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15个冬小麦品种的11个面粉、淀粉和面条品质性状在5个生态试验点的表现。结果表明①基因型方差在所有性状上达到极显著,环境方差在8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在7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变异在多数品质性状上大于环境变异,环境变异对一些重要品质性状的作用较大。基因型变异在所有性状上大于基因型×环境互作变异。②多数性状的稳定性因品种而异,一些重要品质性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的淀粉性状和面条品质选择提供了有关基因型和环境作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32.
芒果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芒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与光合速率(Pn)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及比叶重对叶片的Pn有一定影响。Pn与叶绿素总含量、比叶重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成熟稳定叶片Pn与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云南小规模芒果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8~2010年抽样调查了云南省主要芒果产区120个小规模芒果种植农户的芒果种植模式、病虫害知识、病虫害防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种植芒果品种多达10个,套种模式多达11种。芒果种植户病虫害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病虫害识别能力和防治意识较差,防治方法单一,以农药防治为主,管理相对粗放,致使芒果病虫害成为云南芒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4.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不耐贮运,通常采后3周即出现腐烂变软(唐婷等,2009),致使杧果产区产品滞销。近年来杧果加工企业不断增加,需要高产稳产、出汁率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实生选种是杧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占目前国内外栽培品种的80%以上(Lakshminarayana,1980)。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泰国芒果产销环节中独有的技术及经验进行调查总结,重点介绍了泰国主要栽培种芒果及其苗木繁殖技术,并分析了2005年以来的产销情况及特点。发现泰国芒果在生产和贸易2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生产方面,2011年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量较2005年分别提高6.33%、41.41%和44.99%。贸易方面,2011年总产值较2005年高44.99%,2010年鲜果出口量及出口值较2005年分别提高98.95%和94.40%,鲜果出口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三的位置。泰国芒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给中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学习的模式:生产和销售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6.
通过不同肥料和密度对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2500~31500株/hm2的密度水平和600~1050kg/hm2的施肥(折尿素,下同)水平范围内,各处理对杂交棉的生育期影响不大;而随着密度增加,杂交棉每株果档数减少、单铃重下降、衣分降低,有效铃增加,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向势;随着肥料水平增加,不同密度水平的产量性状因子表现不一致,,而较低密度时,除每株果档数外其余产量性状及产量均增加,而较高密度时,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则表现先增后降,但差异不明显,均在杂交棉移栽种植的适宜密度范围内。综合来看,生产上应以27000株/hm2密度和900kg/hm2施肥水平为基础上,视田间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肥料和移栽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37.
为筛选茶谷蛾嗅觉相关基因,采用Illumina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茶谷蛾触角转录组37 708条unigenes。通过同源性比对,在NR数据库成功注释16 027条unigenes;有11 701条unigenes得到GO注释,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大类40亚类;有6 047个unigenes得到KOG注释,按照功能分为25类;根据KEGG数据库,有12 009条unigenes注释到283个通路。根据注释信息,挖掘到238个候选嗅觉相关基因,包括108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55个气味/嗅觉受体基因,26个味觉受体基因、25个离子型受体基因、1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4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4个感官知觉基因、4个化学感受受体基因和1个气味降解酶基因。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12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9个气味/嗅觉受体基因、4个信息素结合蛋白、3个味觉受体基因、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和1个离子型受体蛋白基因。本研究获得了茶谷蛾触角转录组数据,并鉴定出候选嗅觉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茶谷蛾的基因功能及嗅觉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8.
贵妃红荔枝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选育并通过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优良新品种,2006年以高接换种方法引入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试种。贵妃红荔枝在怒江干热种植区种植3 a后,与原产地相比,其单果重量为原产地的96.9 %,果肉重量为原产地的93 %,可溶性固形物为原产地的98.5 %,可食率为原产地的96.7 %。根据测量数据显示,初步认为其引种后的果实性状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39.
通过套袋对帕拉英达芒单果重的影响进行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规格和不同材质的袋子,进行适时套袋后,套袋果实在同一套袋期内都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其中处理1(外复合内黑大袋)能显著和极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处理2(白色单层袋)、处理3(外复合内黑小袋)、处理4(赤牛涂黑内黑袋)不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因此在套袋时应根据商品性要求综合考虑选择适宜材质和规格的袋子进行。  相似文献   
40.
‘云热–5006’杧果是从‘三年杧’中选育出的实生变异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84.8 g,成熟果果皮黄色,果肉金黄色,可食率84.98%,可溶性固形物15.74%,总糖13.09%,维生素C 93 mg · kg-1,味芳香,外形美观,具有丰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在云南成熟期为6 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