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论科技价值链管理与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问题1:科技资源的总量并不等于科技竞争力,更不等于一国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的评估中,一些科技资源大国排名落后,而一些科技资源小国却名列前茅,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先进的科技资源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科技产业组织相结合,通过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制度、服务等)有机结合的系统创新,才能形成企业或产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2.
加入UPOV 1991年文本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正>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现在执 行的有1978年和1991年两种文本。中国于1999 年4月按UPOV 1978年公约文本加入该联盟,成为 UPOV第39个成员国,并于同年正式启动《中华人 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UPOV现有成员国  相似文献   
103.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C型结构的柔性铰链,称为DCA-LET柔性铰链。定义了影响该柔性铰链性能的特征参数,通过对8组不同特征参数实例的仿真分析,拟合了特征参数与等效弹簧刚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基于该铰链特征参数的等效弹簧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引入了修正系数。通过3组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以及修正系数的正确性。通过对比3组不同特征参数的DCA-LET柔性铰链与内LET柔性铰链的弯曲性能与抗拉性能,得出控制特征参数能够控制该柔性铰链的弯曲性能,同时保证其抗拉压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4.
西南丘陵冬春季节干旱频繁,严重影响小麦播种立苗及产量。2012—2013(干旱)和2013—2014年度(湿润),在四川简阳开展田间试验,比较不同玉米秸秆处理方式对旱地小麦生理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无覆盖(CK)、无覆盖+播后和拔节期灌水(T1)、休闲期覆盖(T2)和休闲期+小麦生育期覆盖(T3)。干旱年份T1、T2和T3的产量分别为4151、3926和3603 kg hm–2;较CK增产42.0%、34.3%和23.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7.2%、29.6%和18.8%。湿润年份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小。与CK相比,干旱年份灌水和覆盖提高了播种至开花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抑制了花后旗叶、倒二叶的叶绿素降解;覆盖处理有利于保持播前充足的底墒及生育期间较高的土壤含水量;T2处理主要生育时期的根干重、根冠比、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增加,下层土壤中的根系增多。籽粒产量与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花后旗叶和倒二叶的SPAD及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秋季玉米秸秆就地覆盖具有显著的纳雨保墒作用,可提高小麦立苗质量,延缓叶片衰老,进而增产。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新品种保护激励机制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我院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和制度,进而重点阐述了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院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产生品种权纠纷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盆地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小麦单产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之乘积,追求高产即追求乘积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受遗传因素和气候生态条件及产量因子相互制约的影响,在单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要提高任何一个产量因子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四川盆地气候决定了小麦具有分蘖期短、分蘖成穗率低,  相似文献   
107.
金线鲃为中国特产的鲤科鱼类,过去记载仅分布于云南,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著称,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现知该属鱼分布区已扩大到滇、桂、黔3省区,种类已增至几十种,但仍以云南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金线鲃中有许多种独具特色,形态特别,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珍稀淡水观赏土著鱼资源开发利用。本文简要介绍5种云南珍稀观赏金线鲃。1犀角金线鲃[1,2]S inocyclocheilus rh inocerousL i et T ao(1994)犀角金线鲃是一种极为珍稀的观赏鱼资源。头呈鸭嘴形,眼退化变小变盲,鼻孔前移到吻端。口须发达,头后生有一个向前的骨质长角。体表裸露,仅…  相似文献   
108.
技术创新五级价值增值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研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五级价值增值原理,阐明了技术创新价值增值的过程及基础理论,将技术创新价值增值过程分为五级,即技术创新的项目化、产权化、产品化、产业化及资本化,其分别反映了技术创新阶段性成果的五级价值增值过程,并结合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讨论了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价值增值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我国1999年4月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并于同年正式启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正式确立.然而,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科技和经济强国为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它既是发达国家强力推行的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得不适应的国际公约.UPOV现在执行的有1978年和1991年两种公约文本.我国目前加入的是UPOV1978年公约,UPOV1991年公约对植物新品种权利在保护范围、领域、期限、措施等诸多方面比1978年公约要求更加严格.加入UPOV1978年公约究竟对中国种子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我国加入UPOV1991年公约,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需如何应对?这是事关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0.
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小麦生长及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施氮量对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和分配影响明显,氮肥运筹是调控小麦物质生产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发挥四川盆地小麦的增产潜力,2011~2013年,在四川省江油市开展了施氮量对两个高产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及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参数品种为内麦836和川麦104,施氮(N)水平分别为0、90、135、180、225 kg/hm2,在小麦生长期间和收获后分别测试了个体和群体生物量、产量、产量结构和灌浆参数。【结果】施氮量、品种以及年际间气候条件均对产量、产量结构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影响,两因素或三因素互作效应因指标不同而异。同一施氮水平下,川麦104的籽粒产量高于内麦836,氮空白区内麦836平均产量6638.9 kg/hm2,川麦104为6717.7 kg/hm2。135 kg/hm2施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超过18000和9000 kg/hm2,与18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种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P0.05),川麦104 y=-0.1056x2+44.023x+6724.6,内麦836 y=-0.0934x2+35.991x+6651.5,理论最高产量以及最高产量施氮量川麦104均高于内麦836。增加施氮量利于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但在135~225 kg/hm2施氮范围变幅较小,且135 kg/hm2处理在花后物质积累量更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前贮存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35kg/hm2处理的产量形成更多的依靠花后物质生产。增施氮肥虽然可促进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但平均灌浆速率下降,内麦836最大灌浆速率在施氮量达到N 180 kg/hm2,川麦104在施氮量达到N 225 kg/hm2时即有大幅下降,千粒重也随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是两个品种对氮肥响应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施氮量在N 135~150 kg/hm2,即可确保小麦的产量,又可提高花前群体质量和花后物质生产量及转运效率。因此,在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力强的四川盆地,施氮量为135~150 kg/hm2可提升该地小麦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