotts Nithiya Rattanapanon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1,62(2):204-2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an ethanol vapor release pad and a saprophytic yeast Cryptococcus infirmo-miniatum (CIM) to reduce decay and maintai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intact or fresh-cut sweet cherries (Prunus avium) cv. Lapins and Bing. Intact or fresh-cut fruit were packed in perforated clamshells (capacity 454 g) and stored at 1, 10 or 20 °C for up to 21, 14 and 8 d, respectively. For ethanol treatment, a pad made with silica gel powder containing 10 g ethanol and covered with perforated film, which allows ethanol vapor to diffuse gradually, was attached to the upper lid of the clamshells. Ethanol treatment caused accumulation of ethanol in the packaging headspace, about 10 μL L−1 with little change within 14 d at 1 °C, 23 μL L−1 at d 1 and decreased to 15 μL L−1 at d 10 at 10 °C, and 26 μL L−1 at d 1 and decreased to 13 μL L−1 at d 3 at 20 °C. Ethanol content in fruit was less than 9 mg kg−1 in all the control fruit, and increased to 16, 34 and 43 mg kg−1 in ethanol-treated fruit at 1, 10 and 20 °C, respectively. Nonetheless, a sensory taste panel did not perceive any flavor difference from the ethanol treatment. The ethanol treatment retarded softening, darkening, and acid decrease in fruit as well as discoloration of the stems, and extended shelf-life of intact cherries. Ethanol reduced brown rot (Monilinia fructicola) in fresh-cut cherries stored at 20 °C, but not at 1 and 10 °C. A pre-packaging dip in CIM completely controlled brown rot in inoculated fresh-cut cherries stored at 1 °C, and in naturally infected cherries at 20 °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